曹廣杰 吳建峰 劉鋒



摘 要:以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為研究對象,研究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的特征。結果顯示:(1)從數量和趨勢特征來看,貴陽市A級景區的數量和等級呈增長趨勢;(2)景區的基尼系數為 0.92,反映出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分布不均衡;(3)貴陽市A級景區呈現出了以云巖區和南明區為主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區、以花溪區為次核心的分布地帶;(4)貴陽A級景區體現出旅游地意象維度具有全面性、旅游地意象要素具有系統性。
關鍵詞:A級旅游景區;空間特征;貴陽市
中圖分類號:F592.7;F224?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3-0079-04
引言
A 級旅游景區是旅游地產生吸引力的基本條件,其空間分布特征深刻影響著旅游空間競爭的性質、程度與發展戰略[1]。國家A級旅游景區作為衡量景區質量的重要標志,不僅是中國特有的景區質量評級標準,也是中國旅游資源標準化管理的重要指標[2]。2001年,國家旅游局通過委員會組織評定組評定,批準了187家旅游區(點)為全國首批國家4A級旅游區(點)[3]。后期,為了更有利于保障旅游景區的服務質量和旅游者的利益,中國景區步入動態管理狀態,A級景區取消“終身制”。對A級景區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既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護旅游者的切身利益,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全國A級旅游景區的空間態勢。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于A級旅游景區空間特征的關注及研究增多。中國A級景區建設已從數量擴張階段進入質量提升階段,各省旅游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均與其A級景區總數呈顯著正相關關系[4]。中國5A級旅游景區逐步從小范圍集聚轉為大范圍擴散的空間分布特征[5]。貴州省旅游資源豐富,但4A級及以上景區全省分布極不均衡,景點整體較分散,旅游景區的開發建設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6]。國內學者針對貴州省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做過深入研討[7-9],但對貴陽市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研究較少。本文以貴陽市旅游A級景區為對象,研究和分析貴陽市旅游資源的空間布局特征。
一、數據與研究方法
(一)數據來源與處理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官網于2020年2月10日公布的最新貴州省A級旅游景區名錄。景區位置的橫縱坐標通過百度地圖拾取坐標系統獲得,并利用ArcGIS生成空間分布圖。貴陽市區(市、縣)面積、旅游接待情況來源于《貴陽統計年鑒-2019》。
(二)研究方法
1.核密度強度分析
核密度強度能夠反映區域中點狀目標在空間上的集聚狀況,其公式為:
公式中,s為區域內A級旅游景區的位置,si為所在以s為圓心的區域內A級旅游景區,h為半徑空間范圍內第i處A級旅游景區的位置。
2.基尼系數
基尼系數用于描述空間要素的分布,可判斷景區在研究區的分布均勻情況,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G為基尼系數,Pi為第i個縣(區)旅游景區的個數占貴陽市景區總個數的比重,N為分區的數量。理論上,基尼系數的數值范圍在0—1之間,基尼系數數值越大,表明集中程度越高,各縣(區)A級景區數量差距越大。
3.內容分析法
利用ROST CM6對文本內容進行分詞、高頻率統計,以分析景區官方塑造的旅游地感知特征,并對貴陽市旅游形象塑造特征進行歸納和凝練。
二、旅游景區空間特征分析
(一)數量特征分析
2019年,貴陽市新增A級旅游景區6個,其中,4A旅游景區2個,均為自然類景區;3A級旅游景區4個,均為人文類景區。截至2020年2月的貴陽市和各區(市、縣)A級景區分級分類統計結果見表1。
由表1可得,貴陽市共有A級景區30個,其中,花溪區A級景區數量最多,有7個,觀山湖區數量最少,目前暫時為0?;ㄏ獏^、南明區、烏當區、修文縣的A級旅游景區高于全市平均值;云巖區、觀山湖區、息烽縣、清鎮市的A級旅游景區低于全市平均值。從景區類型來說,全市共有自然類A級景區17個,人文類A級景區13個。自然類景區數量稍高于人文類景區數量,其中,10個區(市、縣)中5個呈現出同樣特點,3個呈現相反的特點,2個為數量相同。貴陽市自然類A級景區偏多的特征與其所處的的自然環境有很大的相關性。貴陽市位于貴州省中部,地處東經106°07′至107°17′,北緯26°11′至26°55′之間。根據《2019貴陽市統計年》數據,貴陽市國土面積8 043平方公里,平均溫度14.8℃,年降水量1 253.2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0%,森林面積(管護面積)615萬畝,森林覆蓋率52.2%。從景區級別看,貴陽市4A級景區最多(20個),其次是3A級(9個)、5A級(1個)。
(二)旅游景區空間分布特征
1.空間分布均衡性
運用基尼系數分析貴陽市 A 級旅游景區空間分布的均衡程度。貴陽市共評選出A級景區30個,平均各縣(區)3.3個。經計算,基尼系數為 0.92,數值接近1,貴陽市 A 級旅游景區分布比較集中,也說明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分布不均衡。
2.景區空間分布密度特征
利用 ArcGIS10.2 軟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對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進行空間核密度分析得出,貴陽市A級景區呈現出了以云巖區和南明區為主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區,以花溪區為次核心的分布地帶,也形成了以烏當區、修文縣、開陽縣、息烽縣四區縣交接區域的弱連續分布區域,以清鎮市、開陽縣零星的分布格局。
三、旅游景區意象特征分析
旅游地的旅游主題形象要以各種渠道向旅游者傳遞的信息為基礎,通過對這些信息進行設計和控制可以人為塑造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地形象。旅游地形象的塑造不僅需要在初期進行大量投入,更為重要的是要在隨后發展過程中跟進投入并持續維護[10]。為進一步了解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官方宣傳的感知形象,分析旅游地意象特征,本文利用ROST CM 6軟件對貴陽市A級景區的景區簡介進行分析。
(一)意象維度的全面性體現
旅游地意象可以解構為景觀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4個具體維度。景觀意象是對旅游地景觀特性的一種想象和感知;文化意象是對旅游地內在文化的獨特想象和感知;地方意象是對旅游地整體氛圍的一種自我想象和感知;情感意象是對旅游地的總體情感評價,包括積極情感和負面情感[11]。通過對原始文本的頻次統計,通過對高頻詞的分析,可以發現景區官方對自身旅游地意象元素的綜合性特征。
旅游地形象是基于當地穩定的資源資源、歷史傳承、民族文化、社會氛圍、經濟條件等的基礎予以表現的,是多個要素的綜合體。旅游地意象所包含的4個維度在文本分析的結果中都有所體現。(1)溫泉、農業體現了旅游景區的資源景觀特色?!把虿せó嬓℃偮糜尉皡^是農旅融合、以花卉為主導的特色小鎮。集休閑、觀光、體驗、科普、餐飲、民宿、展銷為一體,打造貴陽市民的周末花園”。(2)歷史、文化體現了旅游景區的內涵文化?!扒鄮r古鎮是貴州省著名的歷史文化名鎮……是貴州四大古鎮(青巖、鎮遠、丙安、隆里)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3)生活、商業體現了旅游地的整體氛圍?!百F陽蓬萊仙界·白云休閑農業旅游景區……游客不僅可以感受傳統農業的田園真趣,還可以觀摩現代農業的蓬勃生機,一覽從未見過的名樹、奇花、異果、特種蔬菜。(4)魅力、美譽體現了旅游景區的情感傾向?!澳辖髰{谷……還連續獲得2009—2010年度貴州省十大魅力景區榜首,享有‘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美譽”。
(二)意象要素具有系統性
從組織結構上來看,旅游系統由旅游客源市場子系統、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統、旅游企業子系統和旅游支撐與保障子系統四個部分組成。自然資源、人文景觀、旅游設施及服務、社會環境、地方氣氛以及情感等構成了旅游地意象的主要感知要素[12]。為提升旅游景區自身的優勢,景區簡介在表達過程中除了會提煉自身的旅游資源特色、文化景觀特色,提及旅游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資源、區位等,同時也會借勢其他景區的影響力提升自身知名度。借鑒以上理論,基于對文本內容的分析,得到5個關鍵詞:自然資源、人文景觀、旅游設施及服務、區位交通、市場影響力。旅游地意象要素歸類見表2。
從表3可知,在旅游意象要素的歸類中,市場影響力(25%)所占比重最大。由此可見,A級景區在官方宣傳的過程中更傾向于將自身所處的地位,在同類型旅游資源中所獲得的殊榮展現給觀眾,以此來提升景區在游客心目中的分量。如“享有‘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美譽”“評為‘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景區”。旅游服務設施和目的區位交通條件是影響旅游者選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也是明確景區服務質量和可進入性的關鍵。如“距市區僅15分鐘車程,距火車站、飛機場僅20分鐘的車程”都體現了交通的便捷性。在意象元素歸納表中可以發現人文景觀所占比例略高于自然資源。但實際上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的人文類景觀的數量略低于自然類。由此可以判斷出自然類旅游資源在進行旅游地宣傳的過程中會更傾向于融入旅游設施、旅游服務、區位交通及所獲榮譽等內容。為了提升自身影響,旅游宣傳內容還會通過其他旅游景區借勢。除這30個貴州A級景區名稱之外,還出了紅楓湖、百花湖、黃果樹瀑布、十里河灘濕地公園、重慶白公館監獄、望龍門看守所、大興國寺幾個景區。
四、結論
本文以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為研究對象,應用ArcGIS空間分析技術,采用基尼系數、核密度強度、趨勢分析等空間分析方法,結合文本分析法,對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的數量和趨勢特征、空間分布均衡性和空間分布密度、旅游地意象進行研究,得到主要結論如下。
1.從數量和趨勢特征來看,貴陽市A級景區的數量和等級呈增長趨勢。目前,貴陽市各區(市、縣)中,花溪區A級景區數量最多,觀山湖區數量最少。基于貴陽市自然因素和人文環境影響,貴陽市自然類旅游景區數量多于人文類。
2.貴陽市4A級旅游景區占所有景區的2/3,屬于最優的景區結構類型。但貴陽市A級景區基尼系數為 0.92,數值接近1,反映出貴陽市 A 級旅游景區分布比較集中,同時也說明貴陽市A級旅游景區分布不均衡。
3.貴陽市A級景區呈現出了以云巖區和南明區為主核心的高密度分布區,以花溪區為次核心的分布地帶,也形成了以烏當區、修文縣、開陽縣、息烽縣四區縣交接區域的弱連續分布區域,以清鎮市、開陽縣零星的分布格局。
4.貴陽市A級景區文本包含了旅游地可解構的4個意象維度,體現了旅游資源類型的豐富性。景區宣傳的過程中會依托于自然資源、人文景觀、旅游設施及服務、區位交通、市場影響力等多個要素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也會依托于其他知名景區謀求連帶性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洪橋,袁家冬,孟祥君.東北地區A級旅游景區空間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J].地理科學,2017,37(6):895-903.
[2]? 袁誠,侯哲灝,陳景祺.中國5A級景區分布特征及其經濟效應探討[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5,34(4):74-79.
[3]? 國家旅游局.關于批準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區(點)并頒發證書和標牌的決定[J].旅游調研,國家旅游局政策法規司,2001,(1):54.
[4]? 鄧純純,吳晉峰,吳珊珊,吳寶清.中國A級景區等級結構和空間分布特征[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8(1):0-79.
[5]? 張洪,石婷婷,鮑涵.中國5A級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特征研究[J].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80-90.
[6]? 謝冬冬,趙衛權,楊家芳,孫小瓊,張慧江.貴州省旅游景區地理空間分布特征[J].綠色科技,2019,(22):166-168,174.
[7]? 劉倩.高鐵影響下貴州省旅游空間結構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9.
[8]? 周海洋.云貴川入境旅游的時空演變及發展策略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8.
[9]? 范莉娜,余艷.貴廣、滬昆高鐵對貴州區域旅游空間格局的影響研究[J].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4(1):9-12.
[10]? 馬勇,李璽.旅游規劃與開發(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1]? 彭丹,黃燕婷.麗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研究:基于網絡文本的內容分析[J].旅游學刊,2019,34(9):80-89.
[12]? BEERLI A,MARTíN J D.Tourists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of tourist destinations:A quantitative analysis-a case study of Lanzarote,Spain[J].Tourism Management,2004,25(5):623-636.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level Tourist Attractions in Guiyang City
CAO Guang-jie1,WU Jian-feng1,2,LIU Feng1
(1.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18;2.Guizho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Watershed,Guiyang 550018,China)
Abstract:Taking Guiyang A class tourist attrac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uiyang A class tourist attrac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number and grade of A grade scenic spots in Guiyang are increas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quantity and trend characteristics;(2)the Gini coefficient of scenic spots is 0.92,which reflect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A grade scenic spots in Guiyang;(3)the A grade scenic spots in Guiyang show the high density distribution area with Yunyan area and Nanming area as the core and the sub-core distribution area with Huaxi area;(4)the image dimension of Guiyang A grade scenic spot shows that the tourism image dimension and the systematic tourism image elements.
Key words:A class scenic spots;spatial characteristics;Guiyang city
收稿日期:2020-05-14
基金項目:貴陽師范學院校級課題“大數據背景下貴陽市微旅游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2019YB020);貴州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黔教合KY字[2017]206);貴州省科技廳基礎研究項目(黔科合基礎[2018]1123);貴州省社會攻關計劃項目(黔科合[2016]支撐2845 號)
作者簡介:曹廣杰(1989-),女,河北滄州人,講師,碩士,從事空間旅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