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 邱衛林
摘 要:我國財政優惠政策在促進我國小微企業發展方面取得較理想的成效,江西省的企業反映普遍較好。因此,梳理了為減稅降費實施的相關財稅政策,并分析了實施以后對江西省小微企業的影響效應,包括好的方面,如融資問題、簡化辦稅、稅收減免等;局限性方面,如企業收益效果不均勻、對企業幫助有限。最后,對財稅政策對小微企業的后續實施提出了相關的優化路徑及措施。
關鍵詞:減稅降費;小微企業;財稅政策
中圖分類號:F812.42;F276.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3-0128-02
引言
2019年1月4日,我國國務院公開發布《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其目的是為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減稅降費也是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對小微企業的影響是值得關注的。2019年,江西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 748億元,利潤總額1 110億元,增速分別比全國平均水平高4.4個百分點、8.9個百分點。中小微企業已成為江西省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政策實施后,經過一定時間確實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由于企業類型、發展階段存在差異,導致所享受的效果不同。本文將列舉小微企業受到影響的具體方面、存在問題,并提出改革的建議和對策。
一、“減稅降費”對江西省小微企業的影響
(一)企業融資難有所改善
小微企業一直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中小微企業的進入門檻低、企業資金規模小,對于內部融資也很難辦到。江西省的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諸多門檻的限制,使得小微企業更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然而,自從惠及小微企業的財稅政策發布后,國家積極調控,銀行追加了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金額,江西省的小微企業在財政補助、貸款貼息的幫助下更快速地實現了量多價降的金融目標。據統計,江西省小微企業普惠口徑貸款58.6萬戶,同比增長21.1%;貸款余額3 145億元,同比增長14.6%。此外,截至2019年11月18日,共有263個小微客戶在融資服務平臺上成功注冊,并提交239個在線融資需求,總金額9.2億元。惠普政策出臺后,全省小微企業綜合貸款增加487.88億元。這一稅收優惠政策幫助江西省小微企業更好解決了融資難問題。
(二)企業積極響應減稅降費,注入創新投資及擴大生產
我們對江西省部分小微企業進行了走訪及問卷調查,其中,問卷涉及類型有農林牧漁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等。據統計,認為財稅政策對企業賦稅效果有明顯改善的有10家,占比為18.3%;認為有所幫助的有34家,占比為63.5%;認為沒有任何改善的有9家,占比17.95%。認為導致賦稅加重為0家。截至2019年10月,江西省稅務系統為小微企業免征增值稅11億元,減免小微企業所得稅7.92億元,減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12.61億元。
其中受惠較為明顯的政策有:國家對小微企業實行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對于年10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的企業,實行20%的低稅率“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由應納稅所得額50萬元以下擴圍至100萬元以下,可享受到將近10萬元的所得稅減免。正是由于政策加大優惠力度,放寬了小微企業的經營標準,使得許多企業更愿意把省下來的稅費用于人工福利抑或是規模擴大、注入創新技術投資。新一輪的減稅降費政策,實行普惠性減稅政策、結構性減稅相結合的方式。這樣的做法有兩點好處,一是降低江西省小微企業的標準,擴大了受惠對象,使得更多企業加入到廣闊的減稅范圍;二是新一輪減稅降費消除了對中小微企業的經濟干預,企業可以有更多的閑置資金投入研發與創新,淘汰落后產能,加快中小微企業專業化、精細化步伐,開拓出更大的發展前景。
(三)運營效率提高,振奮企業發展信心
新稅收政策的推行,幫助企業減輕了負擔。例如,針對一些科技類以及高新技術的小微企業存在的虧損轉年限,做出相應的調整工作;減半資金賬簿征收印花稅、免征其他賬簿印花稅等內容。這些都在極大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穩回升信心。與此同時,普惠性財稅政策簡化了辦稅程序,現在辦稅程序比以往辦稅更為簡易。從小微企業角度考慮,將財務報表由每月報送減少為每一季度報送,減輕納稅人報送紙質文書和重復報送身份證明信息負擔。一系列稅務系統“放管服”舉措在江西落實落地,更有利的激發小微企業發展活力。實行減稅降費后,江西省稅務局將退稅時間權限下放,時間也從3—5天縮短為1—2天,這一系列為小微企業考慮的舉措,為企業節省辦稅時間、提高辦稅效率。經此舉措后,全省納稅人行政審批時間縮短一半。從我們調查的企業來看,新稅收政策效果明顯,企業創新成本比以往更低,經營狀況平穩回升,企業發展信心提振,內生發展動力激活,提升了財政政策的杠桿效應。
二、新財稅政策實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業受影響效果不均勻
盡管新財稅政策的實施造福了大多數中小型企業,但隨著減稅降費的影響范圍和覆蓋面不斷擴大,由于各個企業的行業類別、所處行業的市場競爭地位、市場上中下游鏈不同,對于新財稅政策減稅效果的享受程度也存在差異。根據江西省稅務局給出的數據,2019年江西省制造業減稅降費金額同比去年增加651 705.5萬元,批發零售業增加396 484.72萬元,農林漁牧業增加714.5萬元,住宿餐飲業增加31.57萬元,而金融業則為-3 920.99萬元。產業鏈地位、銷項稅率和進項稅率的降低幅度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對于減稅政策的獲得感。由此數據可以看到,各行各業的受惠差異較大,其中受惠性最大的為制造業。制造業大多為產業鏈中的上游行業,根據新財稅政策規定,制造業進項稅率由16%下調至13%。而建筑業和交通運輸業的銷項稅只由原來的10%降至9%,進項稅率降幅大于銷項稅率。這對下游行業來說其獲得感要低于上游行業。而對于未涉及銷項稅率下調的行業金融業則為負增長。由此可見,有些企業并未感受到減負效應。
(二)減稅降費對企業支持力度有限
一是持續上升的成本。近年來,原材料、人員工資成本連年上升,再加上社保費用的征繳,這些都使得小微企業費用不斷上升,成本增加。盡管減稅降費措施幫助企業緩解了稅收壓力,但是,由于小微企業的稅費部分在整個企業經營中占比并不大,使得企業最終受益效果明顯度降低。二是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小微企業處于議價能力弱的地位。在政府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大企業在銷售價格、資金回籠速度等方面優于小型微利企業,這導致小微企業缺乏話語權,進一步被迫在上下游企業的強壓下讓渡稅收優惠所帶來的利益。加上小微企業的議價能力有限,缺乏定價權,且處于激烈競爭的劣勢,所以往往只能接受大型企業降低售價的要求,這些都削弱了減稅效果。三是小微企業經營業務較為單一,但是在與其合作的企業,一般作為理性經濟人只會考慮到自身利益,不會為了讓小微企業可以享受到國家政策的收益而做出讓利行為。
三、對策與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全面享受優惠
政府要加大力度宣傳,江西省稅務部門要進一步做好減稅降費政策的宣傳與解讀。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全力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做到全面普惠江西省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引導企業有序推進設備更新,改進生產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江西省的小微企業需要不斷優化自己,構建完善的科學、有效管理模式,自主學習更多先進管理模式以及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將小微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進行有效分離,形成完善的相互制約又相對獨立的企業管理機制。
(二)采用多類型稅收優惠形式
當前,我國小微企業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是一種直接的優惠政策形式,使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享受到優惠政策。為了進一步提高減稅降費政策的執行效果,江西省可以結合省內情況,采用直接優惠與間接優惠相結合的形式,出臺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小微企業投融資現狀的優惠政策。比如,對于初次投資的小微企業,可以使企業享受稅前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減輕小微企業發展的稅收負擔。除了3%的增收率外,還有13%、9%、6%三檔稅率對應不同經營業務。
(三)簡化稅制
江西省應結合小微企業的經營發展現狀,對小微企業的現行稅制進行簡化,通過減稅、稅率降低、稅基降低、簡化征管程序等方式,構建起適用于小微企業的簡單稅制,進一步擴大減稅降費優惠政策的惠及面。同時,在新優惠政策實施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江西省小微企業財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納稅知識培訓,幫助小微企業在依法納稅的基礎上享受到稅費優惠政策。
結語
綜上所述,最新的財稅政策對江西省的小微企業已經取得了一定影響效果,拉動了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有限提高了小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從目前企業的情況來看,減稅降費政策仍然存在許多執行乏力的情況,小微企業受現實狀況的影響,多重影響因素使得其難以享受到財稅政策帶來的紅利,嚴重弱化了財稅政策的實際意義。對此,我國在今后的改革中要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減稅保護力度,保障企業能更好享受到普惠政策。
參考文獻:
[1]? 李海英.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實施的背景、內容、目的及建議[J].財會學習,2020,(12):23-24.
[2]? 張璐.減稅降費對小微企業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4):15-16.
[3]?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財政部或將繼續出臺減稅降費政策[J].中國煤炭,2020,46(3):94.
收稿日期:2020-05-11
基金項目:江西省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財稅政策對江西民營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及優化路徑研究”(YC2019-S292)
作者簡介:周鑫(1995-),女,江西萍鄉人,碩士研究生,從事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邱衛林(1979-),男,江西上饒人,碩士生導師,副教授,從事財務與會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