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陸

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穩經營、穩效益、穩增長,充分發揮出壓艙石、主力軍作用。6月數據顯示,央企收入和利潤同步實現正增長。下半年,中央企業干什么?怎么干?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日前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要決心做到力爭絕大多數中央企業效益持續較快增長、力爭中央企業總體效益實現正增長。”
今年上半年極不平凡、極具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大戰大考頂得住、大風大浪穩得住,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疫情防控中,中央企業不計代價、不講條件,竭盡所能服務抗疫一線,充分發揮了頂梁柱、國家隊作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反映出央企速度,醫用防護服、壓條機、口罩機的生產折射出央企效率,核酸檢測試劑盒研制、疫苗研發體現了央企能力,保障湖北、武漢不斷電、不斷網、不斷供彰顯了央企精神。
“運行好于預期,指標逐月修復,有效投資加速,社會責任彰顯。”郝鵬用四句話概括了今年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的特點。
運行好于預期。上半年中央企業鋼材產量、原油產量、發電量和售電量等指標,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8%以上。這些基礎行業實物量指標出現邊際改善,反映出國民經濟逐步好轉,也為下半年經濟運行提振了信心。
指標逐月修復。二季度收入降幅逐月收窄,6月份,中央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萬億元,同比增長0.6%,實現凈利潤1664.8億元,同比增長5%,收入和利潤同步實現正增長,大多數企業月度收入和效益恢復或超過同期水平。
有效投資加速。上半年,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萬億元,同比增長7.2%,二季度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730.7億元,同比增長14.8%。中央企業擴大有效投資,必將起到短期穩增長、長期促發展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實體經濟投資持續擴大,新產業新動能投資明顯加速,服務國家戰略力度進一步加大,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資力度增加。
社會責任彰顯。中央企業堅決執行國家降電價、降氣價、降資費、降路費、降房租政策,上半年累計降低全社會運行成本超過1200億元,全力幫助中小企業戰疫情、減成本、渡難關。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雖然上半年央企經濟運行情況比預料的要好,但風險挑戰不容低估,仍面臨很大的困難和壓力。
經過深入分析和綜合研判,郝鵬表示:“下半年要決心做到‘兩個力爭,力爭絕大多數中央企業效益持續較快增長、力爭中央企業總體效益實現正增長,努力把損失補回來,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作出更大貢獻。”
一是突出抓好提質增效穩增長。組織中央企業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一方面“廣開源”,搶抓擴大內需的機遇,主動對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和地方投資建設需求,向市場開拓要效益;另一方面“深挖潛”,加大非生產性成本費用壓降力度,加快清理低效無效資產和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向管理提升要效益。
二是突出抓好企業改革落實落地。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重要抓手,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面發力攻堅,切實提升改革綜合成效。
三是突出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與各方面協同創新,努力在“卡脖子”問題上盡快取得更多突破性進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四是突出抓好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在聚焦主業實業上持續發力,加快5G等新產業布局和“兩新一重”建設,穩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提高資源資本配置效率,拓展企業未來增長空間。
五是突出抓好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健全防控機制,深入摸排和整治各類風險隱患,力求標本兼治,把風險化解在源頭、消滅在萌芽,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
6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不久將印發實施。我們將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再次吹響改革的沖鋒號,通過加快深化改革,讓企業機制活起來,讓布局結構優起來,讓發展動力強起來。
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加強董事會建設,依法落實董事會各項權利,保障經理層依法行權履職,增強各治理主體履職能力。
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準確把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向,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指導具備條件的企業“一企一策”制定混改方案,成熟一個推進一個,既要混資本、更要轉機制,通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各類市場主體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加快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切實推進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統籌運用各類中長期激勵政策,加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以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活力、增強動力。
著力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聚焦管資本,進一步完善權力和責任清單,厘清監管職能,優化監管方式,更加注重市場化、法治化、信息化監管,更加注重事中事后、分層分類,更好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用,不斷提升監管效能和水平,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性重組。
充分釋放和激發基層改革活力。深入推進“雙百行動”“科改示范行動”等改革專項工程,總結推廣基層企業改革涌現出來的好經驗好做法,大力營造擔當作為、大膽創新、勇于探索的改革氛圍。
最后,郝鵬強調:“國資委要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扭住關鍵、突出重點,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思路,推動改革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國企改革的綜合成效更好服務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