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陸

中國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已取得階段性勝利,二季度經濟增長3.2%,明顯好于預期,各方因素也在向著更為積極的方向演進。如何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必須把推進攻堅戰和打好持久戰結合起來,乘勢而上,鞏固擴大經濟恢復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采訪時說。
寧吉喆表示,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回升態勢是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而且正在展現。
宏觀經濟政策及時有力精準有效對沖了疫情影響。從1月底2月初起就謀劃出臺一攬子對沖政策,僅復工復產政策就包括八個方面90條措施。增加1萬億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5萬億元、推動金融系統合理讓利1.5萬億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時有力,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專項部署,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
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不斷釋放促進了經濟穩定恢復。宏觀經濟政策作用于各類微觀市場主體,特別是廣大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推進復工復產達產、復商復市。3月份以來,反映市場主體信心的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已連續5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反映市場主體效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二季度同比增長4.8%。
供求循環逐漸暢通增強了經濟恢復的可持續性。4月份起生產端恢復有力,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3個月正增長,服務業生產指數自5月起連續兩個月正增長。二季度需求側情況開始好轉,市場消費逐月改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8%。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更好釋放國內市場需求潛力,促進需求匹配供給。
改革開放創新轉型推動我國經濟育新機開新局。上半年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出臺了《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等重要改革文件,完善了穩外貿穩外資機制,發布了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這些舉措立竿見影,上半年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又達到2萬戶,我國出口由一季度下降11.4%轉為二季度增長4.5%,實際吸收外資由下降10.8%轉為增長8.4%。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還催生了新動能加快成長的新格局。新業態蓬勃發展,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步伐加快。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3%。
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提高有效性。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注重實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就業、產業、區域、投資、消費等政策要協作配合、形成合力。加快落實已出臺和部署的各項政策,并繼續加強政策預研儲備,準備好“工具箱”,一旦有需要就迅速出手、及時出臺。
堅持不懈穩定就業、穩定企業、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就業,要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強化援企穩崗和就業幫扶。統籌用好各項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穩定企業,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制造業、中小微企業。采取精準防控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落后產能和“僵尸企業”絕不救助。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要加強產業上中下游協作關系,努力補上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的短板,努力維護國際產業分工協作秩序。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要積極擴大消費需求,落實消費政策,引導消費方向,改善消費環境,提高消費能力。有效擴大投資需求,寧吉喆強調:“重點是用足用好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抗疫特別國債資金,推進“兩新一重”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交通能源等領域補短板力度,實施城市更新,加快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是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深入實施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推動城市群、城鄉一體化建設,源源不斷釋放內需的巨大潛力。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復制推廣一些地方的成功經驗。實施好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擴大開放,發揮各類開發區招商引資的作用,吸引更多外資來華投資創業,鼓勵支持企業繼續擴大進出口貿易,幫助部分外向型企業出口轉內銷,支持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寧吉喆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積極會同相關部門,緊緊扭住突出改革實效,集中精力推進關鍵性改革,不折不扣抓好重大改革方案落實,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推動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制定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政策文件,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參與要素交易平臺建設。改革土地計劃管理方式,賦予省級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權。修訂出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以服務業為重點,開展放寬市場準入試點,持續破除市場準入隱性壁壘。
提升國資國企改革質效。認真貫徹落實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深入推進四批200多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形成更多具有復制推廣價值的經驗。研究制定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的意見,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更好發揮國有經濟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導作用。
優化民營經濟發展條件。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細化實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舉措。落實好交通、環保、農產品流通等領域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推動電力、電信、鐵路、油氣等領域放開競爭性業務,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和運營。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歧視性規定和做法,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主動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