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婧 王曉偉 謝學楓
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黨工委著眼『非公企業黨建邊緣化』『企業黨員缺乏歸屬感』等商圈黨建短板,重點打造雨花『中心薈』商圈黨建項目,從組織覆蓋、黨員凝聚、服務民生上定向發力,形成推動區域發展的『紅色動力』。

雨花客廳、楚翹城、世茂52+等商業綜合體扎堆,400余家經營主體集聚……在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十分“勁爆”的商圈經濟正成為引領發展的新名片,但另一方面,“非公企業黨建邊緣化”“企業黨員缺乏歸屬感”“區域化黨建引領難凸顯”等現實問題逐漸成為發展掣肘,形成不容忽視的黨建“洼地”。
為此,鐵心橋街道黨工委堅持問題導向,重點打造雨花“中心薈”商圈黨建項目,從組織覆蓋、黨員凝聚、服務民生上定向發力,充分發揮商圈治理中黨建引領作用,實現黨建資源、經濟資源、社會治理資源和文化資源等的優勢集聚,形成推動區域發展的“紅色動力”。
有的企業在開展黨建活動時“只注重抓業務,黨建工作多半是帶著干”;有的企業黨員超過7人,但遲遲沒有成立黨組織,甚至希望將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整體打包”“交由托管”……在對“中心薈”商圈企業摸排了解的過程中,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短板十分刺眼。
“一些企業覺得交交黨費就可以了,認為我們要求黨組織規范、明確組織生活制度是在給他們發展‘設障礙’‘抬門檻’。”鐵心橋街道黨建工作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感慨地說。
強化組織引領、激發商圈活力,順應“經濟職能下沉、社會管理職能上升”的現實變化,鐵心橋街道在“中心薈”商圈探索“三聯”黨建工作法,并建立起商圈網格黨支部,對符合條件的黨組織應建盡建,對不符合條件的采取聯合建、掛靠建等方式強化“兩個覆蓋”,智儒黨支部、雨花“中心薈”商圈黨支部、鐵心商戶黨支部等基層堡壘“破土生長”,“紅色星光”日漸點亮商圈。
“自‘企地共建’開展以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愿意承擔起‘社會家長’職責。”鐵心橋街道發展服務部部長孫維露介紹,在黨組織“結對共建”帶動下,中國銀行等多家企業主動參與街道社會治理,關心轄區老人、慰問困境兒童,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為整體提升商圈黨建質量效能,鐵心橋街道在安德門大街57號楚翹城2號樓建立起一個240平方米的多功能黨群服務中心,為商圈企業提供“套餐式”“個性化”服務,指導企業黨組織積極開展各類活動,推動商圈黨建工作落地生根。
長期以來,商圈內非公企業集聚、經濟發展迅速,區域內35歲以下黨員200余名、占比近60%,本科及以上學歷黨員250余名、占比近70%,黨員年輕化、知識化兩大特點愈發明顯,如何讓企業年輕黨員“找到回家的路”,成為街道商圈黨建工作的“迎頭難題”。
2019年以來,在對企業黨員情況多次摸排基礎上,街道梳理出400多名黨員存有這樣那樣的“煩惱”:有的黨員覺得自己平時工作很忙,感到參加組織生活是一種負擔;有的黨員因為流動性大,認為接轉組織關系流程復雜、非常麻煩,造成了數量可觀的“隱身”黨員,等等。
為讓黨員“亮出身份”“認門回家”,街道在微信公眾號上專門開設“初心·家”欄目,開展線上尋找“流動黨員”行動,景明佳園社區從事餐飲行業工作的宋旭紅,就是通過“碼上找組織”,就近參加起了組織生活。同時,街道還在商圈企業之間多次組織籃球比賽、知識競賽等文體活動,不斷提升年輕黨員的凝聚力、向心力。
2019年11月,在尹西社區與共建單位寧波銀行、千米網、玖潤律師事務所等單位開展的集體政治生日會上,曾參加西沙海戰的老黨員姚清森通過“初心講述”,讓在場的企業年輕黨員們受到觸動。活動結束后,千米網公司黨支部書記說:“支部里年輕黨員多,但黨員意識不強、作用發揮不明顯,今天聽到老黨員的故事以后,大家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入黨初心。”
積極參與環境整治、舉辦戰“疫”分享會、參加防汛值守、開展志愿活動……在街道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帶動下,廣大青年團員在“黨有號召、團有行動”中主動向黨組織靠攏,形成了“黨建帶團建”的融合效應。
如何實現“服務精準化、發展高效化”的目標,是做好雨花“中心薈”商圈黨建的最終落腳點。鐵心橋街道圍繞商戶、企業、群眾三大主體,通過“匯·商圈”“慧·科技”“惠·民生”等黨建抓手,解決了一批企業員工和居民群眾關心的難題,為推動商圈發展賦能增效。
為緩解疫情影響、拉動經濟增長,今年4月,南京市發布“四新”行動計劃。街道重點在“新消費”上精準發力,推廣開展“菜籃子工程進社區”活動,得到了30家商戶的積極響應,不到一個小時,雞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便一售而空;端午節前,街道又下發價值2萬元的消費券;“點亮雨花夜間消費”行動接踵而至,讓群眾充分感受到惠民的“溫度”和“煙火氣”。
“‘文化名家進鐵心’人氣很旺。”街道黨政綜合部副主任劉政說,從2019年9月起,邀請文化、藝術界人士來街道授課,讓企業員工、社區群眾接受文化熏陶。建立獨立書店、開展“鐵心好園丁”義務幫教等活動,充分滿足了商圈內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對接企業、收集困難戶信息、定點幫扶……自2019年5月“同心橋”慈善公益平臺建立以來,眾多企業自愿出資捐物,在回報社會中踐行初心。目前,已籌集資金55.19萬元,實現22家企業與27戶困難家庭的結對幫扶。街道社區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曹展如說,“我們通過搭建公益平臺,鏈接各類企事業單位、組織、個人參與公益事業,精準幫扶商圈內困難群體,推動企社共建。”
匯通人氣、薈聚資源、惠及民生。鐵心橋街道通過“中心薈”黨建項目,不斷將商圈黨建“洼地”點亮成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服務民生工程的“高地”,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