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出臺《棲霞區社區(村)工作者管理實施意見》,實行員額制管理,各街道按需申報、全區每年兩批次統一公開招錄,對退役軍人等群體適當放寬年齡、學歷等要求。加強校地合作,開設區級“社區學院”,打造“全科社工”隊伍,按級管理、規范使用,嚴把社工員額測算審核、批準監管、分配使用等環節。實行“一人一檔”,規范工作考核、薪酬激勵等制度,對年度考核連續兩年優秀等次的可提前晉檔晉級,每年從一線社工中選樹優秀“掌紅”,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棲 組)
“素能工程”補強短板弱項。針對年輕干部實際,有針對性舉辦群眾工作能力培訓班、招商引資專題培訓班等,促進實踐鍛煉?!跋囫R工程”分類精準培育。推廣“青年干部成長聯盟”,吸納年輕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人員、村(社區)后備干部參與,通過領導點評、實績展示、個人素能比試等,把年輕后備干部分成已成熟、相對成熟、還需進一步鍛煉培養三類?!盎盍こ獭奔哟蠼涣魅温?。上下交流,從區直機關、國有企業等推薦一批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工作,重點是90后年輕干部;左右交流,加大鄉鎮間年輕干部交流任職力度。
(韓金磊)
今年,灌南縣委組織部為90余家單位黨政“一把手”和組織工作者送來一份特殊禮物——干部監督秘書包。秘書包兼具日歷提示、監督警醒、學習記事等功能,同時配備“三卡”(廉潔過節提醒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卡、干部親屬廉政監督員登記卡),在重要時間和事件節點上加以提醒。旨在通過全方位收集干部8小時內外信息,形成集“政策法規宣傳、日常監督提醒、信息及時收集、結果綜合運用”于一體的干部監督機制。
(惠 雷 李 妍)
政策激勵固本開新。出臺《關于進一步鼓勵創新創業推進“金豐人才工程”的實施意見》,提高資助標準,擴大獎補范圍。鼓勵重點園區“一區一策”,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科創引導資金等激發創造活力。積聚人才新益求新。組織重點園區企業赴上海、北京等地開展“雙招雙引”活動11場次,實施鄉土人才“十百千”工程、“名師名家集聚計劃工程”等,將引進高端人才與培育本土人才相結合。發展環境創優創新。完善留學人員創業園、創意小鎮等配套設施,建立住房安居、醫療保健等“十個一”服務保障機制,設立“金豐人才”窗口提供項目申報、補貼兌現等“一站式”服務。
(劉成龍 臧龍生)
進一步優化黨小組設置,按照相近相鄰、有利于開展工作原則,把黨小組建在村埭上、產業鏈上、工作一線上,實現黨組織在各領域的有形有效覆蓋。根據服務群眾需要,科學設置人居環境整治、產業項目、文明實踐、矛盾化解、掃黑除惡、扶貧幫困等6類功能型黨小組,以建設功能型黨小組為小切口,著力解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的“大問題”,實現“組織所能”與“群眾所需”無縫對接。
(丁云豐)
建立聯系制度。鎮三套班子成員每月至少與分管單位、聯系的村(居)全面溝通一次情況,對照目標承諾,及時分析問題、研究對策,督促工作落實。優化服務制度。定期深入群眾中去,了解民生熱點,對照民生訴求,及時將群眾需求融入到最新工作中去。利用基層黨組織統一活動日,組織群眾交流討論、測評反饋,切實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完善督查制度。建立工作專班,負責組織協調、情況綜合、督促檢查,開展全程跟蹤、明查暗訪,年終組織對公開承諾完成情況進行評議,并與當年評先評優等掛鉤,確保各項承諾落到實處。
(王 雷)
注重清單明責,促進黨建覆蓋更有形。年初分類制定黨組織規范化建設7大類31項任務清單,全市機關事業單位按6個片區分成3組,每半年開展1次全覆蓋督查。注重量化積分,促進作用發揮更有效。完善機關黨員分類積分管理辦法,細化7大類18項評分標準,以月度記分、半年公示、年底累計方式,對黨員履行義務、發揮作用情況量化。注重壓力傳遞,促進隊伍管理更有責。分層制定黨組織書記、組織(人事)科長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清單,黨支部書記年初對支部“三會一課”等排出具體時間安排,組織人事科長對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做好指導把關和及時督查。
(李成飛)
常州市鐘樓區聚攏運河沿線資源,突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創新創業、文旅休閑、誠信商圈四大主題,建成集教育、展示、體驗、互動和交流五大功能于一體的運河黨建文化示范帶。示范帶依托鐘樓大運河“一街三段”,整合南北大街、南市河等沿線歷史資源優勢,聚焦大觀樓、石龍嘴等歷史地標性節點,發揮安基村黨建文化中心、博濟創客黨員教育中心等20余個黨建陣地集群效應,定期組織開展運河文化尋訪、情景黨課、黨員志愿服務等相結合的一站式服務項目。
(劉 霞)
目標精準、主題明確。深化“三個表率”模范機關建設,扎實推進“五抓五促”專項行動,以優良作風保證奪取“雙勝利”。創新形式、務求實效。會前,通過個別談話、集體座談、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深入征求基層單位、黨員群眾意見建議。解決問題、樹立導向。圍繞“六個有沒有”深入查擺具體問題,深刻剖析根源,明確整改措施。定實措施、激發干勁。推動黨員立足崗位實際,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為爭創“服務高質量發展先鋒行動隊”和打贏“雙勝利”戰役做出更大貢獻。
(陳小軍)
圖片新聞

徐州市鼓樓區探索通過每月常態開展主題黨日、遠教固定學習日、區域化統一活動日、政治生日“四日”活動,增強黨員意識,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劉 璇 邵俊子)

新沂市深化“遠教+電商”致富模式,組織開展“助農惠民在身邊”網絡直播技能人才培訓,助力農村疫情防控與致富增收“雙勝利”。圖為該市鄉土直播人才幫助桃農帶貨。 (張蒙蒙)

近年來,常州市武進區嘉澤鎮躍進村黨總支大力推行“村企共建、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發展模式,與江南花都產業園開展“村企聯建”,走出一條“基地+合作社+電商”的產業發展新路。 (吳林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