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孝 宋錳
【摘? 要】十八大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取得了巨大成就。隨著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技術革新步伐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勞動者技能水平與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業結構性矛盾越來越突出。論文主要對技能人才隊伍就業現狀、國家對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提出的目標以及如何通過校企聯合培養技能人才以提升技能人才素質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校企聯合培養技能人才的舉措和評價考核體系。
【Abstract】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employment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that the skill level of workers does not match the job deman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is paper mainly and deeply discusses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skilled talents team, the goal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killed talents team proposed by the state, an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killed talents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of skilled talents.
【關鍵詞】技能人才;就業現狀;校企聯合培養;考核評價體系
【Keywords】skilled talents; employment status; school-enterprise joint training; evaluation system
【中圖分類號】G717;F272.9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8-0119-02
1 技能人才隊伍的就業現狀及產生問題的原因
從市場供求看,近年來,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達到2以上,企業對技能型工人短缺的問題反應非常強烈,特別是國有企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且結構不合理,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產業發展和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瓶頸。產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1 就業待遇偏低,勞動強度大
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人才、科技的競爭,人才戰略、創新驅動戰略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企業對科技人才越來越重視,薪酬越來越向科技人員傾斜。由于企業受工資總額限制和薪酬向科技人員傾斜,導致科技人員與技能人才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大多數企業將技能人才定義為操作工,負責生產,勞動強度比較大,導致技能人才心理產生了嚴重不平衡。
1.2 整體年齡偏大,年齡結構出現斷層
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偏低,各項待遇保障比較差,技能人才職業自豪感、榮譽感、獲得感不強,對行業認可度不高,雖然企業在招聘技能人才方面想了很多辦法,也出臺了很多招聘政策,但成效不大。目前,企業中的技能人才大部分處于45~55歲,35~45歲的技能人才較少,35歲以下的技能人才更少,企業技能人才隊伍老齡化和年齡結構斷層問題比較嚴重。
1.3 培養與需求脫節,人才成長慢
企業技術更新快,技工院校使用教材、教學硬件更新慢,職業教育跟不上節奏,對學生學習和發展有很大制約,無法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另外,技工院校在教學理念方面也存在不足,仍以理論教學為主、動手實踐為輔,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力與企業要求不能很好地對接,進入企業后仍需幾年的培養才能適應工作崗位需要,技能人才成長較慢。
2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新形勢
針對以上情況,國家加快了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程,十九大報告中特別強調“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以及“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
2.1 支持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有關政策
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需求導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出臺了《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關于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的意見》、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等一系列政策,從人才培養、評價、選拔、使用、激勵等多個維度,構建了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多維度體系,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
2.2 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短期目標
《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要求2019-2021年持續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提高培訓針對性、實效性,全面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到2021年底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0%以上。
3 校企聯合培養技能人才的舉措
提升技能人才職業技能水平的主要平臺仍是技工院校和企業,所以必須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創新培養模式,解決培養與需求脫節問題,解決技能人才短缺及崗位認同問題。
3.1 完善校企聯合培養模式
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技能人才,要充分利用好技工院校的理論學習優勢和企業實踐鍛煉的經歷。技工院校和企業要建立長期人才輸送聯合培養機制,簽訂戰略協議,技工院校要向企業定向培養技能人才,企業要為技工院校提供就業崗位和實踐實習崗位,采用“理論”+“實踐”的聯合培養模式提高技能人才的綜合素質。目前,絕大多數技工院校是三年學制,學生在校期間要進一步精簡理論學習科目和壓縮安排理論學習時間,同時,增加學生實踐實習時間,理論學習和企業實踐各安排一年半為宜,增加企業實踐時間可以縮短技能人才在企業成長的時間和增強技能人才對工作崗位的認同。
3.2 優化技工院校培養機制
技工院校采用學分制考核學生綜合素質,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如實反映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技工院校要降低理論學習學分占總學分的比重,增加企業實踐鍛煉學分占總學的分比重,真正把理論知識深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選拔出來,為企業提供更加有用、適用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要定期組織企業召開座談會,結合企業特點和要求,及時制定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學習計劃,保證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創造教師到企業交流的機會,了解企業產品最新動態,保證教師了解掌握產品最新發展趨勢。技工院校要健全企業和學生雙向選擇及實踐實習調整機制,確保學生根據企業需要和個人意愿選擇未來職業發展發現。同時,技工院校要建立與企業相聯系的長效保障機制,將相關職責落實到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保障校企聯合培養工作落實落地。
3.3 健全企業實踐鍛煉機制
企業作為技能人才的需求方,要根據工作需要,為技工院校學生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崗位鍛煉機會,以適應企業未來的需求。企業要發揮技能人才經驗豐富優勢,為實踐實習學生指定指導老師,實施“一帶一”導師帶徒機制,幫助學生加快成長成才和對企業產品的深入了解。企業要充分利用大師工作室資源,為實踐實習學生提供研究項目,充分調動實踐實習學生的創造性,鍛煉其在生產一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企業要制定培養目標,根據培養成效,組織實踐實習人員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拓展實踐實習人員眼界。企業在培養技工院校技能人才的同時,要大力關注企業現有技能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選取部分技能人才到技能院校學習最新理論知識,爭取通過學習掌握最新技術,持續提高企業產品質量。企業還要加大對實踐實習學生的關心關愛,按照正式職工標準發放節日福利、勞保用品,邀請參加職工培訓、文體活動、座談會等,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提升學生的幸福感,不斷增強學生對企業的認同,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加入技能人才隊伍的意愿,為中國制造貢獻力量。
3.4 創新校企聯合考核評價體系
校企聯合培養技能人才必須構建一套考核評價體系,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考核。技工院校作為學生理論水平提升的主體,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考核;企業作為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培養的主體,要對學生的工作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實操能力進行考核。技工院校和企業應通過相互協商,從理論水平、工作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操能力四個方面共同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并合理分配四個方面相應的分數比例,最終經過聯合培養考核,共同確定學生畢業成績及等級,確保校企為國家培養出高質量技能人才。
4 結語
中國制造業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質量,對科技強國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校企要肩負起技能人才培養責任,共同制定技能人才培養方案、商定理論科目、組織實踐實習,夯實技能人才培養舉措,培養一流技能人才。同時,企業要加強對技能人才的重視,穩步提升技能人才待遇,逐漸調整技能人才年齡結構,及時優化保障政策,鼓勵和引導年輕人加入技能人才隊伍,通過培養選拔聘用高精尖技能人才提高企業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努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鄔慧穎,孟含琪.提升技能人才榮譽感 打通校企合作重要穴位——一線技術工人代表建言高技能人才培養[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3/16/c_1122548843.htm,2018-03-16.
【2】李心萍.多措并舉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N].人民日報,2018-11-01(009).
【3】國辦發〔2019〕24號.關于印發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Z].
【4】王慶民,高明.淺談技工院校工學交替和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J].時代汽車,2020(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