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玲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多元化經營對企業自身的效率性、業務合規性、成本經濟性等方面的訴求逐步提升高度,在此背景下財務共享服務推動財務轉型的管理模式應運而生。財務共享服務在新技術浪潮的推動下,理念、價值以及發展目標逐步完善,并采取多種措施來提升財務共享服務的質量,進而推動公司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iversified management has gradually raised the level of demands for enterprises' own efficiency, business compliance, cost economy, etc. Under this background,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 promotes the emergence of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 Driven by the wave of new technology, the concept, value and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s have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and various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sharing services, so a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operating efficiency and benefits of the company.
【關鍵詞】財務共享;財務轉型;職能轉變
【Keywords】financial shared; financial transformation;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中圖分類號】F27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8-0151-02
1 引言
為了更好地適應集團戰略轉型和精細化管理要求,強化財務管控職能,財務共享服務是在公司國際化、信息化和經營規模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對企業管理和控制活動的創新。分離出一部分日常的、共性的、重復性的、可標準化的事務性活動,由共享服務中心進行統一、標準、快速的處理,實現集團相關部門職能轉變,促進集團內部業務流程的簡化、優化及標準的統一,進而提高公司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將企業分散、重復的業務進行整合,促進企業集中有限資源及精力專注企業的核心業務。同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為企業內部各單位和外部機構提供專業化的共享服務,幫助企業整合分散、重復的業務,做到工作標準化,為業務單位提供足夠的后臺支撐數據和服務,支撐企業規模擴大、轉型。
2 傳統財務工作的現狀
企業對財務服務企業戰略的能力和價值創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團財務管理如何支撐公司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要求,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面臨較大困難和挑戰,財務轉型勢在必行。然而,紙質報銷、手工錄入、人工審核這些流程不僅耗時耗力、極易出錯,對戰略性的決策支持工作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2.1 人員結構不合理
中高端人才不足,處理核算、結算等事務性工作人員占比超過70%,輔助經營、支持管理、支撐決策型的人員占比較低,進而導致財務不懂業務,財務分析與決策支持能力不足。
2.2 財務自動化水平不高
系統間切換,系統外作業,財務手工作業量較大,大量財務生產力有待解放,及時性查看及分析企業全局數據難度較大。
2.3 數據標準化規范不足
財務、銷售、采購等系統基礎檔案數據不一致,業務、財務,管理口徑數據不可比,經營決策、管理導向受到制約。
2.4 集團管控和風控不夠
財務標準化、集中化、流程化、自動化的限制,相關制度執行不到位,多級管理,分散管理削弱了集團財務管控能力和風控能力。
3 財務共享服務的理念和價值
3.1 財務共享服務的理念
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也就是財務共享平臺將前端的資源獲取體系,中端的規則引擎與流程引擎,后端的統計分析體系整合,打通業務鏈各環節,全面實現從外部原始信息獲取、交易合法性驗證、會計憑證制作、記賬,到會計報表的生成等企業會計循環的自動化,為不同管理對象提供差異化服務。
3.2 財務共享服務的價值
①有助于企業新業務的快速發展,支持發展戰略。將財務管理人員從繁雜的非核心業務工作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為公司業務部門的經營管理和高層領導的戰略決策提高質量的財務決策支持,促進核心業務的發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與執行力,加速企業整體戰略的實現。②統一財務標準和流程,提供更專業的服務。建立財務平臺將下屬子公司、辦事處的財務核算工作剝離出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利用財務信息化系統,使用統一的核算標準和流程,遠程為集團成員單位、辦事處提供財務核算、資金結算、報表編制等財務服務,實現及時記賬,及時結賬,統一出具財務報表,提供更專業的服務。③強化財務管控力度,降低運營風險。財務共享平臺的建立,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促進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展,集團的各項戰略和財務管理直接傳遞至基層單位的核心決策層,使會計核算與業務線建立紐帶,大大加強了企業的管控力度,同時促進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完全分離,使得更多高素質財務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員做財務管理工作,加強國家相關法規政策、集團戰略、政策的理解,防范各種運營風險。④降低財務運營成本,同時資金集中管控,強化資金調度功能,提高閑置資金收益率。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規模優勢,減少核算財務人員總量。資金集中支付規避了所屬公司資金違規風險,同時由本部統籌調度理財,提高資金收益率。
4 財務共享服務的目標
由技術驅動業務和流程自動化構建財務共享平臺,綜合報賬平臺、電子影像和檔案管理、集成資金與稅務管理平臺、集中的服務績效管理平臺等為代表的共享服務核心管理應用為財務轉型效率帶來極大的提升。
財務共享平臺將應用新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包括發票管理系統、銀企直連、影像管理系統;通過發票系統處理發票,應用ORC技術快速錄入發票信息,應用金稅系統查驗發票真實性與重復性;通過資金系統提高資金收付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影像系統提高單據流轉的速度,單據電子化傳輸減少運輸時間和費用,查詢方便,保管簡單。
構建集團公司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數據統一集中管理,業務協同運作;為有效貫徹統一的業務核算標準和財務管理標準提供有效的支撐平臺。財務共享平臺作為一個服務平臺可集中處理應收預收、應付預付、費用報銷、成本核算、研發項目、總賬管理等業務,為子公司提供服務。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共享服務中心人員可通過電腦或移動設備便捷接入財務共享技術平臺,發起業務或審核業務單據,提高工作效率,標準化工作流程。財務共享平臺將與其他業務系統銜接,推動業務系統的信息化運作,促進集團產業鏈信息化管理。
5 提升財務共享服務水平的措施
①提升集團財務管控能力和風控能力,建立標準化、集中化、流程化、信息化的財務管控模式,提高財務制度執行力。第一,為了適應企業的發展,實現財務核算資源共享,首先要優化財務運作機制,使得財務管理制度體系更加符合時代性。第二,梳理企業總部和子公司現有的業務和流程的特點,優化設計更為高效暢通的流程體系。第三,提高風險管控能力,將事后的分析、考評逐步向事前管理延伸,子公司費用執行、資金支付由集團本部審批后方可執行,提高事前、事中的財務風險管控能力。②構建標準化規范化的基礎數據,規范財務、預算、資金、銷售、生產等基礎檔案數據,為業財信息共享、互通提供基礎保障。第一,基于集團財務框架,本部和子公司對財務分工、授權、科目、憑證、流程、表單進行進一步統一。子公司在科目選擇、費用分類、資金結算等賬務處理上統一執行標準。第二,統籌規范公司、部門、人員、客商、銀行、存貨、品種等基礎檔案在財務、業務系統的設置。③優化財務會計部組織架構,提高管理人員占比,推動企業財務向管理型、業務型和決策型方向轉變。第一,業務支撐財務(40%)。主要財務活動為信息披露、財務信息化、風險控制、競單跟蹤、車間標準成本制定等。第二,戰略管理財務(20%)。主要財務活動為:稅務籌劃、投資分析、決策支持、預算編制、預算分析、業務分析等基于項目建設、項目運營的服務。第三,資金清算財務(10%)。主要財務活動為:銀行管理、收付結算業務、資金收支計劃、資金集中、資金分配、資金籌措、金融機構融資洽談等。第四,財務共享中心(30%)。主要財務活動為:財務性基礎管理話動、會計核算、納稅申報、資產管理、工程核算管理、應收應付管理、成本管理、費用管理、財務報表、基礎財務分析、管理報告。④財務運作中建立財務共享信息化平臺,提升財務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強化財務系統與業務對接。良好的財務共享信息化平臺是財務共享服務體系架構得以實現的技術條件和關鍵環節。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票據電子化、銀企直聯成為現實,并逐漸為大型企業集團財務集中管控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⑤建立可衡量的績效考核體系和輪崗機制,財務人員全面向管理和業務轉型,業財融合,滿足經營和管理需求。第一,財務共享平臺設置績效看板,營造信息透明公平可量化的績效考核體制。對財務共享服務遇到的問題與風險,通過公正客觀的績效考核,可以有效完善財務共享服務的健康運行。第二,建立員工信用評級管理辦法。第三,推行財務人員定期輪崗機制,提高業財融合的能力。
6 結語
財務共享服務依托于財務信息化建設,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化項目工作,更是公司的管理變革。項目應用方面,不僅涉及流程的改造和梳理,還涉及預算體系和核算體系的優化,雖然在國際國內已有許多成功經驗,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風險,我們除了要吸取同行業企業的建設經驗與教訓,更需要公司層面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