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媛
近日,在我市舉辦的初中化學優質課評比中,四位老師現場作課。這四節課各具特色,各有亮點,展示了教師良好的個人素質及專業素養,觀課的教師表示深受啟發,我也感到受益匪淺。
對于四堂課中的探究式教學環節,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張老師在講《二氧化碳的性質》一課時,對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這一環節進行探究。邊用PPT展示邊講解實驗過程的方式,通過分析,引導學生得出二氧化碳可與水反應這一結論。沒有演示實驗,沒有學生分組實驗,感覺老師講解的多,學生思維活動少,沒有達到真正的探究效果。李老師在講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課時,是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這一知識點上進行探究,在確定了裝置為固液不加熱型后,老師在PPT上給出了十一種儀器,讓學生從中挑選儀器,畫出裝置圖,再根據老師提供的儀器組裝一套裝置并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思維深度和廣度沒有得到太大的鍛煉。王老師講授《金剛石、石墨、C60》一課時,是在講解石墨的導電性環節設計了探究實驗。學生分別將碳棒、2B、6H鉛筆芯連入電路,觀察小燈泡的亮度,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但沒有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趙老師講《堿的性質》一節課時,是在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這一知識點設計的探究實驗。學生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吹氣,發現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變化,老師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是不是不能和二氧化碳反應?怎樣證明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老師讓學生設計實驗裝置。學生分組討論,但在設計實驗時遇到困難。老師還提出一個問題,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礦泉水瓶中倒入氫氧化鈉溶液,瓶子變癟是否是因為水與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老師讓學生設計實驗排除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對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干擾并驗證。在老師的不斷提問,反復啟發下,學生雖然完成了探究活動,但不是很順暢。
因此感覺,這四堂課的探究活動都不是很理想。于是,靜下心來細想,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探究課?
查閱資料了解到:所謂探究式教學,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形式的解難釋疑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學生作為探究式課堂教學的主人,根據教師提供的條件,明確探究的目標,思考探究的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敞開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內容,總結探究的結果。
那么,怎樣把一堂課中的探究環節完成的更好?略談幾點體會。
一、探究的問題很重要
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需要探究,不能為了探究而探究。只有那些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能力,解決方法多樣的問題才值得去探究。初中化學課本上經典的探究問題很多,另外如: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的確定,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無現象的化學變化是否發生等都可作為探究活動的內容。只有教師具有探究意識,善于發現好的探究問題,才可能開展好探究活動。
二、探究過程中老師必要的引導很重要
我們可以提供實驗所需的儀器藥品,讓學生根據所給的器材設計探究方案;也可在探究活動中間針對完成任務的情況給與必要的啟發;或者將問題分解為有梯度的一兩個小問題。如趙老師的課,在讓學生設計實驗探究氫氧化鈉是否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時,可以在探究開始一段時間后發現學生沒有好的方案時,提醒學生,“看看我們桌上的實驗器材,能不能受到啟發?”
三、探究過程中老師適度的引導也很重要
有些老師在學生探究過程中不敢放手讓學生大膽猜測、實驗。反復的提示,啟發。讓學生的思路受限,起不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作用。在趙老師的《常見的堿》一課,讓學生設計實驗排除水與二氧化碳反應對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干擾時,學生沒有什么思路。老師給與了很多的啟發。結合前面學生已經完成了向盛有二氧化碳的礦泉水瓶中傾倒氫氧化鈉溶液的實驗,老師可以只說一句:我們是否可以做個對比實驗?就能達到點撥學生思路的作用。
四、探究活動結束后的展示和評價很重要
無論是探究實驗的方案設計,還是實驗裝置的連接以及闡述探究結果的闡述,都需要讓學生展示出來。在展示過程中,學生會得到來自同學老師的質疑或認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會產生思想的碰撞,這無疑對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如果時間充裕,給更多的學生展示的機會,讓學生相互啟發、借鑒。
化學課堂的探究活動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上好探究課,對課堂的把控是問題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課前要充分備課,要有深厚的知識底蘊和良好的課堂教學機智。因此,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感悟,不斷積累。
【參考文獻】
[1] 王磊 主編.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化學學科能力研究[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出版.
[2] 王云生 主編. 課堂轉型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M].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文系2019年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基于探究能力培養的初中化學教學實踐與研究”[課題編號:190415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