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莉
(重慶市秀山縣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麻醉科,重慶)
結直腸癌是臨床惡性腫瘤的一類,其發病機制在目前尚未得到確定,但與息肉、結腸慢性炎癥、潰瘍性結腸炎、腺瘤等存在聯系[1]。近年來,醫學技術、微創技術發展迅速,腹腔鏡技術在結直腸癌腫瘤中的應用也逐漸被認可[2]。腹腔鏡下開展結直腸腫瘤切除術,可有效切除病灶,且創傷性小,減輕了疼痛癥狀,有利于患者預后恢復[3-4]。研究證實,對腹腔鏡下結直腸癌切除術患者開展護理干預,可有效保障手術的順利開展,對患者預后改善有積極影響。對此我院按照分組研究結合數據統計對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下結直腸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為時間線內,將研究主體設為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鏡下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納入標準:①患者經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均確診為結直腸腫瘤;②患者均符合手術適應癥;③患者知悉研究且自愿簽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血液性疾病;②伴有感染性疾病;③伴有精神障礙;④伴有免疫性疾病。采取隨機均分的形式分組,對照組(n=40)以常規護理為干預方案。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為30-55(44.21±2.5)歲。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為31-56(45.62±2.91)歲。研究在醫學倫理委會會同意下開展,兩組患者在基于公平性的原則下參與研究,各項個人基本資料無差異性(P>0.05)。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術前做好相關準備,密切掌握患者病情癥狀,配合醫師開展護理,對患者、患者家屬的要求盡量予以滿足。
觀察組開展手術室護理:
(1)術前護理
術前加強與患者交流,密切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告知患者手術的相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使患者內心壓力得以疏緩,減輕緊張感,樹立良好的心態,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
(2)術中護理
術中由護理人員對手術相關器械和物品(腹腔鏡器械、止血紗布、無菌鹽水、滅菌手套、無菌方巾、鏡套等)進行檢查,保障操作安全性。巡回護士在核實患者信息后協助患者進入手術室,并指導患者選擇舒適體位,予以患者安慰和支持,使其保持積極心態。合理控制手術室溫度、濕度,保持溫度大約為25℃,濕度大約為55%。術中遵循無菌操作,配合醫師開展手術操作。術中密切監測患者體征指標,做好對補液速度、用量的調整。
(3)術后護理
術后對器械物品予以清點,并遵照程序與值班護士做好交接。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回房,密切觀察患者身體情況,了解患者病情需求,對患者存在的疑惑進行解釋說明。術后1d對患者傷口進行觀察,做好心態護理。同時對患者、患者家屬說明術后飲食、生活的注意事項,使患者積極配合工作開展。
①心理狀態。
焦慮情緒的評估依據焦慮自評量表(SAS)評測結果,分值與焦慮情緒呈正向關系。抑郁情緒的評估依據抑郁自評量表(SDS)評測結果,分值與抑郁情緒呈正向關系。
②術后恢復。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
③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的評估依據WHOQOL-100量表評測結果,內容涵蓋心理、生理、環境、社會關系4個維度,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向關系。
④護理滿意度。
自擬護理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此次護理工作的態度,分滿意、較滿意以及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采用統計學軟件程序20.0(SPSS 20.0)處理此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由卡方檢測,輸出顯示為率(%);計量資料使用t檢測以及()的形式描述,P<0.05,說明計數/計量數據間差異大,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SDS、SAS分值相當(P>0.05),在干預后兩組呈現明顯化差異,即觀察組SDS、SAS分值更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術后恢復各項指標(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呈現明顯化差異,即觀察組恢復時間更短(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兩組各項生活質量分值(心理、生理、社會關系、環境)呈現明顯化差異,即觀察組各項分值更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心理評估結果比較(分, )

表1 兩組患者心理評估結果比較(分, )
組別 例數 時間 SDS SAS觀察組 40 干預前 62.02±8.41 61.20±6.35干預后 38.56±6.12 37.57±5.63對照組 40 干預前 63.11±8.50 61.28±6.30干預后 53.25±5.77 51.24±5.77 t(干預前) 0.577 0.057 P(干預前) 0.566 0.955 t(干預后) 11.046 10.724 P(干預后)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說恢復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
組別 例數 心理 生理 社會關系 環境觀察組 40 67.32±3.62 65.63±5.11 71.40±6.21 73.42±5.32對照組 40 59.01±4.35 58.02±4.32 62.32±3.51 61.98±4.80 t 9.287 7.193 8.051 10.098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近幾年來,受人們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影響,結直腸腫瘤發生率逐年上升,且逐漸呈現年輕化,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5]。
我院對觀察組開展手術室護理,術前開展心理護理,術中落實器械檢查以及手術配合,并做好室內溫度、濕度控制,協助患者調整體位,術后做好器械清點以及康復指導。我院研究得出,干預前兩組 SDS、SAS分值相當(P>0.05),在干預后兩組呈現明顯化差異,即觀察組SDS、SAS分值更低(P<0.05)。干預后兩組術后恢復各項指標(住院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呈現明顯化差異,即觀察組恢復時間更短(P<0.05)。干預后兩組各項生活質量分值(心理、生理、社會關系、環境)呈現明顯化差異,即觀察組各項分值更高(P<0.05)。干預后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更高,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表明采取手術室護理的觀察組護理效果更具優勢,對患者預后改善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下結直腸腫瘤切除術中開展手術室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促進患者預后恢復,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