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鄉村振興辦公室 田東方 永城市科學技術協會 任苗苗
永城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市)之一,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雙重任務。在玉米生產方面,全市2019年玉米播種面積87.5萬畝,總產達到41.35萬噸,面積和總產是僅次于小麥的第二大糧食作物。因此,全力推進玉米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和促進其他行業的協調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永城市屬于黃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區,境內土壤肥沃,土地平坦,排灌方便,光熱水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4.34度,無霜期209天,平均日照時數2049小時,增產潛力大。近年來,永城市委、市政府通過實施玉米高產開發,組裝配套玉米增產技術,使全市玉米產量有很大提高,平均玉米畝產穩定在470千克,跨入了中高產的行列。為了科學利用當地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充分挖掘增產潛力,使永城市平均玉米產量提高到500千克以上,一舉跨入高產、穩產行列,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選用高光效豎葉型玉米品種。生產實踐證明,良種是物化了的生產力,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的增產措施。據永城市農技推廣中心玉米品種對比試驗產量結果分析,豎葉型玉米品種鄭單958和浚單20畝產都超過500千克。
2.合理密植,科學搭配行株距。要根據品種特性即穗位以上葉片與莖稈的夾角大小和產量水平綜合確定。玉米是單莖生產作物,單株增產潛力小,要實現中產向高產的轉變,必須增加每畝有效株數。一般每畝留苗4300-4800株,最高不超過5000株。
3.適期早播,提高質量。夏玉米具有生長期短,回旋余地小的特點。要提高播種質量,打好高產基礎,一要做到搶時早播,可以爭取有效的生長時間,有利于奪取高產。二要達到足墑下種,一播全苗。麥收后如果墑情不好,要及時澆水,可采取澆底墑水和蒙頭水的方法。三要搞好種子處理,推廣機械勻播,確保苗全苗勻,防止空稞空稈。
4.平衡施肥,分次追肥。畝產600千克左右的目標產量,按照每百千克玉米籽粒需氮2.4-2.8千克,速效磷0.8-1千克,速效鉀2千克計算,在貼茬播種的情況下,綜合考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肥料的利用率,將氮肥總量的40%和全部的磷肥、鉀肥和微肥在拔節期一次混合追施,將氮肥總量的60%在大口期追施。
5.綜合防治病蟲害。苗期主要是防治金針蟲和小地老虎。中期主要防治玉米螟,重點搞好大口期防治。后期主要是防治玉米穗蚜和葉斑病,延長綠葉的功能期,達到活稈成熟,增加粒重,改進品質。
要積極調整玉米的品種結構,提高品質,發展多元化的玉米生產,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玉米生產的綜合效益。
1.以加工飼料為主的高淀粉玉米。主要選用高產優質豎葉型玉米品種,提高產量,增加效益。在生產中要搞好產銷結合。目前,永城市已建成日產600噸飼料企業5家,其中最大的生產企業啟正飼料,正在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以服務于當地的農業生產和畜牧業生產。
2.發展鮮食玉米。避開夏玉米集中播種時段,分期播種,提前或錯后打季節差,滿足人們對鮮食玉米的要求,既提高了復種指數,又增加了經濟收入。特別是隨著永城市煤炭開發速度的加快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城市建設規模的日新月異,城市人口急劇增加,鮮食玉米的銷售市場潛力巨大,更應該抓好鮮食玉米的生產,搞好技術與銷售的配套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3.青貯玉米。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可以將玉米生產和畜牧業生產有機結合在一起。要求大型飼養和畜牧業養殖專業戶,根據飼養規模可發展一定面積的青貯玉米。選用株型高大的玉米品種,以獲得最大鮮重為目的,適當增加密度,在管理上做到以促為主,水肥齊攻。在玉米乳熟期收獲,連棒加稞全部進行粉碎青貯,為畜牧業生產提供優質飼草。
玉米是一種高產穩產作物,不僅玉米的籽粒是優質飼料,輕工業原料和人們食品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玉米的秸稈也是牛的優質飼草,特別是玉米的秸稈經過特殊的發酵以后,適口性更強,并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
1.搞好秸稈青貯。對于專門用作青貯的玉米,可在玉米的乳熟期收獲,連棒加稞一同鍘碎后及時青貯發酵。對于需要收獲籽粒的玉米田,要在玉米臘熟期收獲玉米棒,帶葉的玉米棒要放在陰涼通風處經過后熟,再進行晾曬。對于玉米莖葉,要及時鍘碎青貯,保證質量。為了進一步綜合利用牲畜糞便,可在養殖附近發展沼氣,既節約了能源,又防止糞便污染周圍環境,提高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
2.開展秸稈還田。對于不需要秸稈青貯的玉米田,要待籽粒完熟期再進行收獲。待玉米棒收獲完后,把玉米秸稈鍘碎高溫堆漚或直接還田翻入土中,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有重要作用。
總之,玉米是大宗農產品,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在農產品供求發生根本性變化,傳統銷售很快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今天,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挖掘生產潛力,一是做到在玉米生產中“跳出數量”農業的圈子,由單純的追求產量,轉移到提高品質、調整結構和增加效益上來;二是產業經營中跳出“原料農業”的圈子,大力發展養殖業和加工業,拉長產業鏈條,帶動第三產業,提高玉米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是搞好玉米副產品的綜合利用,減少資源浪費,以畜牧業促進沼氣的建設。從而把永城市的玉米產業做大做強,真正走向一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共同富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相關鏈接
“鮮食玉米”引領市場
近年來,我國鮮食玉米產業呈現飛速發展態勢,目前,全國鮮食玉米總種植面積已超2000萬畝,國審品種數量超56個,市場消費量達570億穗。全國已有24個省70多個科研單位和企業重點發展鮮食玉米。可見,鮮食玉米產業是繼玉米飼料業和玉米深加工業之后,具有清晰發展前景的新興玉米產業。
當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成為中國鮮食玉米的新興市場。在越南、緬甸、老撾、哈薩克斯坦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甜玉米速凍粒和罐頭暢銷,對甜玉米傳統消費市場歐洲的出口穩中有升,正在成為繼美國之后的甜玉米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