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0)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下,建筑工程的節能設計施工已經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因為傳統的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方法滯后,很多設計施工技術方案沒有考慮到未來用水需求,因此造成水資源浪費,加之當前建筑工程項目的工程量不斷增加,高層、超高層建筑物的住戶數量更多,若沒有全面落實節水設計施工,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水資源浪費,這已經成為相關人員不容忽視的問題。
根據現有經驗可知,在建筑施工中的給排水系統必須要按照規定做節水處理,但是根據現有的施工經驗可發現,依然存在因為用水設備不科學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情況,例如建筑物的衛生器具的選擇忽視了節水要求,部分器具本身存在嚴重浪費水資源的問題。
部分建筑工程項目在給排水系統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的施工周期長、工程量大,因此對水資源的需求量較高。但是很多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合理利用水資源,例如雨水資源的浪費等,影響了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內部結構十分復雜,產生的問題也可能是多因素造成。在綠色建筑給排水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有以下方面:①在滿足工程用水需求下,最大限度減少水資源浪費;②降低給排水系統運行能耗,不得產生“大馬拉小車”情況;③提高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④降低水資源損耗。明確問題處理要點之后再進行給排水系統設計,一步步實現綠色建筑的建設目標。
給排水系統中包含諸多功能模塊,不同功能模塊節水節能設計標準、要求不同,這就要考慮每個設計環節的權重大小以及主次關系,從而形成給排水設計目標,在存在約束條件下考慮如何最優化設計。其設計內容包括以下方面:①保證供水質量、水壓充足;②供水質量合格;③供水系統安全穩定運行;④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1)在給排水設計框架完成后,要融入節能環保理念,對工藝設計進行改善,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對傳統水資源供給形式進行創新,優化配置現有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率和浪費率,突出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
(2)水污染不僅會影響周圍環境,還會影響人體健康,而污染物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給排水設計中要考慮如何降低廢水排放量。
(3)以人為本要求在給排水系統設計中營造更加舒適、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減少污染和浪費問題的同時不犧牲建筑舒適度、功能性,滿足人的生活標準下進行優化配置。
(4)采用環保、質量、效率、性能“四位一體”的給排水節能節水設計方案,滿足多方面需求。
在給水系統設計中,應該充分利用市區管網壓力,在我國的《住宅建筑規范》已經針對給水系統進行合理設計,常見的技術手段包括:
(1)掌握與市政管網水壓水量的一手資料。目前在我國城市化建設的大環境下,市政工程越來越常見,居民住宅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些都會造成接管處供水壓力變化,造成供水管網壓力出現區域性差異。
(2)給水設計施工應該充分考慮居民的使用要求。近些年在國家的扶持下,節水水龍頭得到廣泛推廣,并且水嘴處的供水下限提高,按照我國《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的相關內容,供水壓力應大于等于0.05MPa,目前部分住宅小區的水嘴壓力基本在一個大氣壓以上。

表1 四種供水方式的優劣勢
同時,目前高層建筑物越來越常見,此類建筑物對給排水系統提出更高要求,所以在設計施工階段,設計人員應該重視以下問題:
(1)設定分區供水壓力。按照《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的要求,配水靜壓選擇0.45MPa 為分界點,當臨近這一指標或者大于指標時,可考慮添加支管泄壓。但是更多設計人員會將水點靜壓控制在0.35MPa 左右,當達到該標準時不再執行其他操作;從節能角度來看,水表前端支管壓力應大于等于0.15MPa,這樣能夠取得一定的節能效果。
(2)合理使用減壓閥。在高層建筑物中使用減壓閥也是一種節能的設計方法,通過減壓閥來取代傳統的高位水箱,不僅能夠節省水箱的面積,也能優化供水結構,為降低水資源消耗奠定基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比例式減壓閥的減壓比應該控制在4 以下,若減壓比過大則證明閥前壓力過大,造成能耗增加,這對于節能是不利的。
目前我國城市建筑物的常見供水方式主要分為四種,詳細資料如圖1 所示。

圖1 常見的四種供水方式
在分別比較四種供水方式的優劣勢后,對比結果如表1 所示。
根據表1 的相關資料可發現,方案1 的效果最理想,是一種科學有效的供水方式。但是在實際上,每種供水方式均各有優劣勢,所以本文介紹了一種組合式的供水方案,即常速泵+高位水箱供水。這種供水方式的主要優勢,就是利用了市政供水壓力,并保證水泵處于理想的工作狀態下,能夠按照用水情況選擇水泵的流量,其流量值僅為變頻調速泵設計值的1/3 左右,是一種科學的節能方法,并保證水箱調整水量的能力,保證居民的正常用水。
對住宅群進行分析,當總戶數為300 戶的30 層左右住宅群給水,可以采用一套加壓設備,也可采用高低壓兩套設備分區加壓。雖然采用高低壓設備進行分區加壓可以節約電費,但十年內節省出的電費遠遠不足以購買和維護第二套設備的費用。300 戶以下采用設備分區,經濟成本核算是虧損的。當戶數為600 戶時,第二套設備的費用與節省的電費基本持平。雖然設計的經濟技術必須合理,但考慮到增加投資對國民經濟有拉動作用,也考慮到節約能源能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建議如下選擇:400 戶以下宜采用一套高壓加壓設備,每多出300 戶就多加一套分區加壓設備。
生活熱水在整個供水系統中占據著重要比例,也是造成造水資源浪費的主要原因,所以生活熱水熱源的選擇已經成為節能節水的重點內容,因此在設計施工階段,相關人員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1)在設計方案階段期要充分了解現有的熱源,包括工業廢熱、余熱等,充分合理利用原本被浪費掉的熱源,達到節能目的。
(2)在當地地熱或地表水體資源豐富且允許開發的情況下,設計人員可將其作為熱源,采用地源或水源熱泵機組。氣源熱泵要考慮地熱水本身存在水壓、水溫上的差異,所以在設計施工階段選擇地下熱水時,應做好溫度管理、去除有害物質等方法,保證居民能夠合理使用地熱水。
(3)合理使用太陽能用水也能降低建筑給排水系統的能耗,一般對于年日照時間大于1150h 且最低溫度不低于-30℃的地區,都可以選擇太陽能作為熱源。在熱水的設計參數影響熱水的能耗,這也是影響節能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設計施工過程中應該嚴格計算熱水的耗熱能參數變化。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作為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其給排水系統涉及范圍較廣、節水節能發展空間大,這就需要做好給排水節水節能設計工作,采用新型材料、新型設備、新型工藝、新型技術,讓每個給排水環節都要達到節能節水的標準,保證給排水系統節能效益。同時還要加強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電能損耗領域的研究,降低廢水排放量,減少環境污染。充分發揮綠色建筑工程整體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