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孌珍,余小燕,汪聲瑞
(武昌首義學院,湖北武漢 430064)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是國際工程教育認證標準《華盛頓協議》的核心內容,其理念在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預備會員國后愈來愈受重視,影響日趨深遠。受OBE 理念的影響,武昌首義學院土木工程專業作為學校品牌專業,為提高畢業生質量,樹立品牌形象,加入了教學改革隊伍中。
土木生產實習的特點是離散、危險、艱苦而管理要集中。離散性是指,作為實習主體的學生在實習期間被分散在各個工地上,聯系極少,且學生之間個體差異也大。危險性是指,學生走出校門,個人行為難以接受家長和老師的監管,同時所在的實習工地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各種危險因素的場所。土木行業的工作環境比較艱苦,工作強度較大。這些困難對在學校生活相對安逸的他們來說是一個大挑戰。集中性是指,生產實習必須在指導老師的集中監管下開展。
土木生產實習最終培養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專業知識,行業法規的應用,行業軟件和公共軟件的應用,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以及情商等。
筆者在OBE 教育理念應用于土木工程生產實習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2016 年6 月,中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標志我國正式開始具有國際實質等效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遵循三個基本理念: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質量改進。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我國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現實意義[1]。
在OBE 理念的引導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對畢業生要求是,不僅需要具備規定的專業能力,還需要具備社會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工程教育改革要按照工程能力培養,架構知識體系,按照工程職業要求,培育工程素養[2]。
結合《華盛頓協議》規定的12 項畢業生素質要求不難看出土木工程生產實習與12 項認證要求均相關。立足土木工程生產實習離散、危險、艱苦等特點,列出課程目標有3 個:提高學生自律性和團隊協作能力;提升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提高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3 個課程目標與12 條認證標準之間對應關系如圖1 所示。

圖1 課程目標與工程認證標準之間的關系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歷時四周,課程目標制定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在OBE 理念下緊緊圍繞上述3 個課程目標來開展,從實習準備、實習管理和實習成果評價等三個方面著手進行。
平時學生的學習都是以課堂學習為主,而實習地點在工地現場,學習的效果和安全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生自己,受學生自控力等個人品質素養影響。學生缺乏工地現場經驗,直接將學生從課堂放入工地非常危險,而且學生也會一頭霧水,不知所措。為充分利用好這四周的實習時間順利開展生產實習,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做好充分準備,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3.1.1 學習態度轉變——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
召開隆重而正式的實習動員大會。負責人先全面而簡要地介紹生產實習的內容和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然后用生動的實例做安全教育,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并展示往屆學生的優秀實習成果。通過上述講解,學生能認識到生產實習的重點和內容。要讓學生深入了解生產實習做得好受益的是自己,珍惜學校提供的寶貴實習機會,珍惜個人生命安全,安全工作做不好最遭罪的是自己的家庭,不能心存僥幸。OBE 理念倡導教師應教會學生主動學習,學會思考。生產實習動員大會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生產實習中的主動學習者,要想實習收獲更大,就得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現場學習中去。
3.1.2 確保學生服從安排,有組織有紀律地行動以保障安全
工地安全無小事,必須從小抓起,任何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提高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有效地約束學生個人行為,實習安全才能得以保證。要參加生產實習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嚴格服從學校的管理,嚴格服從工地現場的管理。為了這兩個“嚴格”落在實地,正式的生產實習前需做多次演習。要求學生在實習前一周內,做到隨叫隨到,即指導教師會不定時不定期約定不確定的某些同學到校園內某一地點集合培訓,教師做好考評記錄。要求學生能準時抵達,并認真參加培訓,如果不能做到,說明該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是安全隱患,將不能參加生產實習,以示警戒。
實習管理也是圍繞學生個體展開。實習期間,學生分散在各個工地,指導教師人手不夠,實習經費不足,這些都是管理難點。管理期間采取實地探訪加視頻采訪的模式開展。實地探訪是指的實習期間確保指導教師每個工地至少去一次,如有特殊情況可以多次去,及時與學生溝通,并從實習單位獲取學生現場表現情況,也能加深與合作單位的了解。視頻采訪模式,是指在實習期間,不定時與學生視頻通話,了解學生情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與支持。
生產實習一般安排在夏天,天氣炎熱,指導教師去實地探訪的時候捎上西瓜作為解暑物品,既能緩解學生的緊張與不安情緒,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情。在工地現場給予實時的指導,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從而提高了實習質量。同時讓實習單位吃了顆定心丸——學校不是把學生丟到工地不管,而是一直在監管中,給下次合作創造機會。
不定時的視頻溝通有時候也會用電話的形式來進行。電話或視頻溝通,成本低,方便快捷,經常以這種模式聯系學生,關心一下學生的生活,思想動態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感覺自己在一個不熟悉的環境中也沒那么孤立無援。這樣“有溫度的管理”,指導老師親人般的噓寒問暖,不僅能了解學生實習中的狀況,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給予學生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教學是落實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直接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并督導具體落實情況[3]。
以OBE 為主要指導思想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關注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和形成,因此將課程目標達成的過程性評價作為培養目標達成的重要評價工具和手段。正確的評價成果可以有效地促進教與學,也能體現最終考核成績的客觀公正。在生產實習的整個過程中評價體系協同運轉。
實習開展前的動員會考勤記錄,有效完成演習任務的記錄,此項滿分10 分,如果未完成,實習不能參加實習總成績0 分計。
實習期間實地探訪記錄情況,電話視頻溝通情況均需記錄,此項占實習成績的50 分。能有序開展工作,并在工作中有突出創新表現的可獲得50 分。
實習完成后,學生需提交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日志和報告均屬于書面材料,需要學生獨立組織語言來完成。對于學生的實習日志和實習報告,指導教師教師應認真批閱,填寫有針對性、詳實的評語和意見。認真參與生產實習的學生由于親身體驗,有深刻的領悟和體會,自然能有內容可寫。因此實習日志和報告是一個重要的考評指標。學生日志內容真實有料、規范,能反應實習的良好狀況,滿分10 分;實習報告有針對性,內容概括合理,專題與項目相關有意義,且能配置實習中的部分重要圖片,滿分10 分。
最后,學生還需要完成答辯環節,學生將自己的實習成果圖文并茂地用PPT 展示出來,接受評委老師們的質疑。答辯環節成績分為PPT 展示和回答提問兩部分,各10 分,總分20 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PPT 制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將得到充分展示。PPT 制作精良者可得10 分,表達能力和思辨能力表達優秀的可得另外10 分。
經過上述不同階段成績的分解,學生最后總成績就比較客觀。實際應用中,沒有學生對自己的實習成績表示質疑。這些成果中優秀成果將作為下一屆實習生的學習對象,使得好的方法和優秀的品質在學生中得到傳承,對逐年提升生產實習的質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從我校實施上述質量管控措施的效果來看:在學生、老師和企業三方的協作下,學生專業知識更加豐富,專業技能和個人素養得到提升,獲益匪淺;學生在工地上的優良表現,為學校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為老師在企業里贏得了尊重,同時也為學弟學妹們創造了實習機會;對于企業而言,企業用嚴格的管理和低成本獲得了高效益。
生產實習作為土木工程專業極為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提高實際工作能力。若要確保學生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切實提升,必須將提高專業實踐環節的教學質量落到實處。通過老師們的努力,學生的積極配合和相關企業的支持,我校土木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改革也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