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奎
摘 要:網絡購物及其中的淘寶村正在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重要對象。清河縣是全國最大的羊絨產業集聚地和羊絨制品網絡營銷基地,黃金莊村是其羊絨及制品淘寶村之一。以黃金莊村某個具有代表性淘寶賣家為例,具體分析其羊絨制品售賣的時空格局,進而以小見大地展現本村及本縣羊絨制品銷售的時空規律。研究發現:(1)各年銷售量分布不均衡;各月銷售量大體呈現出“√”的形狀,存在著典型的淡旺季,春秋冬季銷售量大,夏季銷售量小。(2)南北方、東中西和東北地區以及各省銷售量差異大,南方總銷售量高于北方,且省際之間差別巨大,東中部和東北地區的省份銷售量高于西部地區的省份;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的變化較為劇烈,西部地區變化較為平緩。(3)該淘寶賣家羊絨產品銷售的時空分布主要受到溫度、賣家商品特征、GDP、網民數量、城鎮人口和人口規模等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淘寶賣家;羊絨制品;時空格局;清河縣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購物在我們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它不僅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擺脫了空間的限制,擴大了人們的購物范圍。所謂的網絡購物即通過互聯網來檢索商品信息并購買商品或者服務的一種新型的活動。由于網絡購物的不斷發展,在農村逐漸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產業集聚模式——“淘寶村”。其認定需滿足交易場所在農村地區,以行政村為單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以上;本村活躍網店數量達到100家以上,或活躍網店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以上。淘寶村是網絡購物的典型產物,越來越受到專家學者的關注。
國內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研究淘寶村,取得較為豐富的成果。(1)網絡購物的空間組織機理研究。網絡購物的空間組織在地理因素和地理過程的作用下通過建立供需雙方的聯系,拓寬人們的購物空間,但是依舊受到地理因素的制約。(2)淘寶村的空間分布以及影響因素研究。在全國層面,淘寶村受地理位置、產業集聚、基礎設施、信息化水平、資源稟賦、人口素質等方面的影響,呈現出集聚的特征,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由東向西大體呈階梯狀分布,形成不平衡的發展格局。在省域及市域層面,淘寶村受交通和經濟等的影響,同樣呈現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交通和經濟發達的城市周邊地區,此外,根據淘寶村售賣的商品是特殊商品還是普通商品等性質的不同,也會導致區位選擇及空間分布的差異性。(3)淘寶村的形成與發展機制研究。淘寶村的形成與村中能人的示范帶頭作用、資源稟賦、區位條件、交通便捷程度、產業發展與集聚、政策扶持等因素密切相關。淘寶村形成的過程主要是從農戶自發開始向政府扶持發展轉變,使淘寶村更加專業化。綜上,學者們主要從空間組織機理、空間分布規律、淘寶村的形成與發展機制進行研究,但由于數據獲得的限制,商品售賣的空間格局成果處于空白狀態,需要開展研究。
清河縣隸屬于河北省邢臺市,是全國最大的羊絨產業集聚地,被譽為“中國羊絨紡織名城”、“中國羊絨之都”。清河是國家級的“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羊絨制品網絡營銷基地。其現有淘寶鎮3個,淘寶村17個,網店數量3萬多家,年銷售額35億元,從業人員6萬人。由于淘寶賣家對淘寶店鋪及銷量保密,故無法獲得大量淘寶店鋪數據。有鑒于此,本文以某個具有代表性淘寶賣家為例,具體分析其羊絨制品售賣的時空格局,進而以小見大地展現清河縣羊絨制品銷售的時空規律。
一、數據獲取與篩選統計
1.數據獲取
筆者有同學在淘寶網從事羊絨制品的銷售工作。其自2013年從事網絡羊絨制品銷售至今,共經營三家淘寶店鋪,主要銷售針織衫、保暖褲、手套、護膝、大腿襪等羊絨制品。本研究需要該淘寶賣家羊絨制品售賣的時間和空間分布的數據,以及產品銷售數量,通過批量導出2013年-2018年三家店鋪的銷售交易記錄。導出的每條數據包括淘寶賬號、買家姓名、收貨地址、訂單創建時間、訂單交易時間、產品名稱、產品價格、買家實際付款金額等多項指標。
2.數據篩選統計
本文主要通過研究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售賣的時空范圍,分析淘寶商品羊絨制品售賣的時空格局及影響因素,為此我們需要收貨地址、交易日期、交易時間、銷售數量四項指標。根據研究的需求,對淘寶商品銷售交易記錄的原始數據進行篩選和統計,原始數據的收貨地址比較詳細,我們將其刪除到縣,將原始數據中的訂單交易時間拆分為交易日期和交易時間兩部分,最終獲取收貨地址、交易日期、交易時間、銷售數量四項指標。通過excel將數據整合到一起,然后以時間為基準,分別統計淘寶商品的年銷售量和月銷售量,再以地域為基準,統計各省(港澳臺除外,下同)的總銷售量以及年銷售量和月銷售量。
二、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銷售的時空特征
1.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銷售的時間特征
(1)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的年銷售量特征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購物越來越受到歡迎,同時也提高了清河縣羊絨制品的網絡銷售量。2013年-2018年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的總銷售量為36359件,年平均銷售量為6060件,但各年銷售量差別較大。其中,2013年銷售量最高,為10717件;其次是2016年,銷售量為8562件;2014年、2015年和2018年這三年的銷售量較為均勻,大體都在4400件左右;銷售量最低的是2017年,其銷售量為3759件。
(2)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的月銷售量特征
該店羊絨制品的銷售存在顯著的季節差異和月份差異,并且存在著典型的淡旺季差異,1月份-12月份呈現出“√”的形狀。①銷售主要集中在秋冬季節,春季居中,夏季銷售量最少。②6月份-12月份整體呈上升趨勢,之后基本呈下降趨勢。③12月份以9045件銷售量位居第一,11月份以5269件位居第二;第三的是4127件的1月份。④10月份至次年的3月份為銷售旺季,大體呈現出金字塔狀。⑤4月份至9月份為銷售淡季,大體呈現出“U”形。⑥6月份和7月份銷售量最低,基本在400件左右。
2.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銷售的空間特征
(1)基于銷售總量的大范圍空間分布規律
在省級以上尺度上來看,南北方、東中西和東北地區,以及省際之間的銷售量分布差別大。①南北方購買量分布不均衡,差別較為顯著,南方的購買量高于北方,南北方比例約為7:3。②東部地區銷售總量為15370件,占全國總銷售量的43%,平均銷售量大約為1537件。③中部地區銷售總量為7314件,在全國總銷售量中占20%,平均銷售量大約為1219件。④西部地區銷售總量為9912件,占全國總銷售量的27%,平均銷售量大約為826件。⑤東北地區銷售總量為3763件,在全國總銷售量中占10%,平均銷售量大約為1254件。⑥東中西和東北地區分布不均,中東部和東北地區平均銷售量高于西部地區。⑦從省級尺度看,可按照購買量大于2000件、1500件-2000件、1000件-1500件、500件-1000件、小于500件將省級行政區劃分為五個等級。其中,第一級包括黑龍江、江蘇、浙江、重慶和廣東5個省級行政區;第二級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和云南4個省;第三級包括北京、山東、上海、福建和四川5個省;第四級包括遼寧、河北、甘肅、陜西、河南、安徽和貴州7個省;剩余10個省份屬于第五級。浙江省和江蘇省的購買量高達3870件和3435件,而最低的海南省僅有46件。
(2)基于時間變化的空間分布規律
清河縣某淘寶賣家羊絨制品的銷售量在空間上存在較大差異,并且隨著時間變化發生相應的變化。①購買量排在前三位的省份2013年為浙江省、重慶市、江蘇省,2014年為重慶市、江西省、浙江省;2015年為廣東省、江蘇省、福建省;2016年為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2017年為江蘇省、廣東省、重慶市;2018年為黑龍江省、重慶市、廣東省,雖然有所變動,但是基本上穩定在江蘇省、廣東省、重慶市和浙江省。②重慶市、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貴州省、廣東省、福建省、黑龍江省等位序變化較為劇烈,其中黑龍江、浙江和江蘇變化尤為明顯;海南、寧夏、吉林、青海等變化相對穩定。③變化較為劇烈省份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以及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變化相對平緩。
三、影響清河淘寶賣家羊絨制品網絡售賣時空分布的因素
1.溫度
溫度是決定人們穿衣薄厚與件數的最直接因素,而羊絨制品適合較低溫度穿著,集中在春、秋、冬3季。我國國土面積遼闊,溫度差異大,對羊絨制品的需求差別大。(1)由于溫度的變化差異,8月份起人們開始儲備羊絨制品;從10月份開始,氣溫逐漸降低,人們開始加大對羊絨制品的購買量,使得10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的購買量大幅度上漲;從1月份開始,氣溫開始回升,人們對其的需求也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到了6、7月份,全國普遍高溫,不適合羊絨制品穿著,但仍有商品售賣且價格偏低,故仍有少部分消費者提前購買用于氣溫較低季節時穿著。(2)我國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地跨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5個溫度帶,四季溫差大,且具有青藏高寒區。北方寒冷時間長,較南方對羊絨制品的需求量偏大。雖然南方地購買量高于北方,但北方的人均購買量更高,這也能解釋東北地區人均購買量最高的現象。
2.賣家商品特征
本店銷售的羊絨制品的種類較多,但相對偏薄,最適合穿著的溫度是0℃-10℃。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冬季氣溫在0℃以上,適宜穿著的時間較長,其購買量比較大,南方冬天的溫度能夠在某種程度上解釋南方很多省份購買量高這一現象。南方冬季較為溫暖,人們對偏薄的羊絨制品的需求量高;對于北方來說,偏薄的羊絨制品主要是在春秋季穿著,而到了冬季氣溫低,人們主要以羽絨服和沖鋒衣等御寒能力較強的衣服為主,羊絨制品主要作為內搭來穿。
3.社會經濟因素
為了證明羊絨制品銷量與哪些社會經濟因素有關,選擇各省的人口規模、城鎮人口、鄉村人口、GDP、人均GDP和網民數量等7個可能影響因素與銷售量做相關分析。由于三個原因的存在,本部分利用2018年7個因素數據與各省銷量進行相關性分析,并能夠保證結果的科學性。一是各省份銷量按年份分開數據過小,不利于相關分析結論獲得;二是2019年7個可能影響因素數據尚未公布;三是2013年-2017年數據相對較老,且人口規模、城鎮人口、網民數量等數據相對穩定,增長幅度偏低。相關分析結果顯示,銷售量與GDP、城鎮人口、網民數量和人口規模相關,相關系數分別是0.572、0.521、0.477和0.437,與農村人口與人均GDP不相關。其中,人口規模通過0.05的相關性檢驗,其他三者均通過0.01的相關性檢驗。GDP的影響是最明顯的也是最直接的,GDP水平越高的地區經濟越發達,這些地區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其購買量相對就大。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省份的GDP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在全國來看還是存在著地區差異,也會造成銷售量的空間分布不均衡的局面。人口數量的差異也會造成羊絨制品售賣的空間分布差異,在購買件數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購買一件的消費者最多,人口基數大的省份,其總的購買量也就大。但是人口數量并非決定因素,該賣家的羊絨制品是在網絡上進行銷售,故網民數量的多少對其銷售分布影響較大,互聯網普及率高的地區,其網民數量就多,其購買量就會較大。雖然一些經濟相對落后的西部地區的網民數量也在逐年增長,但是由于網絡普及率存在地區差異,使得羊絨制品的地區購買量差距懸殊。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也是影響羊絨制品網絡銷售的因素之一,城鎮的基礎設施好,網民數量多,加之其道路等交通條件優越,方便配送,而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雖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但是由于不便配送,人們將會減少對淘寶商品的購買,使得城鎮的購買量高于農村,說明城鎮化水平高的地區其購買量也高。羊絨制品并非高檔耐用品,其價格較低,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都能夠消費得起,所以其空間分布與人均GDP的相關性較弱。
四、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