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皓辰

(圖/IC Photo)
2020年4月2日,美國紐約州通過了“兒童家長安全法案”(The Child Parent Security Act)。這部將于2021年2月15日正式生效的法案不僅承認了商業(yè)代孕行為的合法性,并且通過“產前規(guī)則”的方式從胎兒誕生時刻起確認意向家長在法律上的家長身份。自此,美國充分承認代孕行為合法的州又增加了一個。然而,截至目前美國并無一套統(tǒng)一的適用于代孕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模式,各州往往各行其是且規(guī)定有時大相徑庭。
通常所指的代孕,是一位代孕母親為另一個人或另一對伴侶實施妊娠行為的過程,生下的嬰兒將成為尋求幫助的個人或伴侶的孩子,并將與代孕母親斷開法律上的聯系。通常而言,尋求代孕幫助的群體往往是生理上無法妊娠的個人、妊娠風險過大但又渴望成為母親的女性、渴望養(yǎng)育孩子的單身男性或男性伴侶等。在醫(yī)學上,代孕技術被認為是輔助生殖技術的一種。常見的代孕模式有兩種,即傳統(tǒng)代孕和妊娠代孕。這兩種代孕方式的區(qū)別在于卵細胞的提供者。如果胎兒的卵細胞來源于代孕母親,即為傳統(tǒng)代孕,也稱自然代孕。在這種情況下,胎兒與代孕母親具有血緣關系,而這也是在生物技術并不發(fā)達時傳統(tǒng)且唯一的代孕方式。妊娠代孕,或稱完全代孕,即指精、卵細胞完全來源于供體,代孕母親僅負責妊娠過程的代孕方式。
無論在技術層面,還是在法律層面上,這兩種代孕方式的法律要求在很多法律轄區(qū)也并不相同。出于對嬰兒買賣或社會道德等各方面的擔憂,有些法律轄區(qū)僅承認某一類代孕行為的合法性。
在實施代孕行為前,意向家長和代孕母親往往需要簽訂代孕協(xié)議。在所有承認代孕行為合法的司法轄區(qū)中,這份代孕協(xié)議都將成為明確意向家長和代孕母親權利義務最重要的法律憑證。在代孕行為開始實施時,很多意向家長希望對于這個未誕生的嬰兒的家長身份有更多的保障,很多司法轄區(qū)也會要求意向家長申請領養(yǎng)這個未出世的胎兒,從而明確家長身份。
除此以外,由于妊娠行為本身就是一項艱苦且耗時的行為,代孕母親往往需要為一個或者多個“別人家的孩子”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開銷。在實踐中,意向家長因此往往會為代孕母親的“辛苦工作”支付一定的金錢作為對價。在代孕協(xié)議中,如果這筆錢被認為是對代孕母親某種意義上的勞動所支付的酬勞,那么這種代孕行為就會被認定為商業(yè)代孕。如果這筆錢只是對代孕母親在妊娠期間的花銷的償付,那么這種代孕就會被認定為“利他代孕”。通常而言,在承認代孕行為合法的法律轄區(qū)內,利他代孕都是合法的,但對于商業(yè)代孕行為的合法性,美國各州目前有各種不同的規(guī)定。
在美國聯邦和各州兩套法律系統(tǒng)中,代孕及相關法律均屬于州政府的管轄范圍內。因此,代孕和合法性及法律要求往往因州而異、大相徑庭。有些州關于這一事項出臺了成文的法律文件,另一些州則仍然按照普通法的規(guī)則對代孕相關的法律問題做出規(guī)定。部分州對于代孕行為及代孕協(xié)議表現出了明顯的積極態(tài)度,而其他州則拒絕強制執(zhí)行任意形式的代孕協(xié)議,且會懲罰涉嫌進行商業(yè)代孕的行為。
對于大部分支持代孕行為的州,商業(yè)代孕和利他代孕的合法性往往都能得到承認,而意向家長作為胎兒法律家長的身份也能以最直接的方式獲得。也有些支持代孕行為的州僅對異性的已婚伴侶提供代孕的幫助。通常而言,在美國只有妊娠代孕能得到法律的承認,而傳統(tǒng)代孕往往難以得到任何法律幫助。
目前,支持代孕行為的州包括加利福尼亞州、伊利諾伊州、阿肯色州、馬里蘭州、華盛頓特區(qū)、俄勒岡州、新罕布什爾州等。新澤西州和華盛頓州都通過了允許商業(yè)代孕行為的法案。新法案已于2019年1月1日生效。
即使同是支持代孕行為合法的州,其規(guī)定往往也有差異。以阿肯色州為例,作為最早支持代孕行為合法的州之一,阿肯色州同時承認妊娠代孕和傳統(tǒng)代孕方式。如果一對夫妻打算采取傳統(tǒng)代孕模式并且由丈夫捐獻的精子和代孕母親本人的卵子結合,那么該丈夫的妻子仍然可以成為胎兒的母親,盡管其與胎兒并無生物學上的聯系。與此類似,單身男性也可以成為孩子的法律家長。不僅如此,與孩子沒有基因關系的女性也可以成為由代孕母親生下的孩子的家長,只要胚胎的精子來源于匿名的精子提供者。但是,阿肯色州的法律并未規(guī)定同性伴侶是否可以從代孕法律中獲益,因為當時阿肯色州并未承認同性伴侶的婚姻權利。
由于各州法律制度不同,使得代孕行為的風險在美國經常很不確定,而在完全確定胎兒歸屬之前,在實踐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考慮。
對于意向家長和代孕母親而言,雙方首先要考慮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代孕行為是否合法,因為只有在承認代孕行為合法的州,意向家長的法律身份才能得到承認。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即為,雙方應當考慮代孕行為在所在州是否合法。在美國的法律實踐中,雙方實際上的合同執(zhí)行地即為代孕母親居住地和胎兒出生地。就此而言,即使意向家長居住在一個不支持代孕行為的州,其同樣可以從支持代孕的州法中獲益,只要他們和居住在支持代孕的州的母親合作并且確保嬰兒誕生在支持代孕的州即可。
即便代孕合法,意向家長還需要考慮其是否能夠取得家長身份。其重點因素有兩個:意向家長們的婚姻狀況和性取向。這兩點往往互有聯系。讓我們再次以阿肯色州為例。該州的規(guī)定為只有已婚伴侶才能通過代孕行為合法獲得家長身份,但與此同時,2008年該州投票通過同性伴侶不能結婚的事項。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一份新的判例承認了婚姻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被各類伴侶廣泛享有,其中包括了同性伴侶。盡管阿肯色州的法律規(guī)定因此失效了,但是意向家長仍然需要在簽訂代孕協(xié)議時注意他們的婚姻身份和性取向是否在協(xié)議的執(zhí)行州得到保護。
胎兒歸屬問題是代孕過程中關鍵而復雜的一個法律問題。由于十月懷胎,代孕母親往往容易對胎兒產生感情,因而不愿意將胎兒給予意向家長撫養(yǎng),這一問題在世界各地的代孕案例中都常有體現,尤其是傳統(tǒng)代孕。在美國,如果該州有明確的成文法規(guī)定,那么法院通常會嚴格根據法律條文執(zhí)行代孕合同,意味著法院將強制給予意向家長受法律認可的家長身份。但若該州的法律規(guī)定都是建立在判例之上,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會擴大,并有可能根據公序良俗做出相對主觀的決定。1988年,新澤西州一位代孕母親采取傳統(tǒng)代孕方式生下胎兒后,便決定自行撫養(yǎng)這一胎兒而拒絕將其交給意向家長。由于相關法律并不清晰,胎兒的家長身份成了合同雙方爭議的焦點。最終,新澤西州根據社會公共秩序原則判定這一份傳統(tǒng)代孕協(xié)議無效,但仍然給予意向家長撫養(yǎng)權,因為相較于代孕母親,意向家長更有能力撫養(yǎng)這個孩子,而代孕母親仍然保留對嬰兒的探視權。由于普通法的不確定性,即使在同一法律轄區(qū),法官們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法律判決,意向家長和代孕母親同樣需要考慮這一點。
對于跨國的代孕行為而言,嬰兒國籍可能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由于意向家長在實踐中有可能聯系另一國家的代孕母親,這對胎兒的國籍認定帶來了問題。根據美國法律,如果這一胎兒需要被認定為美國國籍,那么這一胎兒的生物學父母必須至少有一方持有美國國籍。
綜上所述,截至目前,由于美國各州有關代孕的法律制度差異很大,代孕行為在美國不確定性和風險都很大,對于意向家長和代孕母親而言,往往需要富有經驗的當地律師草擬代孕合同,來保障各方當事人的利益。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