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圖/網絡)
“在談判即將取得成果之際,美國退出與歐洲在數字服務稅方面的談判的決定,是對盟國及經合組織所有合作伙伴的挑釁。”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表示,“不管美國是否會回到談判中,法國今年仍將繼續實施這項征稅。”
數字稅,又稱數字服務稅,是一國政府向數字服務企業就社交平臺、在線廣告、搜索引擎、電子商務、移動支付等領域的經營活動所征收的稅款。
《金融時報》指出,不僅在歐洲,全球各地互聯網巨頭創造著巨額的利潤,但其所承擔的稅負卻量小力微,尤其是谷歌、臉書、微軟等這些跨國企業壟斷了大部分歐洲數字技術產品市場,其獲取收入與所繳稅款不成比例。近些年來,歐洲國家一直抱怨,高科技公司在開展業務的國家和地區繳納的稅款太少,“他們將大額利潤轉入‘避稅天堂國家的行為,造成了眾多歐盟國家的稅款流失”。
法國是最早推出這一稅項的歐洲國家。早在2018年3月,歐盟委員會就發布立法提案,擬調整對大型互聯網企業的征稅規則。依據這項提案,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均可對境內發生的互聯網業務所產生的利潤征稅。而依據慣例,互聯網企業只需在總部所在地一次性交稅。2019年3月,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向政府提交征收數字稅的法律草案,計劃對約30家互聯網巨頭征收3%的數字稅。從公布的征稅細則來看,法國政府決定向谷歌、亞馬遜等互聯網企業的在線廣告業務征稅。因此,直到今天,在法國數字稅又稱為“GAFA”(Google、Amazon、 Facebook、Apple)稅。
2019年7月11日,法國議會正式通過相關立法,對全球數字營收在7.5億歐元以上、其中至少有2500萬歐元在法國創收的科技大企業,征收相當于其法國營業額3%的稅款,征稅的范圍主要涉及在線目標性廣告、以廣告為目的的數據銷售以及為互聯網用戶搭建的中間平臺。據統計,有30多家企業成為征稅目標,其中多數為美國企業。隨后,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跟進,擬推出自家的數字稅。
然而,英法等國擬議中的數字稅招致美國的不滿。美國政府警告稱,如果歐洲國家推進征稅計劃,美國將采取報復措施,提高相關國家的關稅稅額。
分析人士認為,法國之所以有底氣“硬扛”美國,在征收數字稅方面邁出實質性一步,一個重要原因是背后有歐盟多數國家為其撐腰打氣,希望法國扮演領頭羊角色。事實上,法國率先向美“發難”,其目的也正是為了促使其他歐盟國家抱團跟進。此外,法國在通過征收數字稅法案時,應已考慮到美國可能的反彈。
分析人士指出,實際上,美國與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就數字稅議題一直存在分歧。由于許多跨國IT巨頭都是美國公司,因此征收數字服務稅常常被認為是向美國高科技公司在當地的業務提高稅收的一條途徑。
對此,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說,將對法國開征數字稅采取實質性報復措施。有媒體指出,特朗普有意向法國葡萄酒“開刀”。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說,“如果有人向他們(美國互聯網企業)征稅,那也應該是他們的國家——美國。我們將很快對馬克龍的愚蠢決定宣布對等報復措施。”他先是在推特上說“美國的葡萄酒比法國的好”,隨后又向記者們表示,法國這一錯誤決定將影響他們的出口活動。“我勸你們不要這么做,因為我要對你們的葡萄酒征稅。”特朗普喊話式地威脅法國。據了解,美國是法國葡萄酒和酒精飲料的最大單一市場。2018年輸美法國葡萄酒價值32億歐元,約占法國葡萄酒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
2019年7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將對法國數字服務稅啟動“301調查”,并于當年12月威脅對香檳、奶酪、手提包等法國產品加征關稅。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則迅速回應說,法國政府“將堅持執行這項征稅決定”。法國經濟部長表示,這在法美關系史上是史無前例的。據悉,美國“301調查”針對以下貿易伙伴:歐盟、英國、奧地利、捷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可能會導致新的懲罰性關稅,并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不少貿易專家擔心,美國政府頻繁使用“301調查”這一過時的單邊主義貿易保護工具,將有違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擾亂國際貿易秩序,損害多邊貿易體系,并且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沖擊。《華盛頓郵報》對此發表評論指出,美國以“301調查”相威脅,意在迫使法方同意暫緩征稅,以等待各方在經合組織框架內敲定統一的征稅標準。
美歐就數字稅問題爭吵不休,劍拔弩張,互不相讓。今年1月,事情有了新的進展。法新社報道,在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137個經濟體同意,今年年底前在經合組織框架下就跨國企業數字稅收取方案達成協議;法國和美國暫時達成一致,法方在2020年12月前不會起征數字服務稅,美方則承諾在此期間不對法國實施報復性關稅,雙方同意通過進一步的談判就相關問題實現“全球共同框架”。
公開資料表明,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開始向跨國科技巨頭征收數字稅。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政府為籌措抗疫資金,這一趨勢明顯加速。
2020年3月11日,英國政府宣布,將從4月1日開始對包括亞馬遜和谷歌在內的眾多美國科技巨頭征收2%的數字服務稅。該稅適用于全球銷售額超過5億英鎊且至少有2500萬英鎊來自英國用戶的企業。英國稅務海關總署認為,到2025財年結束時,這項稅收可能會帶來高達5.15億英鎊的額外年收入。4月1日,英國政府如期開征數字稅。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強硬表示,法國將在今年開征數字稅,“無論美國是否就此問題進行談判”。
除英、法兩國外,奧地利、西班牙、意大利也已宣布計劃征收數字稅。日前,西班牙已決定,如果今年年底前沒有國際層面的稅收協議,西班牙將自己推出數字稅政策,正式對跨國科技公司征收數字服務稅。其政策將和歐盟的建議一致,與此前推出數字稅的歐洲國家相似。該稅種預計每年最多可以征收8.5億歐元,適用于全球收入超過7.5億歐元、在西班牙的數字服務收入至少在300萬歐元以上的公司。西班牙政府知情人士對路透社表示,西班牙計劃中的數字稅并不針對任何國家,數字稅是基于客觀的標準。意大利去年就表示,準備在今年預算中安排對數字公司征收新稅種,跨國網絡巨頭將支付3%的互聯網交易稅。
針對歐洲國家的上述行為,美國的反制措施付諸實施。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于當地時間6月2日宣布,美方開始對多個貿易伙伴的數字服務稅發起“301調查”,以判定這些經濟體的數字稅征收方案是否構成“不公平貿易”,確定這些國家的數字服務稅是否歧視蘋果、谷歌和亞馬遜等美國科技企業巨頭。
6月17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表示,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決定退出與歐盟官員有關數字服務稅的談判,因為他們未能取得任何進展。針對美國退出全球數字服務征稅解決方案談判一事,歐盟強硬表態:沒有協議今年也征稅。歐盟經濟事務專員保羅·真蒂洛尼表示:如果今年不能就數字服務類稅收達成全球協議,歐盟準備單獨對谷歌、亞馬遜、臉書或蘋果等公司的數字服務征稅。
目前,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也提出征收數字稅的要求。泰國6月9日通過了一項要求外國數字服務提供商繳納增值稅的法案草案。該法案要求在泰國提供數字服務、年收入超過5.7萬美元的非居民公司或平臺支付7%的增值稅。泰國預計每年將從中增加約9500萬美元的收入。印度尼西亞通過的一項法律則要求大型科技公司自7月起為銷售數字產品和服務支付增值稅。
此外,印度政府也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對在該國境內通過數字服務、本地銷售額超過2000萬盧比的外國企業征收2%的數字稅。這是印度繼2016年對提供廣告及其衍生業務的外國數字企業額外征收6%數字稅后,再度出臺的相關稅收政策。
在新一輪稅收大戰即將打響之際,經合組織表示:貿易緊張態勢,特別是在世界經濟正經歷歷史性低迷的當下,無疑將會進一步損害經濟、就業和信心。“關于數字稅,各國應繼續參與談判,爭取在年底前達成全球解決方案。”歐盟經濟事務專員保羅·真蒂洛尼稱:“我非常遺憾美國采取行動阻止有關數字稅的國際談判。我希望這將是暫時的挫折,而不是談判徹底破裂。”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