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婷
【摘 要】傳統美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對我國文化傳承、文化教育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文首先探討了中國傳統美術的定義和價值,然后對當前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傳統美術的輕度缺失現狀進行了分析,從中發現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在美術教育中融入傳統美術的措施,為提高我國美術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弘揚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傳統美術;中小學美術教育;輕度缺失;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5-0194-02
一、中國傳統美術的定義和價值
(一)中國傳統美術的定義
中國傳統美術,指以漢民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通過具體的物質材料作為媒介,創造出的立體或平面的藝術[1]。中國傳統美術具有悠久的歷史,貫穿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河,主要包括人與自然界、人類社會、人三方面的關系,具有延續性、技術性等特點,要求繪畫者在畫作上展示出人景結合的畫面,使畫面整體具有靈動感。中國傳統繪畫強調“得意忘形”的手法,注重畫面意境的表達,強調意境,畫面內容、情感極為豐富[2]。中國傳統美術的繪畫大致包括三種類型: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在畫作中注重“布白”,且常與文章、詩句相結合,表達出中華文化獨有的精神氣質和審美情趣。當前我國傳統美術經過長久的發展以及各名家流派的豐富完善,朝著更加多元化、多層次方向發展,呈現出繁榮興旺的景象。
(二)傳統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價值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中小學教育加強了對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增加了傳統文化在教學體系中的比重。中小學美術教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學生較高的文化修養,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3]。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必須要提高傳統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比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的提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幫助學生養成文化歸屬感。
二、傳統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輕度缺失現狀
(一)傳統美術教育重視程度較低
當前我國中小學美術教育中存在著傳統美術輕度缺失的現狀,其主要原因是對傳統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較低。由于我國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各階段教學更加注重新型知識的教育,傳統藝術教育的比重不高,一些中小學的學生甚至不清楚傳統美術的定義,不利于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近年來,雖然中小學教育開始逐漸重視美術教育,但是相比于語文、英語、數學等重要學科,美術課程由于并不計入實際成績考核中,其在教學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較小,被視為“放松課”“娛樂課”,甚至有些中小學沒有配備專業的美術教師,學生難以得到系統化、理論化的美術教育[4]。一部分學生的美術教育是作為技巧培養的,在課后選擇教育機構進行補課。所以,想要緩解傳統美術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輕度缺失現狀,必須要提高對傳統美術教育的重視程度。
(二)傳統美術教育未貼近實際生活
傳統美術教育未能貼近實際生活,是造成傳統美術輕度缺失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當前我國中小學傳統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隨著我國教學理念的逐漸發展,各教學階段的教師注重轉變自身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并力求將專業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為其未來的學習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由于傳統美術的專業性,導致一部分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美術學習難度較大,沒有必要在課堂上進行學習,浪費時間,對傳統美術的學習興趣較低。此外,一部分學生認為中國傳統美術適合在閑暇之余陶冶情操,并不適合鉆研,且學習之后的實際用處并不大,不能得到切實益處,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會阻礙教學進度,不利于傳統美術課程的開展,同時也會阻礙學生自身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全面發展。
(三)未與新型網絡技術有效結合
中小學傳統美術教育未與新型網絡技術進行有效結合,是傳統美術輕度缺失的另一重要原因。中小學階段的學生經過長時間的校園學習,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喜歡感官上的刺激,追求打破常規,同時對網絡技術的興趣較高。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運用新型網絡技術,能夠豐富美術教育的教學形式,改善教學方法,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課堂參與度和學習興趣。但是由于我國美術教育的重視度較低,導致一部分中小學美術教師的授課興趣并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教師沒有對教學計劃進行更新,沒有思考美術教學的新形式,導致教學內容與形式單一,不能響應國家的教學號召,沒能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技術。
三、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融入傳統美術的措施
(一)提高教師自身綜合素質
提高中小學美術教師的綜合素質,是解決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傳統美術輕度缺失問題的前提條件。美術專業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要求中小學美術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才能保證整體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中小學美術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提高對于美術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自身的思想建設,才能提高自身的工作熱情,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中小學校領導也應提高對美術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提高美術課程在學校教學體系中的比重,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例如,學校管理人員應杜絕隨意占用美術課程的現象,保證美術教育課時的完整。此外,學校管理人員還應依據本校實際狀況,聘請專業的美術教師,保證教師隊伍質量。其次,中小學美術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有關傳統美術的相關理論,填補自身教學體系中的不足之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主動地學習有關中國傳統美術的技巧和理念,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確保教學內容和目標的正確性。教師也可以積極與外校教師進行交流,相互借鑒優秀經驗。此外,中小學領導可以主動組織教師進行培訓,或是聯系其他院校舉辦研討會,促進雙方共同發展。最后,中小學美術教師還應積極學習網絡信息技術,提高自身對多媒體技術的操作能力,改進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各項優勢,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
(二)創設傳統美術教學情境
創設傳統美術的教學情境,是解決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傳統美術輕度缺失問題的首要措施。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提出的新型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辯證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依據教學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設計傳統美術教學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在教育課程的前期多組織學生進行藝術鑒賞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幫助學生了解傳統美術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美術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選擇合適的作品進行鑒賞,如豐子愷先生的諸多國畫作品,既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又能豐富教學內容。其次,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將美術教學目標與其他學科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機結合,加強學科間的聯動,使學生能夠在繪畫過程中理解其他學科的難點。例如,教師可以將語文、英語的課文與美術教學相結合,特別是語文中的古詩文,使學生既能了解傳統美術的技巧,提高美術繪畫、創造能力,又能夠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點,增加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美術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內部進行寫生。讓學生采用傳統美術繪畫技巧畫出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減少學生的繪畫抗拒心理。此外,中小學美術教師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作用,采用啟發式教學。例如,在授課時,美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傳統美術與現代事物、景色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其未來成長奠定基礎。
(三)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美術有機結合
將多媒體技術與傳統美術有機結合,是解決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傳統美術輕度缺失問題的重要方法。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地彌補美術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同時能夠滿足學生追求感官刺激、突破常規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首先,中小學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更多的傳統美術作品,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中國傳統美術的發展進程紀錄片等,增加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感受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例如,美術教師可以播放《中國歷代繪畫大家》等紀錄片,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美術的了解。教師也可以讓小學生在課下自行搜集資料,然后準備好匯報課件,在課上自行展示。其次,美術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西方的優秀繪畫作品,讓學生運用中國傳統美術的技巧進行加工,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例如,教師可以挑選《蒙娜麗莎》,讓學生用傳統美術的技巧進行繪畫,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提高繪畫水平。最后,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介紹其他傳統文化,如皮影戲、雕刻等,增加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四)在授課內容中滲透傳統美術理念
在授課內容中滲透傳統美術理念,是解決我國中小學教育中傳統美術輕度缺失問題的根本方法。美術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美術理論、繪畫能力,所以教師必須堅持教學目的不動搖。同時,中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清楚,中小學美術教育并非為培養專業性的美術人才,而是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使其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心。
首先,教師要在日常的授課中講述傳統美術的繪畫技巧,如不受時間、空間的束縛,重視表現描繪事物的本質,以線條為主,注重畫面的留白,主要工具為筆墨等。其次,教師應在每次授課前帶領學生欣賞一幅傳統美術優秀畫作,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最后,教師應選取合適的傳統美術作品,避免選擇臨摹難度較高的作品,減少學生學習的難度。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將中小學美術教育與中國傳統美術進行有機結合,能夠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興趣和熱情,激發學生道德文化認同感,使其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發揚者,用心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同時還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美術鑒賞、美術探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應用中國傳統美術,能夠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完善自身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張帆,余璐,李佳琳.風景園林建筑設計方法與表達方式——評<風景園林建筑設計與表達>[J].西部林業科學,2019,48(06):169.
[2]鄭學農.西部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07):90.
[3]吳從瑞.缺失與轉變:農村兒童美術教育現狀分析[J].滁州學院學報,2017,19(06):87-90.
[4]梁杰.對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初步探討研究[J].學周刊,2017,(20):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