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源華?肖陽

朝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規模最大的“熱戰”,也是中美之間力量對比極其懸殊的較量,雙方軍事裝備差距之大為20世紀戰史所絕無僅有。然而這絲毫沒有動搖毛澤東反對美國侵略的決心。朝鮮戰爭期間,毛澤東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對美國侵朝戰爭形成了一系列深刻認知,作出了許多具有深遠戰略意義的應對決策。
美軍仁川登陸后,毛澤東果斷指出中美惡戰不可避免。他在回顧出兵決策時表示:“對朝鮮問題,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國的身上,以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國的頭上,以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國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方面向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允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針對國內的“親美崇美恐美”心理,毛澤東指出,“帝國主義是外強中干的,因為它沒有人民的支持”,號召全國和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當美國狂妄威脅使用原子彈時,毛澤東毫不畏懼,從容淡定地說:“敵人是不可怕的,它的裝腔作勢和氣勢洶洶是嚇唬人的。”“我還是那句老話,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這一比喻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統一了全黨全軍全國對美國本性的認識,極大提振了勇于與美國斗爭的信心。
針對美軍高度現代化裝備的絕對優勢,毛澤東指出“大有大的難處”,他客觀冷靜地將美軍特點概括為“一長三短”,即“鋼鐵多、飛機大炮多是它唯一的優勢,但它在世界上的軍事基地多,到處樹敵,到處布防,兵源不足,是第一短;遠隔重洋,是它的第二短;是為侵略而戰,師出無名,士氣低落,是它的致命傷。雖有一長不能敵這三短”。毛澤東立足自身優勢和實際,揚長避短,決定的應對戰略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抓住你的弱點,跟著你打,最后打敗你。”
在停戰談判階段,毛澤東深知美國絕不會善罷甘休,巧妙靈活地將談與打相結合,占據了談判桌和戰場兩個主動權。“美帝國主義愿意打多少年,我們也就準備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愿意罷手的時候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
作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立威之戰,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國威和軍威。“戰神”毛澤東,威名揚天下,極大震懾了美國,至今仍令美國軍人心有余悸,對中國不敢小覷。
在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和令世界贊嘆的“上甘嶺”精神鼓舞下,中國確保了數十年和平,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并在取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大成就的基礎上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從根本上打破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長期包圍、遏制和封鎖,徹底改變了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為中國進行改革開放贏得了寶貴的和平發展機遇和良好的外部環境。中國經濟快速騰飛,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當前,中美關系正處于非常關鍵的時刻,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打壓力度空前加大,無所不用其極,對中國是“欲置死地而后快”。中國堅定沉著,冷靜應對,有理有利有節,開展自衛反擊,堅信定會戰而勝之。然而,國際上卻出現了攻擊中國外交是“戰狼外交”的輿論,國內某些親美崇美恐美者也起而呼應和唱和。這是一個顛倒黑白的偽命題。事實是美國才是施壓、侵犯中國的“惡狼”“惡虎”,中國妥協退讓,決換不來“虎狼”的憐憫。70年前,中國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奠定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基礎。今天,中國更有能力、有條件、有信心,堅決捍衛國家權益和人民利益,維護中美關系的和平穩定發展。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我們的敵人眼光短淺,他們看不到我們這種國內國際偉大團結的力量,他們看不到由外國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人民的時代,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而永遠宣告結束了。”經過新中國70余年的奮斗,中國更有足夠的底蘊和內力擊敗任何不自量力的侵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