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在英語分層教學中,因材施教顯得尤為重要,以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無法實現教學的有效性。筆者以從教一年的親身體驗在此談一談在英語分層教學中的因材施教的方法與措施。
一、課前準備
針對A層上課前的準備,應該多集中于對個別字詞的讀音意思和用法方面的準備。由于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學生對于單詞的記憶力非常模糊,大部分學生不能準確地讀出個別簡單單詞的讀音,所以應該將比較常用的單詞再一次給學生準確地展示出來。至于單詞的用法,簡單地提及就可以了,不必要準備的太詳細充分,更無需給學生拓展太多的知識,從平日的講解單詞就可以看出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非常短,如果給學生補充的知識太多,學生就會有注意力不集中并且也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同時,在備課的時候應該再一次夯實初中的語法點,A層學生之所以基礎薄弱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初中的時候就沒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所以在高中階段給他們把初中的基礎知識補充起來是非常必要的。再者,學生在高中階段接觸比較難的知識之后,對初中的基礎性知識的掌握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對于B層上課前的準備應該不局限于有關字詞的知識層面,應該給學生準備高考題型中的個別題型進行訓練,所以在講課前,應該就這個別的題型進行精心的準備,為學生的高考奠定好堅實的基礎。此外,應該注重課外知識的補充,比如在講解單詞的時候,應該就一個單詞的詞根給學生拓展到他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等不同類型的詞,同時也需要拓展更多的短語和句式。B層同學的基礎相對比較扎實,初中的語言結構掌握的較好,所以應該就高中知識講解的深刻和清新。
二、課堂組織
在課堂組織方面,A層和B層的教學也是風格各異的。A層同學比較活潑,所以在講解課文或者其他知識點的時候不建議補充拓展太多的課外知識,學生將會借題發揮,課堂會變得無法掌控。所以,可以適當的活躍活躍氣氛,但是過猶不及。在B層上課的時候,可以大膽地給學生補充多一點的知識,學生也會受到啟發而涉獵到更多的知識,B層的課堂組織可以比較靈活,一般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B層學生的基礎較好,所以預設的教學內容都可以講完,但是A層的進度會顯得比較緩慢,所以在課堂組織方面,A層應該更加緊湊,B層可以適當地靈活處理。
三、課后鞏固
課后的鞏固和復習在英語學習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于A層同學課后的鞏固可以安排為記憶的當天的知識點,可以在第二天上課時候再一次地進行提問和學習。對于B層的同學來說,在記憶每天的知識點的同時,可以再完成幾道閱讀,完型填空,短文改錯,或者是語法填空題。每天的練習會使學生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英語的習慣,可以在每天點點滴滴的積累中學好英語。
如何能夠使得學生有效地獲取英語知識,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是我們每一天教學的過程中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鼓勵激勵學生終身學習英語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教學目標。在因材施教方面,筆者做出如下探討:
(一)遵循學生的發展特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然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學生對這門課程感興趣,才能夠用心學習,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筆者經常的教學習慣是將平日的生活與教學時刻緊密地聯系起來。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學生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所以每天在A,B層上課前,總會將前一天的新聞和學生一起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也可以給學生補充很多的英語知識。其次,鼓勵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階段的學生,心理的發展處于敏感期,自尊心也極強,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加注意學生的心情起伏變化。有些同學不善言辭,所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顯得比較害羞和忐忑不安,所以教師應該給予眼神和語言的鼓勵,使得學生能夠充滿自信,長此以往將不再害羞和膽怯。高中階段也是學生性格塑造和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過程,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塑造。在英語教學中,以閱讀文章為力,幾乎每一篇敘事的文章都會有一個感情的升華,所以要及時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使得學生形成一個完善的性格。
(二)教師的自身提升
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習的方式和手段變得多種多樣,學生獲得知識和信息的方法和來源也多種多樣,所以教師一直要不斷地認真學習,充實自我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學校組織的各種培訓可以使得老師汲取更加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這一方面,我們學校落實的非常好,學校經常會組織教師進行業務的培訓和學習,雖然辛苦一點,但是收獲頗豐。教師的自身提升不僅僅應該是一種意識,而更多的應該是一種行動,需要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的不斷學習和進步也會漸染著學生對學習的態度,他們也會學著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師的反思和成長
不論是哪一種教學方式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教無定法,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和自身的情況形成一種最為高效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只有在反思中才能夠不斷地進步和不斷地成長。
(作者單位:榆林高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