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朦朦 文博

【摘要】本文通過醫學實驗來探討中醫中藥對于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效果。選取在我院確診為消化不良的患者,進行中藥和西藥兩種治療方式,根據治療的效果來判斷中醫中藥的治療是否有一定的優越性。最終發現中醫中藥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確實有一定的效果,其痊愈率也就高,可以在我院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中藥;消化不良;應用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2..02
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一般多見于我國的消化內科,也是困擾我國民眾的疾病之一。一般情況下,患有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其胃腸道正常的消化功能受損,這非常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現今醫療的不斷發展,使得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方案有很多,但是許多治療方案并沒有在臨床上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而本文就從中醫的角度來探討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研究,期望能夠從本次實驗中發掘中醫中藥對于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有益之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試驗選擇的病例患者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醫院確診為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患者,同時這些患者也在我醫院進行同步的治療。本次試驗為突出中醫中藥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其對照組則采用西醫的治療方式,因此選擇的病例要求能夠配合醫院的中醫和西醫治療。同時挑選的患者年齡在20~70歲之間,此年齡段的患者身體具有一定的恢復能力,也能夠更好地配合醫院的相關工作。挑選的病例無其他特殊要求,盡量不帶有其他的并發癥,這樣可以使實驗的結果更具有普遍性。挑選出符合此次試驗的患者病例200例,將200例病例平均分組,要求從各個角度上分析兩組病例無差別[1]。
2 實驗方法
對照組則采用西藥的治療方式,根據患者出現的胃部情況不同,采用不同的西藥進行治療。如患者在飯后出現惡心、脹氣等情況,普遍情況下應服用奧美拉唑腸溶片。根據患者的體重和實際情況進行藥物服用,一般在飯前半個小時左右服用藥物,而藥物服用的劑量一般為每天二次,每次20毫克。若患者出現胃部灼燒感、上腹疼痛的情況,應該服用奧美拉唑腸溶片,服藥也應在飯前半小時左右,其服用的劑量為每天兩次,每次20毫克。
中藥的治療方式主要采用湯藥的形式讓患者進行服用,而根據患者不同胃部感覺和脈象來確定患者屬于哪種消化不良的情況。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若患者辨證論治為脾胃虛弱時,應該服用香砂六君子湯進行藥物治療,其中香附和白術各15克,茯苓18克,陳皮和半夏各12克,黨參10克,砂仁9克[2]。如若患者是由于食物積壓過多而造成胃部不適時,應該幫助患者調理腸胃,健脾消食。其中主要的藥材為焦山楂,神曲、半夏和茯苓都均為臣藥,選取10 g克左右,陳皮、連翹和炒麥芽則各取6 g搭配。若患者由于肝郁脾虛而體現的消化不良,著力進行疏肝健脾,其中以白芍為君藥,玫瑰花、川楝子、香附、柴胡、枳殼為臣藥,選取約10克左右,甘草6 g。若患者辨證論治后確定為寒熱錯雜型,則在中藥的調理過程中主要以和胃健脾為主,其中大棗和炒白術為君藥,黃芪、炙甘草、干姜、人參為臣藥,選取6 g左右,半夏選取10 g左右,黃連6 g。若患者辨證論治為脾虛痰濕型,則主要以健脾化濕治療為主[3]。其中山藥、炒麥芽為君藥,取30 g左右,而黃芪、黨參、雞內金則為臣藥,取15 g左右,川樸、枳實、桔梗等6 g。針對這些不同的脈象,應采用以上的草藥進行中藥熬制,將湯藥熬制成約400 ml左右,中藥的服用在飯后半小時左右,每日兩次,需要溫服[4]。
3 觀察指標
患者經過一段期間的治療后,通過醫學和脈象的檢查來判斷患者的治愈程度。一般情況下治療效果則分為痊愈、有效和無效三種,一般按照癥狀下降的95%、30%兩種界限區分三種治療情況。
4 結 果
在這一年的實驗期間,中藥的治療的平均時間會比西藥治療稍長一些,但是從下表的整體數據來看,中藥的治療效果要優于西藥治療,可以說在臨床上中醫中藥對于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問題還是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見表1。
4 討 論
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雖然是內科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對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以及發病機制西醫并沒有詳細的論述。一般情況下,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會伴有食后飽腹脹氣以及上腹部疼痛等癥狀。我國醫院在臨床上的治療一般采用西藥治療,主要有四種藥物,分別為促胃動力藥物,即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抑制胃酸藥,即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抗幽門螺桿菌藥物,即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輔助治療藥物,即抗抑郁藥或鎮靜藥等。而在此次實驗中,通過中醫中藥的相關理論來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采用服用湯藥的形式[5]。我國的中醫中藥理論對功能性的消化不良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有詳細的記載,在治療效果上也會優于西藥。根據此次針對中藥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體現出的優勢,表現了中醫中藥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愈率也很高。證明在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病癥時,可以繼續在中醫中藥方面加大研究。但也應根據此次實驗的相關經驗來調整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使我醫院的治療效果達到最好。
5 總 結
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雖然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也有必要來提高醫院的治療手段,讓患者恢復正常生活。本次實驗采用的中醫中藥治療方式相比于西藥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中藥治療可在醫院中廣泛推行。可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醫院的情況來調整相應的中醫中藥治療體系,進行推廣,使得中醫中藥能夠快速的用于我國的疾病治療中。也應不斷發展我國的中醫中藥理論,凸顯出中醫中藥的治病優越性。
參考文獻
[1] 陳泓靜,陸為民.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J].吉林中醫藥,2014,34(4):366-368.
[2] 李博璋,黃越前,丁飛躍,等.舒肝解郁膠囊聯用多潘立酮片治療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研究 [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6,38(7):602-604.
[3] 王 穎,張寶文,苑 訊,等.加減香砂六君子湯對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血清白細胞介素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42(6):710-712.
[4] 陳幽蘭,周曉虹.慢性胃炎中屬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醫藥治療進展[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6,38(3):286-288.
[5] 方明治,錢 垠.扶正化痰飲治療中晚期食管癌38例[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4,11(12):1078-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