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贊
自古以來,每一個國家的建立都會有法律的建設,其法律的建設,一方面是為了阻止壞人做壞事,另一方面則是為了保護該國家的公民。其作用在于為了維護社會的穩定。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也已經隨著世界的發展潮流走向了互聯網金融時代,由于時代的發展,其法律也會隨著時代而更加完善。而我國的年輕人作為我國的未來,不僅僅要不斷地接受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新事物新思想,更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建立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法治意識,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以維護自己的利益。由此,本文主要從重視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重要性、互聯網金融時代環境下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以及互聯網金融時代下培養大學生法制意識的措施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分析。
一、前言
法治意識,從我國公民的層面上來說,一方面是阻止社會上的一些壞人做壞事,阻止其損害他人利益,另一方面則是保護我國公民的人身安全,以維護社會的穩定。而從國家層面來說,法治意識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它它于我國來說是依法治國的內在靈魂與精神支撐,而且也是我國不斷推進依法治國的前提條件。隨著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到來,它雖然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也將違法犯罪等帶入大學校園,損害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的利益。因此,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二、重視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重要性
法治意識體現著一個國家的公民對自己國家法律的認知水平以及是否將法律知識內化的程度。而與我國來講,法治意識是人們是否知道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以及依法治國的知識以及是否有著法律至上、平等與權力、責任、契約及秩序意識。而大學生肩負著我國的未來,只有好好的培養建設法治意識,才能借助法治以實現人的自由與解放,實現我國社會的長治久安,因此培養大學生的法治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互聯網金融時代環境下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
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金融時代,例如支付寶、微信等的使用,一方面為人們的支付帶來了便利,然而一方面以“校園貸”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也為大學生的金融服務需求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在這一部分中主要從當代大學生金融服務需求發展的特征與問題以及互聯網金融對大學生金融服務需求的影響這兩方面進行闡述分析。
(一)當代大學生金融服務需求發展的特征與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社會生活的范圍越來越廣,其相應的各類的資金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由此,為了更好的服務大學生的金融服務需求,各個銀行也推出了關于大學生金融服務的產品,但在推出后卻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大學生拖欠信用卡、違約等的現象比較嚴重。由此,銀監會收緊了對大學生信用卡的發放,與此同時也造成了不法網貸的滋生。
(二)互聯網金融對大學生金融服務需求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社會生活范圍越來越廣,其所需的資金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為了應對大學生的金融服務需求,互聯網金融以其手續便捷、大大開放青年的借貸要求,由此其互聯網金融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時的金融之需。但于此同時,卻也引發了各種不法網貸的滋生,這些不乏網貸機構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在其合同上設置各種所謂的“套路”、“陷阱”等,從而造成了大學生因還不起網貸而跳樓等的一幕幕悲劇。
四、互聯網金融時代下培養大學生法制意識的措施
在上文中主要談及了重視培養大學生法治意識的重要性以及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給大學生帶來的影響,在了解了重要性以及社會時代背景所帶來的影響后,要培養建設大學生法治意識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由此,在這一部分中主要從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建設提出了新課題以及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所帶給大學生法制素養教育的啟示這兩部分進行闡述分析。
(一)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建設提出了新課題
首先法治意識以及包括這一方面的素養教育的培養建設,其根本目的主要在于讓大學生們可以充分學習法律知識并了解法律的本質,進而在面對與自身的權益受到損害時,可以利用法律思維,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對大學生尊崇法治推進我國依法治國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我國也早已進入了互聯網金融時代。最先開始是我國各個銀行推出了“校園貸”項目,隨后我國頒布了關于“校園貸”的禁止推行的通知,然一些非銀行機構所推出的類似于“校園貸”的產品卻依舊在盛行。或許有那么一天,“校園貸”以及類似于“校園貸”的產品會退出社會的舞臺,但由“校園貸”所引發的思考卻遠遠沒有結束。
早在前些年,我國的一些比較出名的媒體機構曾對一定數量的大學生進行做過關于“校園貸”這一方面的研究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媒體記者詢問大學生們是否知道“校園貸”,是否清楚“校園貸”所帶來的金融及法律上的風險,是否知道當利率超過多少時才算是高利貸等等的一些比較常見的比較基礎的法律性金融性的問題。而調查的結果是,大多數大學生知道“校園貸”的存在,知道“校園貸”是一種貸款,然在調查的這么多大學生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并不了解或者說并不知道“校園貸”所帶來的一些金融及法律上的風險。至于說是否知道當利率超過多少時才算是高利貸這一問題,知道正確答案的大學生所占的比例僅為百分之一點五。
就基于以上的調查結果,由此可見,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我國已經進入了比較先進的互聯網金融的時代,但對于我國的大學生來講,目前他們都還沒有具備應對進入互聯網金融時代后所要面對的風險的能力。因此,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下,其背景向大學生們提出了關于培養建設法治意識的新要求新課題。因此,大學生們除了要注重自身專業知識能力方面的培養,也要注重互聯網金融時代下的法治意識的建設培養。同時,各個高校也要注重對于大學生們進行法治素養的教育。
(二)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所帶給大學生法制素養教育的啟示
就目前我國已然已經進入了互聯網金融時代,但我國的大學生還沒有能力去應對互聯網金融時代背景下所帶來的風險,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其發展的趨勢勢必會朝著信息化更先進的方向前進,由此大學生一定要注重緊跟時代的腳步培養與時俱進的法治意識。
對于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所帶給大學生的法制素養教育的啟示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要注重強化基礎法律知識的學習。在上文中的調查結果可以知道,大學生們對于基礎的法律知識并不了解,如此又如何能很好的維護自身合法的權益呢。而且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各種不法的金融貸款一定會頻繁的出現,所以要想維護好自身的利益,做新時代的新青年就要掌握一定的基礎性法律知識。二是要提高和學會識別合適的金融服務的能力。曾經“校園貸”以及類似于“校園貸”等的金融服務的出現確實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了一定的幫助,但與此同時出現的一些不乏網貸卻禍害了一定數量的年輕人。因此,在進行網絡貸款時,大學生們一定要提高和學會識別合適的金融服務的能力,以避免因為一時之需陷入不法的借貸圈套。三是要學會利用法治思維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再完備的法律,倘若不用,那那些法律也只能成為一種擺設。由此,要想校園金融服務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大學生創業等,就要使其更加規范化,而要使其規范化,就要大學生學會利用法治思維運用法律武器與不法網貸進行斗爭,進而塑造一種綠色的網貸環境。
五、結語
大學生法治意識的培養是關乎大學生學會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以維持自身利益的一項重要內容,且大學生作為我國的未來,其法治意識的培養建設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以及整個國家提倡的依法治國的實現與發展,所以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下,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意識的培養與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只有清楚的了解并明白大學生培養建設法治意識的重要性以及互聯網金融時代所帶來的影響,同時研究發展互聯網金融時代的背景下培養建設大學生的法治意識的具體措施,才能更好的提升大學生的法治意識水平,進而學會自我保護,養成法治的思維習慣,從而推動我國社會的穩定以及國家依法治國的發展。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項目:咸陽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項課題《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研究》 ;陜西省教育科學基金項目“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新時代高校大學生法治教育生活化研究》(SGH18H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