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中國現在面臨的經濟全球化形式,不但是機遇,還是挑戰。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是一個信息系統,一個有關于信息網絡技術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統,它將信息流、物流、工作流及客戶關系融合起來。文章重點研究了“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企業在財務信息化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分別聚焦在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系統缺乏認識,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系統沒有充分利用,企業在運行實施中不夠準確以及財務管理概念尚未深入人心等四個方面,并針對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充分利用財務信息化系統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重視對于供應商及員工的管理等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對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可以有所助力。
2100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從此形成了“絲綢之路”。2000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也逐漸興起。這兩條路分別從陸上與海上連接了歐亞大陸,也是中國古代與歐亞各國之間的貿易之路、交通之路、文化交流之路。客觀上說,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促進了沿線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也加強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與碰撞。2013年9月和10月,“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由習近平主席分別提出,之后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上升為國家戰略。該戰略強調與相關各國打造互利共贏的“利益共同體”和共同發展繁榮的“命運共同體”。
自從1990起,全球化和信息化早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經過幾十年的經濟變化,中國的地位已經日益增強,早已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現在中國的綜合實力很強,但是由于國際資本的不斷涌入,中國現在面臨的經濟全球化形式,不但是機遇,還是挑戰。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是一個信息系統,一個有關于信息網絡技術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統,它將信息流、物流、工作流及客戶關系融合起來。為了更好的使用資源,公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把握住每一環節并建立信息網格。建立之后,可以更快的應對多變的市場節奏。系統的運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業的管理程度加深和管理效率提高,還增強了企業的競爭能力,增加了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想要與沿線企業展開貿易合作,財務信息化方面的建設必不可少。但在實際企業財務信息化實施的過程中,部分企業還存在著一些共有的問題,如何有效解決此類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一、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系統缺乏認識
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多。國內的企業長期以來,財務管理模式均以傳統型或者家族型管理為主,企業之間的模式不同,也造成了企業之間業務往來和交流的不便,使得企業之間的合作出現很多意見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之間的分歧。同時,傳統型和家族型的管理模式還會造成財務人員多余、財務信息滯后、財務成本過高等財務風險。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系統的認識很少,企業管理人員只定義為普通計算機軟件,卻不知道財務信息化系統是代表管理理念的管理軟件,使得財務信息化系統在企業中發揮不出強大的作用,也導致使用中出現錯誤認識不足,最重要的是領導層帶動各層管理者才會發揮積極主動性。
(二)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系統沒有充分利用
企業對財務信息化系統需求很多,但是實際應用效果不明顯,我國大部分對于財務信息化系統應用還屬于半自動化階段,還存在著問題。對于財務信息化系統和企業財務管理的問題主要是沒能對財務信息化系統利用完全,半自動化方式無法實現全面的管理。工作的內容是對會計電算化數據的加工,并沒有建立真正的計算機化管理系統,對整個企業的具體環節精準的控制無法滿足,也無法滿足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再有就是財務信息化系統軟件的設計不能顯示動態管理信息,對于系統在總賬上發展子系統,只是對總賬的補充,比較難以及時顯示動態財務信息。財務信息化系統不僅可以滿足企業內部資源的合理化,也可以優化從供應商到企業到客戶的整體供應鏈,但是我國企業在該方面應用較少考慮戰略,只看重自己的利益,不管對供應商,客戶的管理,沒有合理利用管理系統實現整個供應鏈的優先配置。
(三)企業在運行實施中不夠準確
財務信息化系統在企業中關鍵在于實施,實施的基礎在于完善企業管理和準確的數據,尤其是財務管理,它是核心,與其他的業務都有接口,數據的處理精準就在于基礎數據一定要準確,信息化的實施要求有較多的企業管理水平。在我國,企業在經濟下發展較短,管理中存在很多錯誤的地方,為實施先進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在短期內對內部管理改變也暴露出基礎工作的落后,出現很多問題,導致信息化基礎準備很少不準確,效果不顯著。同時信息化實施人員不懂企業業務,設計的與企業情況不緊密,由于信息化實施時間緊,實施人員對企業不夠熟悉,數據準備不充分,設計的數據針對性不強導致財務信息化系統的標準和企業情況存在差異,結構變得很差,沒辦法對企業內外環境變化之后還有必要的發揮作用。
(四)財務管理概念尚未深入人心
由于財務部、后勤部、研發部等各個部門實行的都是較為獨立的工作制度,其他部門的人員對于財務管理的歸屬問題仍然選擇將其劃分于財務核算部門的工作內容,由此可以看出財務管理的觀念尚未深入員工心中。集團財務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只是進行整理和收集財務數據,而集團的基層員工更是只注重產品生產和技術,兩者之間并沒有形成完整的財務核算理念。同時,集團的財務數據所反應帶來的財務壓力根本沒有讓所有的員工都感到有壓力,企業的各個環節都存在有浪費的問題。
二、信息化項目實施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加強對財務信息化系統的認識
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系統不只是財務管理軟件,它代表優先的思想和理念,要推廣信息化管理知識,可以促使信息化的有效進行。信息化貫穿于整個經營管理過程,涉及所有人員,信息化的實施需要所有人的努力,讓所有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責任,才能一起推動有效進行,要讓員工加強信息化的理解,減少誤區,可以調動積極性,保證順利的實施。要提高對信息化的重視,管理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離開了高層領導的支持就很難實施。所以,要提高領導者的重視,才能帶動整個系統實施,保證了實施效果和效率。
(二)充分利用財務信息化系統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企業在用財務信息化系統的過程中,難以提供全面動態財務信息,無法實現企業財務每個細節,應該從準備實施入手,選擇合適的信息化產品是企業應用信息化工作的關鍵環節,考慮產品對企業的適合度,決定系統能不能在企業順利應用,選擇上應該明白企業特點和需求。高新科技的投入使用使得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經驗不能很好的適應新的業務要求,因此應對現有員工業務素質進行提升,新員工的入職也應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
(三)要加強系統之間的集成
在系統集成時,要重點關注各個數據之間是否一致,這樣企業的決策才不會出現失誤。數據的集成是一個重點,也必須要員工增長知識,要懂計算機,要懂管理知識,才能實現信息化和其他業務系統融合。在工作中,要讓負責相同模塊的工作人員加強溝通。只有與其他系統緊密聯合起來,才能保證各個數據的準確。現如今我國會計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國內其他企業也應向更加成熟且效率更高、風險更容易控制、成本更低、發展更快的管理模式發展。全球化越來越成熟的今天,企業之間將不再只局限于國內企業的合作,更多的是要走出去和國際企業進行合作,財務模式的五花八門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的戰略規劃中,財務模式的改革必須盡早提上議程,發展的機遇從來都留給時刻準備著的企業,推行科學可行的會計信息化發展路徑,才是大型集團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四)在組織內部自上而下明確信息化的重要性
現在企業的競爭,靠個體是不可能取勝的要想變得優秀,就要提高企業的效率,對于財務信息化系統的使用優化一切目的,要做的就是多重視信息化,不能只看短期利益,要從長考慮,重視互相的戰略合作關系,企業要進行戰略選擇,舍棄短期利益,追求長期發展,才會多利用信息化實現優化配置,也會讓企業變成有利位置,所以信息化的要求很嚴格,導致很多管理混亂的企業使用信息化自尋死路,最初國內使用信息化,很多企業以為是起死回生的妙藥,想借此來實現企業管理水平,競爭能力提升,導致很多企業越改越亂,直接破產倒閉,可見對于企業水平要求之高。所以要考慮自身的實際狀況,是否達到使用水平,在企業確定之后可以使用系統的時候,還要進行大規模的整改,輕微的誤差都會影響效果,嚴重直接導致系統失敗,所以重視對于信息化的應用實施。
三、結語
信息化的實施要慢慢的完善,實施前對企業管理模式調整,對各種數據充分準備,這樣,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企業實施有一個好的效果。只有依據企業真實情況設置的數據結構,才會設置出符合企業管理理念的財務信息化系統。而且在開發時,還要考慮到后期的發展,所以要預留接口,為企業的國際化打好基礎。在改革和競爭的浪潮中,敢于直面挑戰的企業都會走出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最終在改革中脫穎而出,完成蛻變。相比之下,那些不愿意走出舒適圈,龜縮一隅之地的企業,肯定會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漸掉隊。
財務信息化系統作為通用的商業語言——會計的信息承載,其實施在“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愈加重要。這是因為國際經濟交往中,會計發揮著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的作用,在金融合作、境外投融資、經貿往來等方面成為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的依據。所以企業需要在信息化實施過程中加強認識、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強系統之間的集成和重視對于供應商,客戶的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以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抓住機遇,拓展新的商業領域。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
基金:西安歐亞學院校級校級科研基金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西安會計基礎設施建設研究”。編號2018XJSK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