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罡
摘要:群眾文化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發展和積淀起來的具有社會性質的文化,具有普遍性特點,它是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基礎,美術活動作為一種常見的群眾文化活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文化中關術的價值日益凸顯,因此做好群眾文化美術創作與輔導工作對于提升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對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審美、豐富美術創作、創造生活藝術等方面至關重要,在新時代應做好群眾文化美術活動,促進社會文化藝術的大繁榮、大發展,促進群眾美術創作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為精神文明現代化建設作出相應貢獻。
關鍵詞:文化;創作;輔導
(一)公益性
文化館是我國的文化機構,配有相應的干部,擁有自己的場地,便于開展各類群眾文化方面的活動,其目的是服務群眾,它不是盈利性的職業,而是為培養群眾的興趣愛好及特長的,是群眾自愿參加自娛自教、互娛互教與他人平等的文化交流活動,因此它帶有公益性特點。
(二)多元性
由于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具有群眾性特點,因此它的活動形式具有多樣性特點,活動形式隨著不同的活動對象會出現不同的變化,不同的活動內容使得它的組織形式也有多元性。
(三)群眾性
群眾文化以群眾參與為主要特點,因此群眾性就是群眾文化的本體屬性,也是群眾美術工作的基本特點之一,這種特質遍布于人類活動的各個地方,只要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會有群眾文化;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的,不會因職業,種族或性別有所區分,大家都會跟群眾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群眾文化就是廣大人民群眾自己的文化,它深深地扎根在人民群眾中,發展成為了一種永不衰敗永遠燦爛的文化。
(四)廣闊性
因為群眾文化是社會大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因此其具有廣闊性的特征,其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正是因為群眾文化具有廣闊性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它在實際應用中就會形成良好的發展層次和應用趨勢,并能為文化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保障。
(一)組織活動的領導作用不夠突出
當前,我國群眾文化的建設面臨著很多的機遇和挑戰;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進程中應當更加重視群眾文化的建設,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工作中是一項非常重要內容,但是在美術工作開展過程中,領導者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導致工作進度緩慢、組織領導機構建立不健全,這使得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工作不能有序進行。
(二)缺乏專業的指導且力度不足
群眾美術作品創作的內容來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人民群眾通常把在現實生活當中體會到的感受通過美術作品展示出來,他們的美術作品反映的是他們生活中所思所想及對生活的感受。當前看來,一些參與創作的群眾并不具備一定的繪畫技巧,這使作品不能完整表達他們的想法,基于此,文化館應當正確地指導參與創作的群眾進行正確的美術創作,然而文化館配置的專業美術工作者較少,無法完成人民群美術創作的輔導。
(三)整體水平有待提升
當前群眾文化的美術創作整體狀況在我國不太樂觀,雖然從事美術創作的群眾有一定的數量,但其來源繁雜,其中有離退休干部等人員,這些創作人群普遍缺少一定的美術專業基礎知識和表現技巧,部分創作者未經過專業訓練,基礎薄弱且缺乏創新觀念,他們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基本相似、千篇一律,優秀作品很少,整體水平相對偏低,創新能力方面也表現得很不充足。這些原因使得整體的創作水平比較低下,雖然與群眾文化有一些聯系,但創作的美術作品很難凸顯價值及他們的觀賞性和獨創性,這一因素也成為制約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發展的一大障礙。
(四)缺少足夠資金支持
在我國,很多的群眾文化團隊均存在相同的問題,即活動資金主要依靠財政撥款而無其他渠道,因此出現經費緊張的局面,盡管政府與文化管理部門給了一定的款項,但是數額太少僅夠群眾文化美術創作人員的日常費用,數額還遠遠不能滿足群眾文化美術創作的需要。這種狀況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美術創作者的創作才能和美術創作者的發展,隨著我國在群眾美術文化建設方面需求的不斷擴大和多樣化,缺少活動資金的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所以在發展基層群眾文美術創作和美術輔導時,還要解決資金嚴重短缺的問題。因此資金來源欠缺是我國大部分的群眾文化社團面臨的問題,這限制了群眾美術創作者的發展和才能的發揮,所以足夠的資金支持在發展基層群眾文化美術創作和輔導當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群文輔導培訓制度
近年來,我國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力度,但有些方面仍然不到位,在基層文化配置諸多地方還很不完善,設施都不夠完善,造成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活動形式比較單一且內容過于老舊,思想精神方面的需要也傳達得不夠清楚,重點在提高基層群眾文化素質方面,因缺少相關制度對其進行相應的約束和指導,因此盡快建立相關群眾文化輔導培訓制度是一項緊迫的任務,在制度的保障下加強群文的輔導培訓工作是順利開展美術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完善群眾文化培訓制度是一項緊迫的工作,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下群眾文化的輔導培訓工作才能更加完善地開展。
(二)加強業務骨干的培訓
文化館既是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也是連接群眾和政府的紐帶及輔導美術人才的場所,專業素質和素養高低是界定輔導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輔導員本身的專業技能比較低,那文化館用多大的氣力進行輔導培訓,群眾的創作技術水平也不會有很大提高。所以文化館要重視美術業務骨干的培養,讓參與輔導的教員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可是現在的情況是輔導員本身的技能不高,同時也缺少耐心對群眾進行輔導,而且有的地方業務人員在逐漸減少,這種情況下,文化館加強業務人員的培訓更為迫切,鑒于此種情況,文化館對于當前存在的業務素質水平欠缺的輔導人員應加以培訓,使群文美術輔導工作的效果更好,或者可以積極招聘專業的輔導人員,因此文化館需加強群眾文化美術隊伍建設的重視度,提高美術隊伍思想和業務的能力培養,完善美術活動的開展。
(三)運用多種輔導方法
1.書面傳授的方式。在我國群眾文化輔導當中應用最多,尤其是一些邊遠地區,或者是交通不發達的地區,這種方式較為有利。書面傳授的方式,主要通過書本或者是教材,讓被培訓者通過接收教材知識,完成培訓的一種形式,這種培訓形式具有便利、快捷,靈活的特點。它不受時間與空間約束,不受地點限制,所以具有一定的優勢,對于交通欠發達地區采用書面傳授方法非常重要。
2.觀摩感受的方式。在輔導者的指導下對美術作品進行觀摩,觀摩者根據作品中不同的表現手法,根據其表達出的不同效果與意境進行細致的揣磨,讓人民群眾感受美術作品的魅力,引導人民群眾觀賞和創作美術作品,這種方法受到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但是觀摩者能夠根據指導人員的專業化講解,快速掌握美術作品中的關鍵技法與畫法以及所表達的作品意義,讓觀摩者能夠快速地學習到更多的專業性知識。
3.交流接受的方式。培訓者與學員之間的交流,也包括學員之間的交流,也可以理解為走出去請進來,這里走出去既可以是學習,也可以是對某物的觀摩、采風等行動。走出去可以取百家之長,彌補自身的缺陷,并接受新的創作方法,接受新的經驗,使學員接受到新的創作知識,也可以請一些有經驗有成就的藝術家開展相應教學示范,與他們直接進行交流與學習,使人民群眾能夠更新自身對于美術創作的想法,彌補缺陷,接受新的創作和經驗。
(四)建立相關美術交流平臺
文化館是群眾文化發展的基礎和重要場所,館員是群眾文化美術活動開展主要組織者、輔導者和參與者,文化館起著聯系政府和廣大群眾的紐帶作用,這需要文化館結合當前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現狀,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各種專項活動,建立一個完善的交流平臺,做好美術創作交流活動的組織工作,為美術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場所,提高群眾文化美術愛好者的積極性。
由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美術創作與輔導工作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無論從需求還是發展來看,都有待美術工作者不斷創新優化現代美術服務體系,引導美術工作朝著現代多元化方向發展,所以積極推進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有序開展,將整個美術創作與輔導工作都納入到現代群眾文化體系中,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這對于促進社會文化藝術的大繁榮、大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