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周 徐淑波
摘要:本文設計了一種新型防水折疊鞋,由柔軟的鞋底、外底邊緣、防水外拉拉鏈組成。鞋面由具有防水作用的抗撕裂材料制成,鞋面上可以為兩部分,上部是抗撕裂的材料,下部是一層牛皮,兩者結合處使用了防水外拉鏈鏈接,拉鏈頭位于鞋子側面的中間。這樣設計的可折疊鞋減少了占用的空間,方便攜帶。
關鍵詞:折疊;鞋靴;空間;設計
近年來,多功能產品已緊密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社會需求也非常巨大,它們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求并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如果將鞋子的設計與功能技術結合使用,使之可以作為日常用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則具有巨大而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發展潛力。然而,就當今的國內外市場而言,很少有產品能夠與日常服裝和鞋類緊密相關的同時仍能獲得美觀,時尚的產品同時難以兼顧人們可承受的價格和各種功能。這種產品的開發過程相對較慢,折疊功能鞋是非常合適的產品。
鞋類和服飾作為人類藝術表達的載體,源于對人類社會思想的強烈需求。時尚越來越親民,消費者也越來越關注功能需求。目前,鞋類產品的設計開發主要有以下趨勢:第一,鞋類的形狀簡單、光滑;第二,具有多功能的同時,產品附加性高。盡管經濟社會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代,但簡約仍然是時尚界的主流。
就目前社會而言,鞋類同時也是人們展現自我和追求時尚的體現。鞋子設計的技術含量每天都在增加,隨著新材料和新工藝方法的不斷發展,鞋類的功能和美觀性不斷得到優化和融合,最終將變得更加完美。同時還要考慮綠色環保、減少污染,達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等,這已成為Susan Lange品牌制作鞋類的永恒的主題,他們認為:鞋類不僅需要單純的“潮流化”,也需要更好的適宜性。適宜度是評估鞋類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簡約形式”本身就是鞋類適用性和得體性的雙重體現。但是,簡約并不意味著簡單,它是更好的材料,更易于使用的設計和具有高附加值的功能形式的完美結合。就像可折疊功能鞋一樣,從功能研究到鞋子匹配,整個設計過程都是以人為本的。消費者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此類產品的舒適性和便利性。
時代的發展帶來消費者觀念的變化,功能性可折疊鞋適應了目前時代的發展需求,并且有很多適用性功能的不斷涌現,將為該類產品帶來巨大的發展前景。
(一)鞋底承重分析
根據對人們腳部的分析,腳的力量的主要集中在前腳、腳趾和腳跟。實驗表明,當一個人走路時,地面對腳的沖抵強度非常高,產生的力最大值約為體重的1.4倍。如果根據成年女性體重的比例計算,則行走時體重50kg的女性產生的壓力約為1250N,這是非常巨大的壓力,也就是說,當人們走路時,不能忽略腳在鞋底上的作用力。
(二)內部鞋底設計
綜上所述,經過多次仿真實驗和比較,在鞋和腳的最大負載部分使用了較厚的緩沖材料,以減小最大壓力值,因此,應使用具有良好柔韌性的材料。

(三)鞋類結構分析
鞋子的結構主要由三個元素組成:鞋植(提供基本樣式)、鞋子的鞋面(鞋幫)和鞋底。此次設計了一款更適應腳的形狀的鞋植,以獲得更舒適的使用效果。確定鞋植類型后,鞋子的樣式沒計主要取決于鞋面。鞋幫的形狀和結構的設計取決于鞋植的類型。因此,鞋的鞋面和鞋植的類型這兩個部分必須有效連接并且不能分開。
(四)鞋的款式分析
考慮到鞋幫可更換樣式的功能,它的設計可以分為兩部分,即鞋幫和鞋底的替換。為了使更改后的樣式和類型呈現出更好的多樣化,作者決定將鞋子制成戶外防雨可折疊鞋,同時屬于休閑鞋范疇。這種樣式的鞋子,改變了鞋面的形狀。因為其他類型的鞋子如跑鞋和高跟鞋相比,改變鞋面和鞋底的樣式相對困難。在鞋底上進行設計更換與原始鞋款的設計以及穿著不兼容,適用人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休閑鞋種類繁多,可更換的鞋面的種類也十分豐富。日常鞋類大致可分為日常、運動和商務類別,日常鞋是鞋類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這些鞋適用于各種場合,既舒適又寬松,同時又莊重嚴謹。
(五)連接物的選擇
可以組合和折疊的設計通常使用拉鏈進行連接,同時適用按扣、膠水和扎帶等材料。為了加強織物之間的連接并更好地顯示可折疊結構的藝術魅力,擴大現代功能性鞋類的使用空間,拉鏈已成為此次實驗的首選。拉鏈的功能都可以滿足應用此次設計的各種要求:1.防水性:拉鏈使用的是兩條齒狀鏈,齒鏈連續且有序的排列,并且滑塊上下移動以將兩個元件吸引到鎖定位置。與其他連接方法相比,用拉鏈連接的兩個零件具有更好的柔韌性,并且不會有間隙。使用滑動連接的另一個優點是它具有優良的防水功能。2.品種豐富:中國從1830年代開始批量出口拉鏈鎖。當前有100多種類型和樣式的拉連鎖。這些樣式包括尼龍拉鏈、樹脂拉鏈、金屬拉鏈、封閉式拉鏈和開放式拉鏈等。拉鏈的類別豐富,無疑為可折疊的結構提供了一種不錯的樣式選擇。
(六)功能材料初部選擇
作者將鞋設計為兩個獨立的部分——鞋底和鞋面,其中鞋面用于實現不同的樣式的結合,以此來選擇不同鞋底的鞋底材料和功能材料。
當前,材料的應用已經成熟,可用于生產各種鞋底的材料豐富多樣。首先,作者從許多材料中選擇了四種常用材料作為本研究的主要選擇。
1.PU材料
聚氨酯(PU)材料具有耐磨性、耐腐蝕性以及良好的抗低溫性能,使用這種材料設計出來的鞋子在廢棄后可以自動降解,十分環保,目前普遍適用于鞋底的制作,但同時也具有透氣性差、附著力低、吸水性強的缺點,吸水性太強會導致諸如易水解之類的問題,該材料不適用于本研究中的日常鞋底,因此不能在此主題中使用。
2.EVA材料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屬于聚合物材料的類別。它的優點是輕質、高彈性和良好的柔韌性。通常用于跑步鞋的鞋底制作。但是,它具有容易吸收水并易變臟的缺點,并且不耐磨損。作為用于鞋底的材料,高耐污性和耐磨性是一個大問題,因此不能在該主題中使用。
3.MD材料
MD材料是EVA轉換的材料,它是在EVA材料經過第二次高壓轉換之后制成的新材料。它延續了EVA材料的輕質、高彈性和優良的柔軟性等特性,還增加了易清潔、高硬度、高密度、強拉伸強度等新優點,總體上性能優于EVA材料,其延伸度也很大提升。但是,它有優點也有缺點。例如,當暴露于高溫時它容易收縮并且其強度差,減震性能差強人意。使用一段時間后,減震能力下降得更明顯,透氣性也不好。作者將在鞋子的鞋底上安裝許多電路或電子設備,如果透氣性和緩沖性不好,則很容易損壞組件或短路,因此不能應用于本主題。
4.橡膠材料
橡膠材料在現有市場上可分為兩類,即天然橡膠和再生橡膠,廣泛用于生產各種運動鞋的鞋底。這種類型的鞋底是耐磨、防滑且柔軟的。缺點是它質量稍重,不利于長期穿著。
(七)可折疊鞋底設計
綜上所述,經過多次仿真實驗和比較,需要在鞋和腳的最大負載部分使用較厚的緩沖材料,以減小最大壓力值,因此,應使用具有良好柔韌性的材料。本次設計的戶外防雨可折疊鞋,可以向前和向后的多方位折疊,并且至少可以折疊一次,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1)和鞋幫(3)上都具有良好的連接性和可折疊性,且鞋幫(3)位于鞋底(1)上端連接到鞋底(1);鞋底(1)形成整體,并且包括前腳部位(11)與后腳部位(12)的之間的過渡區域(18),前腳部位(11)和后腳部位(12)的厚度大于過渡區域(18)的厚度;在過渡區域(18)和鞋底(1)中至少有一個折疊槽(13),可以沿折疊槽(13)延伸的方向折疊。

鞋靴未來開發的技術將會以舒適性和功能性為基礎,并以外觀和時尚的設計作為補充,將靈魂引入了現代設計,更好地實現傳統鞋子功能的轉換。因此,在研究了現有可折疊功能鞋靴產品的設計后,希望可以設計出更全面、更具個性化和環保的可折疊功能的鞋靴產品,以滿足人們的適用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