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露
摘要:無聲的文字,有聲的朗讀,將值得尊重的生命與值得傳承的文字用最藝術化的語言來呈現,是教授文藝作品演播、探討朗讀藝術的意義所在。2020年上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文藝作品演播”響應教育部的倡議,停課不停學,科學開展線上教學,成效顯著,在疫情期間不僅保證了教學順利完成,而且學生作業和期末作品完成度好、質量高。這告訴我們線上教學在非疫情期間也可作為線下教學的輔助手段,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線上教學;課程安排;成績權重
在本課程內,主講教師帶領了四個班級140名學生系統學習了五大基礎核心理論模塊——散文、詩歌、小說、寓言童話和廣播劇演播中的氣息運用、聲音變化、語音語調、情感調動和技巧表達等。通過在學習通APP上深入地分析解讀、騰訊會議APP上大量地示范及互動討論學習,夯實了學生們的語言基礎,掌握了朗讀表達技巧,把握了文學藝術作品創作規律,培養了美學審美情趣,提高了綜合人文素養。
(一)精準運用線上教學軟件
線上教學軟件的選擇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太多會分散精力,會致使學生分心,浪費更多時間在操作等精力上,所以選擇軟件上,主講老師考慮的是簡便和有針對性。通過比對,最后選用學習通APP和騰訊會議APP,利用其各自的功能和優缺點,分別進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學習通用于簽到、錄制速課、聽課程視頻、資料共享、設置討論、布置測驗、作業和考試等,騰訊會議APP用于示范交流指導。教學期間,學習通會對學情自動統計,便于主講教師監測學生學習狀態和效果。騰訊會議的在線音視頻互動,示范講解和指導會較為便捷。
(二)線上教學質量監控和評價
線上教學和分數等通過系統記錄自動統計,可一鍵導出,一目了然。以1801班為例,可清楚看到主講教師發布任務點52個,章節學習總次數6828次,章節測驗、討論和和成績管理等記錄都很清晰,平時作業和考試作品的上傳以及批改操作簡便,評價針對性強,一對一點評配合在線語音交流,可實現直接有效的指導,學生進步明顯。
線上統計界面
(一)成績權重

根據線上教學的特殊性,在授課前根據學生居家學習特點對成績權重進行了重新分配,修改了學習通和騰訊會議在線課堂評價標準,編寫了新的授課方案,具體調整為:
1.考勤40分滿分,占平時成績的40%,評分標準如下:
(1)到課情況:
1)線上簽到10分,占總成績的5%,按次數累計,簽到數達12次為滿分。
2)線上課程音視頻20分,占總成績的10%,課程音視頻全部完成得滿分。
(2)課堂互動:
1)線上討論6分,占總成績的3%。
2)線上章節測驗4分,占總成績的2%,只計算為任務點的章節測驗,取學生章節測驗平均分,未做測驗按0分計算。
2.平時作業60分滿分,占平時成績的60%,占總成績的30%。評分標準如下:
1)課堂筆記6次,共10分。
2)散文、詩歌、寓言童話、小說和廣播劇共50分,抗疫詩歌誦讀附加分
5分,每次按作品完成質量和互動效果:優秀獲得7-10分,良好獲得5-7分,一般獲得1-5分。未參與互動,未提交作業0分。
(二)學習計劃
每周課前發布學習通知和簽到,學習通APP聽課完成章節指定任務點的學習后,學生們將課程筆記上傳學習通作業處,每一篇筆記教師在批改時能清楚看到學生是否關注了重難點知識點;每章節發布的朗誦錄制任務、設置的專題討論或章節測驗,均清晰明了,由于成績權重分明,學生也很珍惜線上教學機會,所以實踐互動都會積極參與,作業也會在截止時間前遞交,便于教師批閱打分;在實踐教學環節,交流研討全班分四個小組進行,共聽互評十分積極,由此形成了“聽課-示范-講練-錄制-互評-講解-重錄-再聽課”的良性循環,成效顯著。
特殊時期,不同的上課方式,不變的學習熱情。基于學生的配合和認真的學習態度,每章作業中都有優秀作品,尤其是最后一章的“廣播劇演播”,分隔于不同城市的學生克服困難,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創作出多篇優秀作品,不僅演播效果好,音效、音樂等剪輯包裝也完全達到了要求,超出了主講老師預期。今后正常復課后,可線上線下充分結合,使得取得最佳授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