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祥馨
摘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素質教育的主要優點,其次系統論述了素質教育下的主要任務,包括因材施教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處理好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系,情境互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三個方面,從而點明在新時期學校開展素質教育,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關鍵詞:素質教育;因材施教;良性互動
教育作為立國之本,是學生、家長、老師們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在新時期,好的教育不僅適合孩子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更有助于為社會提供更多有用人才,為民族的發展注入強大的活力,在新時期,學校開展素質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減輕高考的壓力,更能貫徹教育部實事求是的教學態度。
一、素質教育的主要優點
(一)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所謂的素質,不僅包括文化修養,道德水準,身體條件,更包括人文素養,孩子的責任擔當力等多方面綜合衡量標準。也就是說,素質教育是將后天素養同先天已成條件的有機結合,從而達到喚醒每個孩子靈魂的教育目標。很多人說素質教育輕松,其實,所謂的輕松,并不是降低了臺階的高度,而是經過努力,把大臺階變成了一串小臺階,跨度小了走起來要輕松很多,到達同樣的高度,并不像原來那么費力。在實踐中,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有很多方法,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討論、課前演講、定期開展業余愛好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提高孩子的整體學習能力,而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知識[1]。
(二)增加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
一名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不僅僅在于年少讀書階段,更深的影響力在于學生成年階段。上學期間,教師的個人性格,生命色彩,都是學生未來人生路上的好榜樣。教師在上課中,不僅要將知識傳遞給學生,更重要的是將這門學科的思維方式教給學生,因為在校期間學到的知識總有一天會忘記,但是思維方式的灌輸卻對學生的一生有重要影響。而在素質教育下,更加有助于師生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一朝一夕不會養成良好師生關系,只有教師從心里出發去愛學生,關心學生的能力,理解學生內心的感受和痛苦,愿意傾聽學生的故事,才能感染學生的心靈,成為學生生命中神圣記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師想要贏得學生的尊重,有很多種方法,比如老師可以在實踐中布置一些周記、書信等作業,從而增加自己和學生的交流方式,平常休息時間,關注一些時下流行的游戲,電影等學生喜歡的興趣愛好,從而拉近自己和學生的距離,更好構成和諧又融洽的師生關系[2]。
二、素質教育下的教學任務
(一)因材施教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應該在對孩子任何一方面提升的時候,要兼顧孩子的其他方面,就像營養均衡一樣。但是營養均衡,也得有主食作為支撐,否則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素質教育也一樣。我們不能忽略孩子的身體健康指標,人生價值觀的形成、道德秩序的培養,習慣習性的塑造,心理和態度對處事能力、緩解壓力及表達情緒的心境優化。素質教育關乎孩子的應試能力、奮斗能力,其實更重要的是生活能力。我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往往單一傾向于特長教育,其實特長教育只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有存在必要并應該重視,但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長去發掘、去引導、去培養、去專業化提高。因為是特長,就應該是領先于別的孩子的東西,而不是亂學,瞎學,學孩子不擅長和不喜歡的。讓孩子因特長而感到優越感,使得孩子更加自信,這對孩子學習和其他方面更加有用。而且讓孩子懂得,世界萬物,世間萬人,各有所長,自己也有自己的優勢。使得他在其他方面也將更加自信。而不僅僅是特長科目本身。
(二)處理好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系
素質教育包含應試教育,應試能力也是孩子能力的一部分,應試素質也是素質。如果一個孩子不能正確的面對考試,也就不能正確的面對人生。如果學齡孩子不能正確的專心去學習,就不能自制自己以后專心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學齡孩子,必須學習,不學習,就是荒廢。學習知識,應試教育可以考察出孩子的接收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精益求精和專心細致能力。這一切也可以作為孩子的素質。像做好素質教育,先做好應試教育,二者并不沖突。要說均衡,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也要均衡,否定應試教育,去將素質教育進行完美化,都是偽命題。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能達到教育的目標。
(三)情景互動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不僅可以培養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比如在英語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堅持課前幾分鐘的英語演講,學生用英語來進行演講,是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簡便方法。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也可以采用英文對話,這些對話中,教師將學過的語法知識,句子結構,句型特點等融入生活中,從而既能夠鞏固基礎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的交際能力,并且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從而能夠加大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一些生動文章變成戲劇,來讓學生上臺表演,從而增加學生對重點文章的理解能力,增大課堂容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大學教材的內容提前適當滲透到中學教書過程中,讓學生提前對大學生活以及大學知識產生興趣,從而加大了學生對中學階段學習的動力。寒暑假之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閱讀名著的作業,并在開學后,組織名著演講,名著辯論賽等趣味活動,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渴望。
結論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對于豐富孩子的視野,提高孩子的綜合能力,樹立孩子高尚的人格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素質教育不僅僅是教師和教育的事,家庭的影響和家長正確引導,都對孩子的成長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家長和老師只有從真正意義上去理解素質教育含義,才能讓孩子更加優秀。
參考文獻:
[1]湯子煣,盧德生.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70年探索與素質教育[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20,37(02):122-128.
[2]馬曉盼,吳成炎.新時期高校高素質人才培養中師德建設探析[J].管理觀察,2019(08):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