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谷立立 _方鳳燕
《虛構集》分為《小徑分岔的花園》《杜撰集》兩部分,分別創作于1941年、1944年,正值博爾赫斯寫作生涯的早期。按照博爾赫斯的說法,這是一次“懶惰”的寫作。
世界上有兩種短篇小說:一種以現實之筆描繪現實,一滴不漏地復原真實的生活場景;另一種完全拋開生活,與幻想牢牢地捆綁在一起。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契訶夫,后一種則是博爾赫斯。如果說契訶夫的小說是一個裝載著現實傷痛的長卷,每打開一寸,小人物的卑微就多暴露一分,那么在博爾赫斯這里,世界并沒有既定的形式。它就像萬花筒,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模樣:有時是一個迷宮,有時是一面鏡子,更多時候是一種夢境,或者一部百科全書。
他自稱,“編寫篇幅浩繁的書籍是吃力不討好的譫妄;是把幾分鐘就能講清楚的事情硬抻到五百頁”。我們當然不能因此將他定義為“懶漢”——因為所謂的“懶惰”,不過是博爾赫斯慣用的花招。他輕輕松松動用淵博的知識儲備,寫就了薄薄數十頁的《虛構集》,卻足夠資質愚鈍的我們花上幾年、十幾年的時間,慢慢去揣摩它的好。
《虛構集》的確對得起“虛構”這個標題。書中收錄小說17 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的幻想小說(《巴比倫彩票》《環形廢墟》《南方》《刀疤》),另一類是對并不存在的“假想書”做出的注釋(《特隆、烏克巴爾、奧比斯·特蒂烏斯》《赫伯特·奎因作品分析》)。但不管如何分類,虛構就是虛構,都來源于博爾赫斯那顆博聞強記的大腦。
于是,當我們看到《博聞強記的富內斯》時,不禁會莞爾一笑:因為富內斯就是博爾赫斯的化身——他相信,每一種小說都是作家的自傳,哪怕是與自傳風馬牛不相及的偵探小說。況且,如果談論“博聞強記”四個字,這個世界又有誰能夠與博爾赫斯一較短長?
習慣淺嘗輒止的讀者并不適合閱讀《虛構集》。這里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故事,哪怕博爾赫斯總是強調他在講故事。《虛構集》多的是思維的殘片、故事的梗概,卻少有正經的情節。它以碎片的形式,隱隱呼應著博爾赫斯一生的主題:鏡子、迷宮、圖書館、作家。《特隆、烏克巴爾、奧比斯·特蒂烏斯》一篇中,“我”和比奧伊·卡薩雷斯(他是阿根廷作家,也是博爾赫斯的朋友)自稱靠鏡子和百科全書發現了“烏克巴爾”。
但事實上,沒有人知道“烏克巴爾”究竟代表什么,博爾赫斯也不急于揭曉答案。因為結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他見到了什么,又經過了多少交叉、分岔的小徑。直到小說結尾,我們才明白原來“烏克巴爾”是一種文學形式,“它的史詩和傳說從不涉及現實”。而特隆呢,則是一個龐大的星球,有“建筑和紙牌游戲、令人生畏的神話和語言的音調、帝王和海洋、礦物和飛鳥游魚、代數學和火焰、神學和玄學的論爭……”顯然,博爾赫斯無意描繪眼前這個已成定局的世界,他的故事和小說就是烏克巴爾與特隆,既“從不涉及現實”,又博大無比。
終其一生,他用智性的頭腦去創造真正屬于他的世界,《虛構集》只是其中的一點縮影。這個世界注定不會有平庸的風景,它由一長串“龐大而有條不紊的片段”(夢境、迷宮、鏡像、百科全書)組成。它們彼此糾纏、相互對應,在給讀者帶來眩暈的同時,也將所有干癟無趣、言語乏味的闡釋,統統擋在了門外。
還是在《博聞強記的富內斯》里,富內斯驕傲地宣稱,他“一個人的回憶抵得上開天辟地以來所有人的回憶的總和”。這句話打開了通往博爾赫斯文學城堡的大門——我們看世界,常常只看到事物的表層。
博爾赫斯卻能一眼洞悉真相,將目光投向更深、更遠的領域。假設桌上有三只酒杯,擁有“最強大腦”的富內斯(或者說博爾赫斯本人)能夠清楚地看到“一株葡萄藤所有的枝條、一串串的果實和每一顆葡萄”。有了這樣超凡的洞察力,他就可以打破世界貌似緊密的質地,將它分解為原子、質子、中子、微粒子,重新排列組合,直到擺出一個循環往復的迷宮,或者“迷宮中的迷宮”。
以《小徑分岔的花園》為例。這是博爾赫斯小說最為人熟知的一篇。但讀完全篇,才發現書中并沒有真正的“花園”。所謂的花園,不過是敘述者“我”遙遠而模糊的記憶。“我”還記起小時候曾經在一個對稱的花園里待過,長大后,花園就自動消失了。“我”堅信,這個消失的花園就是失落的迷宮,它是包容一切的小宇宙,更是連通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通天塔圖書館”。然而,在這個“龐大而有條不紊”的圖書館里,沒有兩本書是完全相同的。它的儲備之多、涵蓋之廣,幾乎超越了文字所能表達的極限。
但不管有多少種分類,書還是書,都是由同樣的空格、標點、字母所組成。博爾赫斯相信,哪怕整個人類行將滅亡,“通天塔圖書館”仍舊會留存下來,“青燈孤照,無限無動,藏有珍本,默默無聞,無用而不敗壞”。這是博爾赫斯最為浪漫的想象。他伸出手來,邀請我們走進去,與他一道共享閱讀的幸福時光。畢竟,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經典重讀
《虛構集》
[阿根廷]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出版社_浙江文藝出版社
譯者_王永年
博爾赫斯,阿根廷詩人,小說家,翻譯家。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奠定其在阿根廷文壇的地位。發表于1944年的小說集《虛構集》,給博爾赫斯帶來巨大聲譽,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文風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
精彩書摘
在那做夢人的夢中,被夢見的人醒了。
我想想它廣闊無比,不僅是一些八角涼亭和通幽曲徑,而是由河川、省份和王國組成……我想象出一個由迷宮組成的迷宮,一個錯綜復雜、生生不息的迷宮,包羅過去和將來,在某種意義上甚至牽涉到別的星球。我沉浸在這種虛幻的想象中,忘掉了自己被追捕的處境。在一段不明確的時間里,我覺得自己抽象地領悟了這個世界。
我像圖書館里所有的人一樣,年輕時也浪跡四方,尋找一本書,也許是目錄的總目錄;如今我視力衰退,連自己寫的字幾乎都看不清了,我準備在離我出生的六角形不遠的地方等死。
衰老和恐懼也許誤導了我,但我認為獨一無二的人類行將滅絕,而圖書館卻會存在下去:青燈孤照,無限無動,藏有珍本,默默無聞,無用而不敗壞。
《未來生活簡史》
作者_[以色列]羅伊·澤扎納
出版社_四川人民出版社
未來學家真的可以預測未來嗎?疫情引發人類對未來的擔憂,你是否想將未來看得更清楚些?未來基因工程可以幫助人們抵御病毒的侵襲?人類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本書文字權威不失生動、理性不失俏皮,打破閱讀門檻,邀你跟隨作者一起暢想未來。
《BBC 蘇格蘭史》
作者_[英國]尼爾·奧利弗
出版社_譯林出版社
傳統的蘇格蘭歷史,總是以英格蘭為坐標系,充斥著戰敗和羞辱,處處透露出一種失敗者和受挫者的氣質。但是這樣的歷史真的準確嗎?本書一改蘇格蘭悲劇性的刻板印象,準確地把握了蘇格蘭的身份認同,在這廣袤的世界中為蘇格蘭找到了更為恰切的位置。
《逆流河》
作者_[法]讓-克勞德·穆勒瓦
出版社_湖南文藝出版社
傳說中,世界上存在一條絕無僅有的“逆流河”,河的盡頭就是“不死之水”。托梅克和漢娜為挽救一只朱頂雀的性命,分別加入了尋找逆流河的隊伍。這部成人童話,旅程的美妙不下《小王子》,哲思的探索猶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對讀者心中夢想的呼喚。
悅讀
《博弈論》
作者_[日]鈴木一功
出版社_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博弈論原屬于微觀經濟領域,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其在宏觀經濟、產業組織、國際貿易、金融等經濟學領域全都得到了應用。本書將理論架構與實際案例相結合,意在把這門晦澀難懂的數學學問“翻譯”給更多商務人士,讓每次抉擇背后都有理性的依據。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作者_周華誠
出版社_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黃昏的稻田,色彩逐漸爬上天際,山影、飛鳥、鳴蟬,一一呈現。遠望,三兩只白鷺,在遠處天空里起起落落;俯身,看蜘蛛在葉尖攀爬,青蛙一躍而起。這是在稻田里的小旅行,無須多遠,卻成為一個契機,讓你停下腳步,想一想來時的路,想一想要去的方向。
《雜草的故事》(典藏版)
作者_[英國]理查德·梅比
出版社_譯林出版社
山羊豆、牛膝菊、金盞花,還有萹蓄、牛蒡、豬殃殃……在你眼里,它們是怡人的閑花野草,還是可惡的農業公害?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生命力象征,還是花園里離經叛道的麻煩制造者?路邊毫不起眼的雜草,讓我們學會如何在自然的邊界上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