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英玲 尚合敏 古燕珍
河南鶴壁市人民醫院 1)消化內鏡室 2)RICU 鶴壁 458030 3)河南武陟縣人民醫院手術室 武陟 454950
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因生理功能減退導致ESD圍手術期風險增加,故對ESD圍手術期的護理管理質量需求更高。傳統圍手術期護理管理以疾病為中心,缺乏對患者的心理干預,從而影響患者預后[1]。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干預(CQI)是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理論基礎給予患者系統、全面的護理服務。將其應用于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可能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提高其應對能力[2]。因此,筆者將此管理模式與傳統護理干預分別應用于2組患者中,以比較兩種護理管理干預模式對患者術后情緒和應對方式的影響。
1.1一般資料選取鶴壁市人民醫院2017-06—2018-03間收治的88例結直腸病變需行ESD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實驗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80~90歲,平均83.52歲。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81~92歲,平均84.98歲。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80歲。(2)術后生命體征平穩。(3)病變>1 cm。排除標準:(1)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2)合并嚴重內分泌疾病或先天性腸道畸形者。(3)合并腫瘤或嚴重感染者。(4)患嚴重精神疾病,不能配合實驗者。本實驗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行傳統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后與其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認真評估患者心理和生理情況。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和手術注意事項。術后指導患者飲食、活動和用藥。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CQI。(1)建立CQI小組:由護士長、高職稱醫生和專科護士組成。對小組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定期開展CQI研討會議,探討護理干預成果。(2)發現問題:通過查閱患者病歷、自制調查問卷等方式發現傳統ESD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術前腸道準備不充分,患者術前未按醫囑停用非甾體類藥和抗血栓藥物,患者術后依從性差,護理人員專科知識欠缺等[2]。(3)改進護理方案并制定護理計劃和措施:加強對小組成員專科知識培訓,可采用定期講座,參加學術會議,成立CQI交流小組,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能力。(4)加強術前健康教育:①通過多渠道、多種方式向患者講解結直腸病變知識,使患者對相關疾病有科學認識。②告知患者ESD圍手術期注意事項。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護理,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的疑慮和想法,使其主動尋求醫務人員的幫助,定期宣泄情緒,提高應對能力。③可通過向患者講解成功治療案例緩解其負面情緒。④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提高患者的依從性。⑤根據患者存在的護理問題制定針對性護理措施。⑥指導患者術后嚴格禁飲食并戒煙、酒。⑦出院時向患者提供本院自制的ESD術后注意事項宣傳手冊,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定期向患者推送相關疾病科普知識。⑧指導患者出院后清淡飲食,避免進食辛辣刺激食品。多參加散步、打太極等活動。(5)評價:定期召開小組會議,總結評價相關護理計劃和措施。改進效果差或效果不明顯的護理服務,并規范管理體制、質量控制,強化護理安全路徑等。
1.3觀察指標(1)使用免疫放射法測量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CEA 、CA19-9、CA242水平。(2)采用Jalowies量表對患者應對方式進行評價,含樂觀、面對、情感宣泄、尋求支持、逃避和姑息等六個方面,使用0~3級評分法。沒有:0分;不常:1分;有時:2分;經常:3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應對頻率越高。(3)干預前后患者的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和焦慮量表(HAMA)評分。HAMD、HAMA評分>18分表示陽性。患者分數越高說明患者情緒越不穩定。

2.1血清腫瘤標志物干預前2組患者的CEA、CA19-9、CA242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患者的CEA、CA19-9、CA242水平與治療前比較均降低,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2.2應對方式干預前2組患者樂觀、面對、情感宣泄、尋求支持、逃避和姑息方面評分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樂觀、面對、情感宣泄、尋求支持、姑息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逃避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應對方式比較(分,
2.3干預前后HAMD、HAMA評分干預前2組患者的HAMD、HAMA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的HAMD、HAMA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HAMD、HAMA評分比較分)
改善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負面情緒,提高積極應對疾病能力,能有效提高ESD診療效果。傳統圍手術期護理干預以控制患者病情為主要目的而缺乏對患者施以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和各個環節的質控管理[2]。CQI是一種新型護理質量管理模式,其更注重護理管理過程中各環節的質量監控,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性。其通過持續護理服務品質改進的過程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在持續質量改進過程中通過排除造成護理服務質量偏離標準要求的措施或計劃等,來消除不良變異或缺陷;通過尋找問題,解決問題,改進相關護理措施,完善相關護理管理路徑從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3]。
目前臨床上尚無足夠特異性度和高敏感的結直腸病變標記物,所以聯合檢測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單一指標的不足[4]。在結直腸病變患者中,CEA、CA19-9、CA24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升高的水平與疾病程密切相關,故其可作為檢測結直腸病變干預效果評價的指標。本研究中,經干預后實驗組患者CEA、CA19-9、CA242水平低于對照組,說明CQI應用于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ESD圍手術期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可能的原因為:CQI模式能通過尋找分析既往護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據此制定針對性改進護理措施,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促進患者術后恢復[4]。
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術后因飲食、活動、生活、排便方式的改變,以及對相關疾病知識的缺乏,導致其應對方式的改變[5]。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經CQI干預后樂觀、面對、情感宣泄、尋求支持、姑息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逃避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CQI應用于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能增強患者應對能力,改變患者應對方式。其原因為:CQI模式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鼓勵患者說出心中的疑慮、擔憂,鼓勵患者主動尋求幫助、定期宣泄情緒等,提高了患者的應對能力[6]。
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常因擔心手術效果、治療費用,以及預后,長時間處于焦慮和抑郁狀態,而影響康復。因此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是促進患者康復的關鍵[7]。本研究中,實驗組經CQI干預后的HAMD、HAMA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CQI應用于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其原因為:CQI模式能通過多角度、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耐心講解術后注意事項等,從而緩解患者對疾病及預后的擔心[8]。
綜上所述,老年結直腸病變患者ESD圍手術期管理中應用CQI的臨床價值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積極應對疾病能力,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