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成功遏制了新冠疫情的傳播,這還要歸功于其國內健全的醫療體系和積極的公共合作。在別國成功的抗疫經驗中,我們也能找到這些特點的蹤影。但泰國外交部表示,泰國抗疫有成,其鄉村醫療志愿者功不可沒。超過100萬名鄉村醫療志愿者在抗疫后方做了大量工作,他們有效地將公共衛生系統擴展到全國各個偏遠地區。
作為初級衛生保健體系的一部分,泰國鄉村醫療志愿者網絡建立于1977年,旨在增強鄉村衛生意識、鼓勵基層社區參與。在20世紀70年代,貧困、文盲和疾病是泰國發展的主要障礙,特別是在與疾病作斗爭的一線偏遠地區。然而,當時泰國醫生的數量并不多,人們普遍不能獲得體面的醫療保健服務。因此,公共衛生部發起了別出心裁的鄉村醫療志愿者計劃,從當地社區招募人員,填補醫務人員的短缺。
自從泰國政府將初級保健發展、包括保健志愿人員,納入第四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1977~1981年)》,鄉村醫療志愿者計劃得以繼續蓬勃發展。過去40年來,鄉村醫療志愿者已成為泰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鄉村醫療志愿者體系建立在志愿精神和社區成員之間的親情意識上,很容易獲得社區居民的信任與合作。要成為醫療志愿者,有文化、有工作、在村里生活工作、受人尊重、愿意建設社區,這幾個條件缺一不可。滿足特定條件成為志愿者后,他們將由省級衛生官員培訓和監督。
迄今為止,全國大約有105.5萬名醫療志愿者,形成了一個遍布全國、具有專業知識的衛生網絡,有效增強了危機期間的公共衛生防御能力。作為社區的一員,醫療志愿者可以發現潛在的問題,并在問題升級之前向政府發出警報。他們還向村民個人提供重要的健康信息,這種預防措施即簡單又高效,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并不暢通的情況下。此外,志愿者還成為了政府和社區之間的完美中間人,因為社區成員更有可能傾聽和信任自己熟悉的人。
泰國楠府北部山區班南屯村的醫療志愿者負責人查猜·蓬龐帕薩表示,新冠疫情爆發期間人們返鄉時,志愿者的任務是收集返鄉者的信息,特別是他們是否來自高風險地區。這項工作如果由政府承擔,會變得更加棘手,因為他們還未在社區居民中建立足夠的信任感。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發生在那拉提瓦府。醫療志愿者提醒村民們應該珍惜真主給予的身體,說服穆斯林社區采取預防性衛生措施抗擊新冠疫情。
早期,泰國采取措施抗擊疫情,許多企業暫停營業,數千人失業返鄉。大批人離開首都引起了人們對新冠疫情可能會分散傳播的擔憂。然而,這場災難并沒有發生。盡管設施短缺,但兢兢業業、足智多謀的志愿者認真篩查返鄉者,并建立起了當地的隔離系統。
有些人甚至認為,返鄉實際上對人們是有益的,因為相較于在曼谷,當地的醫療志愿者可以更密切地對人員進行篩查和監測。
弗朗西斯·福山等學者提到,這次新冠疫情凸顯了國家在管理危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他觀察員表示,完善的公務員體制在泰國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泰國鄉村醫療志愿者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危機來臨時,利益相關者越多對大家越好。醫療志愿者體系作為國家現有機制的完美補充,還需要一種必要而又簡便的參與方式,使人民能夠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
毫無疑問,醫療志愿者模式可以應用到任何地方。在這個危機時刻,志愿精神和社會服務的價值得以普遍彰顯,激勵著人們。為保護人民利益,志愿者們甘愿冒險奮戰,是泰國的無名英雄。他們不求回報,除了無私奉獻后人們那一抹贊許的微笑。
·來源:泰國外交部
·編譯:陳志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