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博
為基層減負,是近兩年輿論普遍關注的高頻時政詞匯之一。
2019年3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以下簡稱2019年《通知》),明確提出將2019年作為“基層減負年”;2020年4月,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通知》(以下簡稱2020年新《通知》),強調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緊盯老問題和新表現,全面檢視、靶向治療……這一系列舉措都釋放出一個清晰信號:為基層減負,為實干撐腰。
一年多來,不斷推進的基層減負攻堅戰,讓基層單位和基層干部減輕了負擔和壓力、減出了時間和干勁,以躬身力行、真抓實干的姿態投身工作。
文山會海、過度留痕、考核名目繁多等問題,既占用了干部的大量時間、耗費了干部的大量精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對基層面臨的困擾,習近平總書記一針見血地指出:“很多形式主義問題,占用基層干部大量時間、耗費大量精力,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自2019年的《通知》發布之日起,一場緊盯文山會海、督查檢查考核過多過濫等問題的專項整治大幕旋即拉開。
“少開會、開短會,開管用的會”是2019年《通知》明確提出的要求。青海、河北、浙江等地在此基礎上提出,確定“無會周”“無會月”,集中精力抓落實。黑龍江則規定,視頻會議一般不請外地同志到主會場參會,會議時間控制在兩小時以內;領導講話、表態發言、工作匯報、經驗介紹等必須聚焦主題,力求精練;各類專題會議不超過半天……
隨著為基層減負工作的深入開展,一些地方逐步打破慣性思維,創新工作方法。
2019年,哈爾濱市平房區(哈經開區)認真落實“基層減負年”的工作部署,創新工作機制,通過開展基層日、早餐會活動,密切與企業的聯系,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受到入區企業的歡迎和好評。
通過一頓早餐,哈爾濱騰邁通用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解決了企業發展遇到的多個問題。騰邁總經理李偉感慨地說:“政府通知召開航空產業早餐會,感覺挺新鮮,到了現場才知道,吃早餐的過程是奔著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我們真心為政府務實高效的舉措點贊。”
一組組數據,正是作風變化的真實寫照:2019年,黑龍江省市縣三級印發文件同比減少52.61%;省市縣三級召開會議同比減少48.38%;省市縣三級開展督檢考事項同比減少65.41%;省市縣三級開展評比表彰活動50項,均低于可開展計劃數量。其中,省級層面印發文件同比減少50.56%,降幅位列省區市第三位;召開會議同比減少48.33%,降幅位列省區市第四位……
近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通報了八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其中一則案例是,某省住建廳在精準脫貧“農村危房改造回頭看”專項行動中,部署工作草率,在兩個多月時間內,僅此項工作就先后四次發文更改相關要求、表格內容和上報時限,令基層無所適從,加重了基層負擔。
在督查檢查考核工作中,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還是求真務實、注重實效?
“進一步改進督查檢查考核方式方法”“進一步把廣大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中央辦公廳2020年新《通知》中的這些表述和要求,就是要革除督查檢查考核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真正發揮督查檢查考核的“指揮棒”“風向標”作用,更加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現在基本能天天下村屯,到下邊更能發現問題,更快解決問題。”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黨委書記楊成林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很享受現在的工作狀態。

渤海鎮是唐代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所在地,且距離知名景區鏡泊湖不遠。楊成林說:“過去,我們經常接待調研考察組,有時一天要陪好幾撥人,真是耽誤時間和精力。”
這幾年,楊成林明顯感到接待任務少了、干部作風實了。“過去接待上級領導,需要提前很多天準備路線方案。上次,省里來了一位領導,只有一輛大巴車,直奔調研點談問題,現場辦公拿方案。到了午飯時間,大家一同到食堂吃工作餐。”
調研過程簡單,結果卻不簡單。“那次調研之后,上級很快幫忙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了難題。這樣的調研,我們真心歡迎。”楊成林說。
2020年4月以來,黑龍江省落實中央辦公廳2020年新《通知》要求,多次強調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高決策和執行能力,把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要求各部門不得擅自組織督查活動,在組織督查、調研等活動時要防止重復扎堆、層層加碼,不能興師動眾,不能影響、干擾地方和基層的正常工作。
“減負”工作落到實處后,很多基層干部從以往大量行政和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走入老年人家中,走到困難群眾身邊,面對面了解他們的困難和訴求,給他們提供更加具體的服務。”正在就公租房相關租賃政策走訪轄區居民的哈爾濱市道里區撫順社區主任郝麗影深有感觸地說。
基層減負,減的是負擔,不減的是責任。然而,由于基層工作任務重、人手不足,分工往往沒有那么細,一人得管好幾項工作、對接好幾條線,“5+2”“白加黑”就成了常態。如何加大對基層干部的正向激勵力度,更好地激勵他們擔當作為?
“這激勵那激勵,用好干部最給力”。從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到《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提出要求,再到《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通知》將“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黨中央做出的一系列決策部署,都旨在為干事創業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樹立鮮明的價值導向。
2019年4月,黑龍江省委印發《關于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具體措施的通知》,提出25條具體減負措施,明確對基層干部和深入基層工作的干部在關懷和激勵上給予傾斜。其中規定,全面落實各項政策待遇,對優秀駐村扶貧干部優先提拔使用,適時召開全省優秀駐村扶貧干部表彰大會,樹立鮮明導向,激勵干事創業。
在這樣的用人導向下,曾在依安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工作的“80后”程遵琳,2018年來到依安縣富饒鄉富饒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與比較熟悉的機關工作相比,我更喜歡面對陌生工作環境的挑戰。到扶貧一線經受鍛煉,正好給我提供了挑戰自我的機會。”2019年年底被任命為依安縣先鋒鄉副鄉長的程遵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像程遵琳一樣的駐村扶貧干部,2019年全省共提拔使用了715名。
不僅是黑龍江,全國多地在為基層減負的同時,均把考察識別干部的“探頭”裝到基層一線——2020年1月31日下午,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楊峪河中心衛生院院長趙云章正在一個高速路出口執勤點為返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突然接到商州區委組織部打來的電話。一時間他還很疑惑:“組織部找我有啥事?”
原來這個電話是叫他到區委組織部談話。第二天,趙云章便被任命為商州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成員,負責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醫療救治管理工作。對于自己被“火線提拔”,趙云章表示“完全沒有想到”,同時很受鼓舞:“現在我更感到責任重大,一定要把工作做好,不能辜負組織和同志們的信任。”
對此,《人民日報》刊文指出,讓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獲獎勵、得提拔、受重用,使他們更有盼頭、更有勁頭、更有奔頭,我們就能以擔當帶動擔當,以作為促進作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