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嫩江市委堅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書記工程”,持續在資源、產業、項目上做文章,加快脫貧攻堅,助力全面小康。圍繞資源做文章。市委聚焦村集體現有的資源和資產,形成土地運營模式、資源開發模式、盤活資產模式,打牢村集體經濟發展基礎。圍繞產業做文章。市委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引導村黨組織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發展村集體經濟渠道,通過服務創收模式、特色農業模式、電子商務模式,形成多元發展的“創新路”。圍繞項目做文章。市委積極鼓勵村黨組織通過自主經營、入股合作、向上爭取資金項目等方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形成自主經營模式、股份合作模式、外力幫扶模式,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姜朝軍)
龍江縣委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抓住干部“引、培、評、用”四個關鍵點,繪制年輕干部成長“路線圖”。拓寬渠道,大力補充年輕干部儲備力量。建立年輕干部儲備數據庫,嚴格落實能進能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制度,使年輕干部儲備始終保持最佳“陣容”。搭建平臺,著力提升年輕干部綜合素質。舉辦優秀中青年干部和科級干部培訓班,并選派他們到艱苦崗位掛職鍛煉,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靈活方式,努力激勵年輕干部擔當作為。細化考察內容,靈活評價方式,檢驗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線是否擔當。堅持標準,樹立正確年輕干部選任導向。豐富干部選任“四個往前排”,即“干事創業業績突出的往前排,在艱苦環境崗位工作的往前排,群眾口碑好、為政清廉的往前排,人崗相適、崗位匹配度高的往前排”,著力提升選人用人公信度。(王立東喬晨)
今年以來,鴨綠河農場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大力推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工作,打造黨員管理新模式。積分制“加法”,形成爭優創先原動力。制定在職黨員、無職黨員、離退休職工黨員的具體積分標準,積分內容全面而具體,讓黨員管理由虛變實、由難變易。設立加分項,激發黨員工作干勁。確定積分制管理為每年一個積分周期,滿分為100分,對積分排名靠前的黨員,基層黨支部優先將其作為評先評優的推薦對象,并在政治待遇、學習培訓、物質獎勵等方面給予支持。摸清底數,扎實推進精準管理。建立黨員“積分制”管理臺賬,為精準、科學推進黨員“積分制”管理工作奠定基礎,確保將每名黨員全部納入黨組織的科學有效管理之中,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季大宇)
東寧市積極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圍繞“充實力量、閉環管控、后勤保障”三項核心工作,嚴密做好境外疫情輸入防控,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充實工作力量,提升“戰斗力”。市委組織部先后抽調27名年輕干部參與口岸關卡防疫,與公路口岸辦干部組成值守小組,開展倉庫出入口登記、場內管理、貨檢通道檢查等工作。實行閉環管理,加大“管控力”。為嚴防境外疫情輸入,保障東寧口岸出入境貨物運輸有序運轉,嚴格執行入境貨物閉環管控措施,從源頭切斷入境貨物及人員疫情傳播途徑,構筑起抵御境外疫情輸入“防火墻”。注重關心關愛,強化“保障力”。扎實做好口岸防疫人員后勤保障工作,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加大關心關愛力度,讓口岸防疫一線干部切實感受組織溫暖。(孫偉瀧)
為進一步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參與社區治理,肇源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建立“三單式”服務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黨員下沉社區“雙報到”,構建共治共享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居民“點單”,關注民生匯民愿。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組織1130余名機關事業單位和社區黨員干部收集群眾需求信息,找準群眾生活中的難點、堵點、痛點。社區“下單”,穿針引線搭平臺。發揮社區黨工委“三雙服務”橋梁紐帶作用,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精準對接居民“心愿單”,搭建服務平臺。黨員“接單”,服務群眾踐初心。細化“雙報到”工作機制常態化、標準化,明確每個單位黨員服務先鋒隊立足本職認領一個服務崗位的工作任務,確保“雙報到”活動成為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的有效載體。
(大慶市委組織部研究室)
為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激發黨員隊伍活力,尚志市著力引導廣大黨員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方面有質量、有特色、有溫度、有實效。彈好“組織引領曲”,讓主題黨日添黨味。市委組織部印發《關于認真組織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的通知》,為全市基層黨組織量身定做主題黨日活動指南,強化黨員黨性觀念。譜好“幫帶協奏曲”,讓流動黨員不掉隊。實施“給流動黨員指派一名聯絡員,建立一個微信學習群,流動黨員每周向流出地黨組織發送一次學習視頻,流動黨員為流出地群眾提供一份致富信息、為流入地群眾辦一件好事”等舉措,確保流動黨員“離家不離黨”。奏好“黨群交響曲”,讓為民服務實打實。疫情期間,要求基層黨組織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切實扛起責任,走在前、干在先,為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難題做出應有貢獻。(馬燁)
按照齊齊哈爾市委組織部關于發展黨員工作的總體要求,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實際,克山縣利用騰訊會議APP,組織開展2020年黨員發展對象網絡培訓班,確保了全縣發展黨員工作的有序推進。“疫”線培訓,籌備是前提。縣委組織部通過建立微信群、組織線上連接測試等方式,及時下發工作提示,指導學員下載使用培訓軟件,確保新型培訓的準時開課。“疫”線培訓,課堂是主體。工作人員實時查看在線學員信息,電話督導學員上線,確保本人準時在線聽課;授課教師根據授課內容,視頻點名互動交流,保證學員聽課質量。“疫”線培訓,收獲是關鍵。結合實際,量身制定合理課程;授課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為學員解答疑點難點內容;通過讓學員撰寫培訓心得體會,深度檢驗學習效果,全面提高發展對象入黨前的黨建知識水平。(魏綜志)
通河縣通過深化“黨建+”模式,聚力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堅持科學應對、統籌推進,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凝心聚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戰。領導變身帶貨主播,推廣地標農產品,助力脫貧攻堅。采取“黨建+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由縣級領導帶領本地優秀農企“組團”走進淘寶直播間,為地標產品帶貨,助力當地企業、合作社復產復工,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有序拆危房育花苗,推廣“菜園革命”,助力脫貧攻堅。在祥順鎮、烏鴉泡鎮采取“黨建+庭院經濟+貧困戶”試點模式,開展“菜園革命”,將農村危舊房屋拆除,在拆房地塊發展庭院經濟,幫助農民增產增收致富。推廣技術搶抓農時,科學栽植生態稻,助力脫貧攻堅。各鎮采取“黨建+農技推廣+貧困戶”模式,科學推進早稻種植,確保穩疫情促脫貧兩手抓、兩不誤。(通河縣委組織部)
綏濱縣委組織部深入推進組織系統干部能力素質提升行動,結合全縣組織工作實際,著力鍛造講政治、重公道、業務精、作風好的組工干部隊伍。堅持“坐下來”,學習提素質。設置“組工書架”,儲備600余本書籍,著力化解工學矛盾;持續開展“組工講堂”,著力提升組工干部業務素養和工作本領。堅持“走出去”,鍛煉強本領。建立組工干部聯系村級黨組織指導黨建工作制度,組織全體組工干部深入全縣109個行政村掛點,著力提高組工干部助推村級黨組織建設提檔升級的能力。堅持“評起來”,激勵添動力。建立“以老帶新1+1”活動,結成幫帶對子12對,每名新人每周撰寫一篇經驗類信息,由“老師”指導把關,年末對每名組工干部的信息刊發數量和質量進行評比,致力提升組工干部的文字綜合能力。
(劉小寒)
綏化市北林區在紀念建黨99周年之際,聚焦黨員干部帶頭擔當作為、共克時艱,集中開展“砥礪復興書記講堂”活動,利用釘釘、“龍江先鋒網”和黨組織生活“樣板間”等線上平臺“開壇授課”,宣講黨史、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分析當前形勢和任務,教育引導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核心引領和先鋒模范作用,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常態,做好人民的“主心骨”和“火車頭”,為打贏“六穩”“六保”保衛戰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截至目前,全區843名黨組織書記已為15 000余名黨員線上授課。(郭術雙)
林口縣委組織部主動履職,引導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防群治、共克時艱,踐行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提高政治站位,凝聚組織力量。把疫情防控作為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的實踐戰場,及時傳達學習領會中央和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讓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明確做什么、怎么做。發揮組織優勢,抓實聯防聯控。創新聯防聯控舉措,及時印發《關于組織動員全縣在職黨員、干部積極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做到應包盡包,切實落靠單位“一把手”責任。加強關愛激勵,助力疫情防控。把送服務、解難題作為傳遞黨的關懷的“暖心”方式,讓廣大一線黨員干部安心專心抗疫情。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把聚焦一線挖掘典型作為匯聚抗擊疫情的強大力量,營造比學趕優的良好氛圍。(隋海濤)
寶清縣采取“三抓三促三到位”的有效措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高質量基層黨建推動高質量脫貧攻堅。抓主體責任,促常態長效,黨建工作落實到位。通過提升戰斗力、增強牽引力、激發內生力,將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優勢,將黨建活力轉化為脫貧動力,引導農村黨員爭做好推手、好助手、好幫手。抓產業項目,促經濟發展,扶貧政策落實到位。創建高效園區,建立種養基地,通過自主創辦企業的方式,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不斷增加集體收益,同時組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村集體公益勞動,并簽訂勞動協議獲得報酬。抓作風轉變,促滿意提升,服務群眾落實到位。圍繞生產生活、熱點難點等問題開展工作,抓好為民辦實事等工作;駐村工作隊積極創新舉措,主動深入市場,幫助群眾解決難題。(寶組)
進入汛期以來,梨樹區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開展“千百十”安全防汛行動,確保梨樹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千名黨員展硬核先鋒本色。區委下發《關于在防汛救災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處級干部靠前指揮,1000余黨員主動請纓,以雨為令,迅速進入防汛戰時狀態。百個“責任崗、聯系戶”筑安全防護網。基層黨支部設立130余個“黨員責任崗”,各級黨員干部按照職責分工,各司其職、以身作則。十支“突擊隊”顯衷心為民魂。提升各級黨組織的實戰能力,35支黨員突擊隊沖在防汛第一線,將險情發生率降到最低。(梨樹區委組織部)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流動黨員教育,撫遠市采取“三學”模式,創新教育形式,加大教育力度。“東極紅帆”集中學。運用“東極紅帆”直播平臺,將分散的農村流動黨員線上集中起來,同步參與各支部組織生活。利用“東極紅帆”智慧黨建學分制,每年每名黨員學分需達到50分以上,督促黨員線上集中學習。“網絡黨支部”分散學。以鄉鎮、社區支部為單位建立“網絡黨支部”,將所有農村流動黨員連在線上,不定期發布學習資料,以方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進行自學。“邊境黨建抖音”研討學。開辟“東極邊境”黨建抖音陣地,上傳黨建作品,吸引農村流動黨員參與對家鄉邊境黨建的交流研討。(宋寶金)
青岡縣整合全縣公共服務單位集中進駐辦事中心,著力優化企業群眾辦事環境,“最多跑一次”成為青岡服務新標準、新常態。精簡辦事流程,企業群眾辦事更便捷。整合行政審批區域,集中提供業務咨詢和辦理服務,55家單位開通延時服務,涉及服務事項251項。加強制度建設,企業群眾辦事更規范。強化服務人員紀律管理,定期考核測評;投入資金15萬元,搭建互聯網云臺系統,實現窗口實時監控;增設自助服務設備,指派專人引導,變辦事群眾“跑窗口”為“自主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企業群眾辦事更安全。打通預約辦、網上辦渠道,開通47家單位111個事項的預約電話。發布23個業務辦理網站及APP,有效分流辦事群眾。(王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