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四條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十四條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一千零五十五條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條繼承權男女平等。
釋義:
平等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相互之間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他們的合法權益也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平等原則是民法的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立法規范民事法律關系的邏輯起點。它最集中地反映了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本質特征,是民法區別于其他部門法的主要標志。

法條:
第七條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第五百條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對方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信原則的行為。
第五百零九條第二款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釋義:
誠信原則,是指所有民事主體在從事任何民事活動,包括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時,都應該秉持誠實、善意,不欺不詐,言行一致,信守諾言。誠信原則作為民法最為重要的基本原則,被稱為民法的“帝王條款”。誠實守信是市場活動的基本準則,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則,它和公平原則一樣,既是法律原則,又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規范。
(摘自《生活中的民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