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型孝子
有一類人,在對待自己父母方面,平時并沒有付出多少時間和心血,而在某些場合卻對旁人大吼大叫,以示孝心。比如,老人生病住院,他不想著如何做好陪護,而是有一點不如意就恨不得“拿槍指著醫護人員”,覺得這就是自己付出了、盡責了。其實,這是一種表演型、無成本的偽孝。
融梗
“融梗”是近年流行的新抄襲方法,而這種看似“高級”的抄襲,正在迅速地毀滅原創。“融梗”和前些年經常出現的“洗稿”略有差異——“洗稿”是對原創文字的深加工,以此躲避查重系統;“融梗”則在文字上和原著差別很大,借鑒的可能是情節甚至故事演進的邏輯、線索的安排,即復制的是創意和智慧,而不僅僅是文字。
最IN
IN是對英文詞組“in fashion”的簡寫,在英語里意為“時尚的、流行的”。通常人們在聊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時,如果說這個人“很IN”,則表示這個人很時尚、看起來很有型。后來,這種“說法”從時尚圈蔓延到全社會,引申為“最專業”“最好”等意思。
京基尼
炎熱的夏天來臨,全國各地一些中老年男子流行這樣一個造型——把T恤或跨欄背心撩到肚子上,僅遮住胸部,裸露腰腹部,以達到消暑降溫之功效。這種造型被戲稱為“北京比基尼”(簡稱“京基尼”)。為提升城市形象,濟南、天津、沈陽等地紛紛采取措施,集中整治“公共場所衣著不整”。
有內味兒了
在北方口語中,習慣將“那”讀成“內”,這個字一般用于表示前文出現過的事物是否地道、正宗,“味兒”在這里也表示感覺的意思。2020年年初,該說法隨著一些京味兒視頻在網上出現,衍生出了“有××內味兒了”的“梗”。“內味兒”究竟是哪般,只能基于具體情境和個人感受來意會,一般可以理解為“帶勁兒”。
“大學士”不是學位
“學士”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春官》中,是指在國學讀書的學生。《周禮·春官·樂師》中載:“帥學士而歌《徹》。”鄭玄注:“學士,國子也。”自魏晉以后,“學士”逐漸成為一種官職,指的是朝廷中掌管典禮、編撰等諸事的官吏,即靠寫字而為國家效力的一種文官,大體上相當于今天的文秘。
到了近代,學士才逐漸成為高等教育本科階段授予的一種學位名稱,大體可依學科類別分為理學士、文學士和商學士等。
“大學士”一詞初見唐代。大學士本為官職,設立于唐代;宋代大學士往往為優禮前任宰執之用;明代時大學士也稱內閣大學士,一般設多名,當上大學士即為入閣,職權極重,相當于宰相;清朝之初基本沿用明朝官制,也設大學士多名,到雍正時期,開始設立軍機處,設軍機大臣多名,大學士職權漸無,演化成為文官的頂級榮銜。有名的“羅鍋宰相”劉墉就曾是乾隆時的體仁閣大學士。
“大學士”的職權曾部分和教化有關,但從來不是什么學位。
(摘自《西安晚報》)
“過于健康”反而適得其反
現在,人們越來越崇尚健康生活,但有一些“健康習慣”其實會起到副作用。
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很多人覺得,補充維生素是人到中年后必須要做的。實際上,維生素服用過量會引起嚴重的健康問題。例如,服用維生素A過多,會導致惡心、腹瀉、發疹和代謝紊亂等問題。
大量飲水。從便秘到腎衰竭,脫水的風險眾所周知。但如果飲水過量,且超過身體所需,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鈉水平下降,從而引發低鈉血癥,出現疲勞、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癥狀,甚至可能會致命。專家表示,健康人應該根據是否口渴來喝水,而不必每天喝8杯水、超過2000毫升。
清潔廚房。骯臟的廚房會使感染食原性疾病的風險增加。但是許多人在清潔水槽、廚房臺面以及廚房內其他表面的時候,會用濕海綿或者抹布擦拭,然后放在一旁,待下次使用,這反而會增加接觸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風險。
(摘自“騰訊醫典”微信公眾號)
為什么海鮮市場經常檢測出新冠病毒?
最近,全國多地的海關部門在冷凍海鮮產品中發現新冠病毒。而在此之前,大連海產品加工企業員工感染新冠病毒,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和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的海鮮區域都曾檢測到新冠病毒,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為什么海鮮市場及海產品加工企業會成為新冠病毒的“重災區”,我們以后還能安全地食用和加工海鮮嗎?掃描圖中二維碼,聽聽專家怎么說。
(視頻來源:新浪網)
防疫科普
吃飯時應如何放置口罩?
現在,每天與我們接觸最“親密”的東西莫過于口罩。吃飯、喝水時需取下口罩,但是又不能馬上扔掉,放置口罩成為問題——是掛在耳朵一側,還是拉到嘴巴下面,或者揣進兜里?其實這些處理方式都是錯誤的。
武漢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胡軼認為,獨立密封包裝的清潔口罩攜帶方便,而且摘掉的口罩可以放在包裝里,推薦使用;非獨立包裝的口罩可以存放在干燥、清潔的盒子或紙袋內,如清潔的信封。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將用過的口罩與干凈的口罩混合放置。就餐前可先將桌子用酒精消毒,再鋪上干凈的紙巾,將口鼻側(淺色面)朝內對折放置在紙巾上,再覆蓋一層紙巾。吃完飯后,將口罩上層的紙巾丟掉,再戴上口罩即可。
每次從收納袋內取用口罩前,應先用流水洗手或用手快q消消毒,取口罩時要避免手指觸碰口罩內側面。
(摘自《健康報》)

心理壓力大?摸摸臉就好多了
現代社會中,很多人感到心理壓力大。為了緩解心理壓力,有的人運動,有的人唱歌,有的人尋醫……然而,最簡單的減緩心理壓力的方式,竟然是摸臉。
德國萊比錫大學的古安伍德教授研究了負面情緒刺激對觸摸面部行為的影響。古安伍德教授讓14名成年人參與到一個工作記憶的任務中,每個參與者必須在5分鐘內記住若干個光點在一個平面中的位置。在實驗過程中,參與者會受到高頻噪聲的干擾,引起煩躁、不安和焦慮等負面情緒。實驗結果發現,當出現噪聲時,參與者觸摸面部的行為比不出現噪聲時顯著增加,然而,由噪聲引起的腦電波變化卻隨著參與者下意識觸摸面部的行為而消失了。古安伍德教授認為,人們在無意識中觸摸面部,能夠調節情緒,以確保認知功能的正常運轉。
由于臉部有大量的神經末梢,觸摸面部皮膚會刺激神經活動,從而導致人體激素水平的變化,降低壓力和焦慮帶來的負面情緒。(摘自《參考消息》)
菲律賓:斷Wi-Fi,防顧客逗留商場
自3月禁足令實施以來,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商場一直處于歇業狀態,歷經數月的防疫封鎖,多個商場于日前相繼恢復開放。不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并未結束,這些商場為了避免消費者發生感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商場為了配合防疫,架設了噴灑消毒水的防疫亭,勸導消費者保持社交距離,而進入商場必須配戴口罩、配合測量體溫。除此之外,為了防止顧客逗留太久,商場關閉了免費Wi-Fi,并將室溫調高3℃,達到26℃,以“勸退一些顧客”。
(摘自觀察者網)
錢為何又叫“鈔票”?
“鈔票”如今是“錢”的通稱,但最初兩者卻是各有所指——錢指的是銅錢,鈔票指的是紙幣。
相對于銅錢,紙幣的歷史較短,至北宋時才逐漸形成。當時紙幣還不叫鈔票,而是叫“交子”“會子”。紙幣的名稱與“鈔”連在一起,是在金朝。《金史·食貨志三》有“遂制交鈔,與錢并用”的說法,紙幣是在金朝以后才被稱為“交鈔”的。
到了明代,為適應商業發展的需要,改為以鈔為主、錢為輔的錢鈔并行制度,但那時還未見有稱錢或鈔為“票”的。用“票”來指稱紙幣,是在清朝晚期的咸豐年間。
清咸豐三年(1853年),朝廷為鎮壓太平天國,發行了兩種紙幣以籌措軍餉。一種稱“戶部官票”,也叫銀票;另一種稱“大清寶鈔”,以銅錢為單位,所以又叫錢票或錢鈔。后來“寶鈔”和“官票”合一,這才有了現在常說的“鈔票”。
(摘自《咬文嚼字》)
腰總疼,快檢查一下睡姿
慢性腰痛已經成為困擾人們的主要病癥之一,導致腰疼的誘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不良睡姿。
側臥被譽為“頭號舒服睡姿”,殊不知,這個姿勢會讓腰椎、脊柱長時間處于旋轉狀態。扭轉會導致椎間盤內相鄰的環狀膠原纖維之間產生壓力,椎間盤內壓力增大,導致髓核向一定方向突出,從而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癥。
俯臥位睡姿,也就是趴睡,這個姿勢頭頸偏向一側,肌肉會很緊張,時常引發頸椎病,而頸腰的肌肉有著密切聯系,又間接引發腰部疼痛。
正確的睡姿可以充分緩解身體的疲勞,使身體放松。側臥時,枕頭選擇合適的高度,使頸部不發生側曲,雙腿夾一個枕頭,同時屈髖、屈膝130°左右,這樣脊柱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肌肉可以充分得到放松;仰臥時,膝關節下方,腘窩處墊一個枕頭,頭部枕頭高低適中,頸部充分支撐。這樣骨盆不會過度前傾,腰背部肌肉得以放松休息。
(摘自《北京青年報》)
停止工作會使大腦快速衰退
你是否曾抱怨工作太累,期待早日退休?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停止工作后,大腦功能就會快速衰退。
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對3000多名參與一項長期健康調查的公務員進行了研究。這些志愿者在30年的時間里定期接受記憶力測試。這個時間段,涵蓋他們職業生涯的最后階段和剛退休的那幾年。測試內容包括檢查文字記憶力和詞匯回憶能力,還有檢查推理能力和言語流暢性。
研究結果顯示,志愿者退休后,其文字記憶力衰退的速度快了38%(已去除因年齡而產生的自然衰退)。這項研究說明,曾經擁有繁忙和輝煌的事業,并不能預防認知衰退,除非退休后能讓身體和精神保持活躍。
(摘自《大眾衛生報》)
遇到“職場PUA”該怎么辦?
“職場PUA”特指發生在職場中的精神控制現象,如畫餅利用、打擊否定個人能力、強迫認同錯誤觀點等。今年6月,封面新聞大數據中心發布的《2020年白領生活狀況調研報告》顯示,63.65%的受訪白領經歷過職場PUA。那么,如果自己遭遇職場PUA該怎么辦?
學會去拒絕。在職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不是所有委屈都要默默忍受。超過本職工作以外的事情、不符合能力的事情要懂得拒絕,強行攬在自己身上,只會增加負擔,也會影響職業發展。
保持頭腦清醒。語言與環境的影響、洗腦式的打壓,會讓自己慢慢否定自己。此時要保持頭腦清醒,認清自己的個人價值,不要妄自菲薄。
拓寬社交圈。不要局限于自己工作范圍的一畝三分地,要打開信息通路,拓展職場交際圈,和不同人分享自己的經歷。當收集到的觀點越多、信息越全面時,就能更好地判斷對方說的話有無道理,及時走出思維牢籠。
(摘自《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