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衛周
老年性白內障是臨床最多見的致盲性眼病,隨著白內障手術的普及,人們似乎產生了這樣的一種看法:得了白內障并不可怕,不管得病時間多長,視力下降多嚴重,只要做了手術,視力就能夠恢復正常。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因為老年性白內障在其漫長的發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并發癥,可嚴重地影響手術療效。
老年性白內障是由于眼內透明的晶狀體發生變性和“老化”,逐漸變得混濁而不透明,并造成視力減退,甚至看不見。據統計,通過裂隙燈檢查,6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約96%可以發現晶狀體有不同程度或不同形式的混濁。但現在尚無逆轉白內障的眼藥水或其他藥物,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
不少老年白內障患者久久不接受手術治療,一部分是由于對手術存在恐懼心理,也有些老年人誤認為要等到完全看不見時才能開刀治療。殊不知,白內障拖久了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并發癥——
1.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膨脹期白內障由于晶狀體皮質吸收水分,使晶狀體腫脹,前房變淺,房水外流受阻,可導致青光眼急性發作。一旦發生青光眼,必須及時摘除膨脹的晶狀體,否則可能導致永久性失明。
2.瞳孔阻滯型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由于固定晶狀體的懸韌帶變性和松弛,出現晶狀體脫位或移位,引起房水通過瞳孔時受阻,使眼壓升高而導致青光眼。此時須及時摘除晶狀體,處理瞳孔區的玻璃體,解除患者的病痛。
3.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過熟期白內障囊膜的通透性增加或有細微破裂,晶狀體的顆粒成分隨房水的流動游移到前房,然后積聚于前房角,阻塞小梁網,從而產生繼發性青光眼。此型青光眼藥物治療無效,必須摘除晶狀體及行抗青光眼手術治療。
4.晶狀體過敏性葡萄膜炎。過熟期白內障會導致嚴重的前葡萄膜炎,導致角膜水腫、角膜后片狀沉著物堆積、瞳孔與晶狀體廣泛粘連,患者感到眼痛、眼紅、視力進一步下降,此時也須手術摘除白內障。
綜上可見,患有老年性白內障,應按醫生的建議盡早進行手術治療,不宜久拖。
過去認為,老年性白內障要等到看不見東西,白內障完全成熟的時候做手術最好,主要是因為以前的白內障囊內摘除術要等晶體完全混濁才是手術的最好時機。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眼科顯微手術的開展以及人工晶體的問世,白內障的手術方式已有很大的改進。目前主要采用現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和超聲乳化摘除術,近年來還開展了白內障激光摘除術。這些手術均在顯微鏡下操作,將混濁的晶狀體的中央前囊膜撕除,然后用超聲乳化將晶狀體吸出,保留原有的囊袋,并將人工晶體植入其中,手術切口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也很快,技術已經很成熟。因此完全不必等到白內障成熟了才手術。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標準是,只要矯正視力低于0.5,便可手術。
另外,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和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冠心病的白內障患者,只要血壓、血糖、心肺功能控制在相對正常的范圍內,均可接受手術。
為適當延緩老年性白內障的進展,平日要注意幾點:1.外出時戴有沿帽或深色眼鏡,可使眼睛受到的紫外線照射量大大減少;2.一旦遇到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嘔吐,或在高溫條件下大量出汗,都應及時補充液體,一般情況下,只需喝白開水、茶水即可;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蔬菜,因為維C能減弱光線和氧化對晶狀體的損害;4.合理使用藥物;5.控制血糖、血壓;6.戒煙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