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海
隨著超聲診斷技術及超聲儀器不斷發展和臨床經驗的積累,人們優生觀念日益增強,孕期超聲檢查也已成為評價胎兒生長發育、檢測胎兒結構異常的重要手段。但這一檢查能否100%檢查出胎兒畸形?對孕婦和胎兒有無影響?該如何把握檢查時機?這些問題是很多孕婦心中的疑慮,下面為您一一解答。
答:胎兒超聲檢查是孕期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它屬于Ⅲ級產前超聲檢查,包括:(1)常規產前超聲檢查,主要用于評價胚胎及胎兒生長發育、胎盤及羊水等情況;(2)系統產前超聲檢查,以篩查胎兒畸形為目的;(3)針對性檢查,對超聲檢查出現的偏離或疑問進行針對性復查。
答:不能!根據《超聲產前診斷技術規范》,無腦兒、腦膨出、開放性脊柱裂等6種病必須在產檢期間查出來,其他的畸形情況不在這個范圍內。因染色體異常而導致的先天愚型兒或一些微小畸形,B超就測不出來;另外一些細小的畸形或異常,因檢查困難尚不能列入篩查范圍,如耳廓畸形、手掌腳掌及指趾畸形、隱形脊柱裂等;胎兒結構是一個逐漸形成和動態發育的過程,胎兒畸形也有一個發展過程,有時在正常和異常之間沒有一個絕對明確的界限,畸形沒有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有可能不能被超聲所顯示,如骨發育不良在孕中期無法及時發現;另外有些一過性異常如腦室擴張、脈絡膜囊腫在隨訪過程中可消失。
可見,B超檢查只是發現胎兒畸形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發達國家運用超聲對胎兒畸形進行排查,檢出率也只有70%。準爸媽們要記住,孕期B超檢查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將B超當成能查出胎兒所有異常情況的“神器”,要理性看待B超結果,同時也不能忽視唐氏篩查、無創DNA檢測、羊水穿刺、臍血穿刺等排畸手段。
結合我國具體情況,整個孕期應進行4~6次檢查。
(1)早期妊娠。在停經6~8周左右應檢查1次,主要確定是否是宮內妊娠、妊娠囊位置及數目、評估孕周、確定有否原始胎心管搏動、排除異常妊娠及其他婦科疾患等。
(2)孕早期(11~14孕周)。此期進行胎兒遺傳病超聲檢查以篩查胎兒染色體異常,重點測量頸項透明層、鼻骨。胎兒的主要器官在12孕周已基本形成,此時超聲可顯示胎兒主要系統器官結構,從而可探查部分胎兒結構畸形,早期診斷及早決策。
(3)孕中期(18~24周)。此期是篩查胎兒畸形的最佳時期,大部分胎兒結構異常可在這個階段檢出。如一些致命性胎兒畸形,包括無腦兒、嚴重腦膨出、嚴重開放性脊柱裂、嚴重腹壁缺損及內臟外翻、單腔心、致命性軟骨發育不良等。
(4)28~30孕周。此期已為孕晚期,重點評估胎兒生長發育、胎盤位置、羊水量、胎位等,也可以補檢孕中期未被發現的胎兒畸形,或者重點復查18~24周超聲篩查不滿意的胎兒結構。
(5)34~38孕周。此期宜進行1~2次超聲檢查,對重點內臟器官的檢查同樣有重要臨床價值,除了判斷胎兒發育情況、羊水量、胎盤成熟度、臍帶血流、有無臍帶繞頸、胎位,還可發現某些在超聲圖像上表現較晚的遲發現性畸形,如小的臍膨出、腎積水、腦積水等。
一般認為,短時間低劑量超聲檢查安全,因此,產科超聲檢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在保證獲取必要信息前提下,盡量減少操作時間,不進行無醫學需要與診斷無關的超聲檢查;孕早期盡可能減少檢查,每次時間不宜超過3分鐘,盡量避免使用脈沖多普勒檢查;孕中晚期檢查胎兒各器官均不宜超過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