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執法監管力量與庫點多、長期高位運行的糧食庫存監管之間的矛盾,安徽省緊緊圍繞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總體要求,積極開展“智慧皖糧”在線監管、遠程監控、實時監督信息化建設,努力提升糧食和物資儲備執法監管現代化水平和能力。

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萬士其發言 李雯雯/攝
一是構建統一平臺。建立“智慧皖糧”省、市、縣三級分布式管理平臺、移動APP 云平臺、企業數據管理中心三位一體軟硬件體系。其中:分布式云平臺集體授權用戶95 個,移動APP 云平臺用戶2900 余個,企業管理中心用戶1400 余個。省級云平臺可同各類專項糧食業務系統連接。
二是加速“一網通辦”?!爸腔弁罴Z”系統設置“涉糧企業信用建設”“省長責任制考核”“日常監督檢查”“庫存清查”等模塊,基本實現政策性糧食業務流程信息化。系統還可與糧食庫存大清查、12325 熱線、“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信用體系建設等專項系統互聯互通、一網通辦。
三是增加監測節點。全省共完成2252 個托市糧庫點“一卡通”和規劃保留的1061 個國有糧庫信息化建設。安裝業務節點監控5305 個、倉內監控6588 個、安防監控3491 個,接入糧情檢測系統8900 余套,近6000 棟倉房糧食數據實現在線采集,達到了“遠程能看到”“糧情全知道”。
一是數據歸集更全。截至2019 年底,“智慧皖糧”系統共收錄2600 余個實際儲存庫點的倉房及附屬設施基礎信息、12000多個貨位的庫存糧食數據、6000多條企業信用信息和涉及1300 個企業、600 余名執法人員的“一單、兩庫”,初步形成了大數據資源池。
二是業務監管更快。不間斷在線巡查收購現場,及時發現并制止個別庫點粗放式入倉作業行為,第一時間糾偏糾差。遠程查看出庫現場和進度,發現并解決潛在性、苗頭性問題,確保出庫順暢。通過可視化監管,提升制度的震懾性、約束力。
三是糧情監測更準。實時查看倉內糧食性質、品種,并與視頻監控核對,驗證糧食庫存真實性。隨機查看溫度、濕度等數據,督促企業確保儲糧安全。地方儲備糧驗收時,逐筆查詢入庫數據,與現場檢查情況相互印證,有效提升驗收效果。

四是監管程序更清。加強投訴舉報和涉糧案件處置流程化、標準化管理,避免了程序缺失和證據采集不足。涉糧企業誠信評價自主申報、在線審核、評定結果均在網上公開。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庫存清查實行清單管理、在線調度,更加直觀量化。
一是完善監管體系。縱向上,形成省市縣三級監管聯動體系,并與國家糧食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完成對接。橫向上,推進行業信息與省政府政務外網、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互聯互通。局域上,全面梳理企業經營和行政管理業務,分批整合,實現全留痕管理。
二是增強監管效能。加強實時、自動、全天候監管,讓糧食流通全程在“電子哨兵”視線內;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拓展監管的內涵與外延,既杜絕篡改、偽造數據情況,又提高決策科學性;注重線上監控、線下執法聯動,不斷筑牢安全、穩定、廉政底線。
三是提升監管水平。加強與知名院所、信息公司的合作,著力培養懂糧食業務、掌握監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強化執法監管裝備配置,加大執法監管業務培訓,培養一批能監管、善使用、會管理的執法監管信息化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