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峰梅
農村扶貧資金互助協會是農民自愿參加的農村金融組織之一,能夠有效的引導農村地區的居民進行脫貧工作,并且可以將農村地區的資源和資金進行整合,全面致力于農村建設和發展。
農村扶貧資金互助協會的成立與發展均能夠緩解農村地區的生產經營能力、資金流動水平、居民經濟收入等環節的工作,進而推進我國“三農”工作的順利進行。
政府加大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并且提倡信息化管理方式融入現在的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管理中。并且要對新型人才進行培育,積極培養管理型人才與信息化技術相結合的新型人才,確保該人才的授課環境以及老師的素質,使該人才在完成學業之后,可以在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管理層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作用。
同時對于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利用要做到高效率高準確性,使用最新的人力資源檔案管理技術來進行人力資源的分配,從而極大地是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管理的效率都有提升。
深化農村經濟改革,對于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這個農村經濟行業的主體注定是通過自身的革新來不斷適應政策的變化。推動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信息化建設,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管理者將能更正確把握改革的大方向,以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加強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自身管理為目的,而信息化手段還可以幫助扶貧基金互助協會通過整合資源、優化流程來達到降成本增效率的效果。
扶貧基金互助協會的最高領導層想要實現對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的科學化管理是與信息系統的全面支持分不開的,由信息系統匯總、分析得到的各類數據對互助協會的最高領導層所做的決策起到了決定性的輔助作用,這將使得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在農村經濟市場中掌握先機和主動。
財務管理離不開預算,科學合理預算能夠提高資金利用率,最大化確保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資金周轉,促進高速運轉。管理層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清楚認識到實行成功預算管理是保障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經營發展的前提,之后要熟知各種預算編碼方式,將調查數據分析后進行量化數字編制預算,提高預算準確性和可控性。
當然在此過程中,需要各財務部門之間協調一致,減少預算管理障礙。預算涉及到后期大批額資金支配,必須做到靈活性和嚴肅性,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動態化調整,提高預算實效性。
改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保險意識,對現在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改革,確保財務管理制度的系統和完善,對內部不明確的管理體制進行重新修改。并且政府要干涉內部制度的修訂,確保對于信息化人才和信息化設備的管理有著很好的方案。筆者認為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完善資金管理,實行職務分離制度,杜絕權利集中現象,科學合理控制資金使用額度和用途。
另一方面完善實物財產管理,建立崗位責任制,安排規定人員定期輪崗,嚴格控制實物財產的入庫、領用制度,規范規章制度辦事流程,完善清查制度,定期進行固定資產抽查,隨時掌握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實物財產。
在管理制度中要加強對信息的保險意識,在思想方面要加強潛在的危險意識,并時刻保持清醒和警覺,對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報表進行合理分析,正確估測風險,積極有效應對,確保現在信息化時代下對于信息的保險達到最高標準。

綜上所述,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管理是決定一個互助協會內部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主要保障,因此新形勢下也是現在的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管理出現了許多制度上和技術上的問題,因此克服這些問題就成為現在我們的主要研究方向,所以我們需要做到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和培育新型人才、加強預算管理、改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保險意識,通過以上幾點,使得現在的農村扶貧基金互助協會財務管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