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波
摘 要:隨著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地也加強了種子執法的力度,本文根據現階段基層農業種子執法所存在的市場管理薄弱、執法人員專業素質不過硬等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加大力度宣傳《種子法》、對執法人員進行培訓等結論。有效的執行種子市場管理制度,才能保證種子市場長期穩定地運行下去。
關鍵詞:基層農業;種子法;存在問題;對策
引言:種子市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執法團隊積極開展種子執法管理對農業市場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執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待解決的狀況,因此,基層農業必須做好種子執法,采取有效措施,先解決種子執法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而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基層農業種子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一)種子市場管理薄弱
首先是市場管理人員對市場的放松管理。受疫情影響,去年政府各部門實施彈性工作,種子執法部門也不例外,沒有必要情況不能到種子市場工作,于是,一些基層市場管理者就放松了對種子市場的監管,時間一久,種子市場又出現售賣混亂的情況。其次,購買者對市場管理所增加的難度,購買者法律意識淡薄,基層購買者并不具備專業的購買知識和識別能力,一旦經過不真實的誘導,很容易買到假冒偽劣種子。從而為黑心商販提供便利。
(二)缺少專業執法人員
一方面,很多地方受到編制影響,都沒有成立專門的種子管理機構,都是由農業部門所代替組成相關的種子市場執法人員。農業部門本身任務繁忙,承接種子市場執法管理工作更加增加其負擔,這就導致農業部門對種子市場執法工作的忽視,投入的人力、物力并不能支持現有的市場執法任務。另一方面,現有的種子執法工作部都是由其他工作人員兼職,執法人員的年齡、學歷、專業水平不能得到保障,并沒有執法資格,導致執法僅有表面形式,無法科學執法。
(三)執法資金短缺
資金投入不足也是無法進行有效執法的問題之一,種子執法工作很難開展,尤其一些地區需要下鄉監管對市面上出現的一些轉基因種子進行檢測,開展監測工作需要檢測儀器、出行車輛、執法記錄儀等設備。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執法人員只好在有限的情況下進行簡單的檢測,比如只能觀察種子標簽、是否備案等表面問題,無法進行深入檢測,沒法保證出現在種子市場上的種子質量。
(四)執法強度有待提高
種子管理團隊中有經驗的執法人員因為升職原因多半不愿意在執法隊停留,新的執法人員雖然有執法證,但缺乏執法經驗,面對一些突發情況通常不知道從何下手,導致有案件卻無人辦理的情況。在一些糾紛案件中,導致案件雙方都不滿意解決結果,影響政府公信力。
為推進農業綜合執法改革,應加快構建一支權責分明、上下貫通、指揮順暢、運行高效、保障有力的農業綜合執法體系,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堅定、業務技能嫻熟、執法行為規范、人民群眾滿意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1]。
二、關于基層農業種子執法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宣傳《種子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種子市場逐漸呈現開放的狀態,種子公司也越來越多,所以代銷點也逐漸變多。由各個分散代銷點所形成的種子市場中,市場管理并不嚴格,造成了市場混亂,缺乏管理的現象。此外種子的經營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市場上種子出售渠道的增加導致市場出現惡性競爭的現象。而大力宣傳《種子法》可以增強群眾對種子市場的管理概念,《種子法》作為維護種子經營者、使用者的權益,保護合理資源、提高種子質量,發展現代農業而制定的法律,在種子市場管理中應該大力推廣。加強種子市場中尤其是基層農業市場中經營者對《種子法》的認知。
一方面加強種子市場中經營者的法律概念,增強法律知識,培養在購買種子時進行備案、開發票等意識。提高經營人員辨別能力的同時守法經營。另一方面,對執法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
(二)加強建設種子執法管理隊伍
例如,據2020年統計,山東省德州市執法人員共有537人,但實際在崗的只有425人,人數最少的縣僅有7人。落實到種子執法的人數可能只有2-3人,這2-3人還要負責走進市場、種子檢驗、處理相關案件等工作,根本無法將種子執法有效率的進行。對此,要求種子市場加強執法隊伍的人數,目前,基層執法團隊人員配置較少,可以通過增強待遇、提高利益等方式為團隊增加人員。還可以在建設執法團隊的過程中,加強縣級與縣級、鄉級與鄉級執法團隊的相互交流,分享執法經驗,達到執法隊伍相互熟悉的目的,以激勵的方式獲得更好的執法效果。既能及時了解各個種子市場的情況,又能在人手不夠時得到幫助。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要求,德州市農業農村系統聘請了法律顧問,但是法律顧問不參與具體執法過程,只是在涉及重大處罰決定作出前參與法制審核[2]。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為了打造更加專業的執法隊伍,各執法單位不再從其他農業部門調配人員組成執法團隊,而是建立選拔一批專業知識過硬,熟悉種子法律法規的專業執法管理隊伍。執法部門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其相關的考試和培訓,在自我專業能力提高的基礎上,既帶動了執法部門能力的提高,又使自身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
(三)保障執法經費
執法環節的資金通常來源于上級撥款,除了擴大政府財政支持以外也要爭取其他地方企業的扶持。設立種子培育專項資金,種子培育工作需要許多專業機構和社會企業支持,可以通過一些優惠政策為種子管理獲得更多資金。
重視執法團隊的執法任務,不可挪用資金用于其他工作。基層種子管理者的政策補貼也要落實,用來調動其相關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級財政部門需設立執法團隊的專項執法經費,一方面用來購進相關執法設備,另一方面設立專項種子抽查質量檢測費用,加大對市場上種子的檢測力度。及時發現市場上的種子質量問題,減少群眾因種子問題而產生損失,維護購買者的利益。
(四)完善執法裝備與技術
應該大力扶持基層種子隊伍的建設,完善執法設備,例如市面上出現的高技術檢測工具,提高執法工作的技術含量。針對各地不同種子市場條例,制定合理執法技術規定,將種子執法工作歸于其相關種子站和執法大隊。實行雙面配合,種子站負責市面上種子的行業管理等;執法大隊負責具體執法工作,雙方相互配合,建立起完整的執法體系。還可以與上級種子執法部門上下聯動,對下級執法團隊實時監督配合,形成良好的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團隊的技術。
在春秋兩季對種子市場進行常態化檢查,規范市場秩序;對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種子進行專項檢查,嚴格保證種子質量;對制售假冒偽劣種子、無證經營等行為,開展專項檢查并嚴厲查處[3]。
(五)加大執法強度,開通舉報政策
針對隨時變化的種子市場,加大執法力度,及時作出調整。首先,對于未經審批或備案流入市場的種子進行嚴查,嚴厲打擊不良售賣者,確保種子來源渠道正確。其次,執法團隊可以通過宣傳,公布舉報電話,實行舉報有獎政策,做到全民監督。對于每一起舉報事件,做到反應及時、快速出動,處決干脆利落,不放過任何一個違法行為。對于舉報人員,無論情況是否屬實,都予以嘉獎政策;同行對其身份進行保密工作,只有相關執法團隊知曉,堅決避免舉報人員遭到打擊報復的情況。最后,農業部門可以修訂相關種子市場條例規定,對于未經規定流入市場的種子經銷商進行嚴懲,通過加大執法力度,還原一個綠色的種子交易市場。
結論:綜上所述,基層農業種子執法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相關部門要重視其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加以改正。積極采取相關措施,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工作內容和方式,確保基層種子市場的規范和正常運行,以達到基層農業種子市場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俊.鳳城市種子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種子科技,2020,38(17):25-26.
[2]李文燕,王運智,石剛.從執法案件角度分析德州市種子執法現存問題與對策[J].中國種業,2021(04):52-54.
[3]劉建,樓堅鋒,姚丹青,顧芹芹.淺談我國種子執法工作的法律依據及推進建議[J].上海農業科技,2019(0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