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始輪
1.居民消費結構概念。居民消費結構是指社會和經濟發展到一定條件下,針對不同類型的商品或者勞務比例的關系所產生的消費,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費結構也隨之發生改變?,F階段,我國統計局按照居民消費的用途將居民消費劃分為八大類的比例結構進而作為居民消費結構的指標。
2.產業結構轉型概念產業結構轉型即為經濟活動在不同產。業之間的再配置過程。一旦外部環境發生變化,將導致產業之間的資源配置不夠合理,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為了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對各個行業或者領域的資源進行重新配置,提升生產產品的質量,進而促進產業結構的變化能夠適應外部環境,使得產業結構得到長遠的發展。
1.居民消費結構變動的歷程。如果以理論層次來劃分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歷程,由于其無法對居民消費結構進行量化分析,因此對其的計量分析一般根據國家統計局按照消費功能劃分的八大類消費品的比例結構而進行的。自1985年以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1.以衣食為主消費為輔的溫飽階段。2.以滿足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費階段。3.以增加教育的投資力度和醫療的支出為主的消費階段4.以住行為主的消費階段。
2.產業結構轉型的歷程。一直以來,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因素是消費、投資和出口,他們在產品消費的比例變化和內部產品結構方面的變化都將對產業結構轉型帶來影響,基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本質即滿足人們日常的消費需求,由此得出:居民消費需求能夠通過市場的價格調節機制進而引導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通過重、輕工業的比例關系能夠得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是通過其市場價格調節而引導的。據統計,自1978年以來我國產業結構轉型階段分為四個階段,并且做出的調整速度幾乎能夠滿足居民消費的需求。
3.居民消費結構變動與產業結構轉型的相關性。居民消費的需求需要建立在一定數量且不同商品的種類和服務上,由于不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不盡相同,居民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等的變化存在著內在的關系。另一方面,居民消費和產業劃分的標準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居民的八大類消費分類的消費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量化指標還存在非一致的相關性,這也是由居民的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構成差異所決定。
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是基于消費總量增長過程而實現的,企業生產的最終目標就是滿足居民的消費需求,居民的消費勢必會帶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基于這一理念,要探討出居民消費結構如何變化?其變化如何影響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其影響又達到了怎樣的程度?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運用SDA模型對居民消費結構變動對產業結構轉型影響機械能定量分析。對于SDA分解技術的公式推導,投入產業表的基本等式為:

假設第一期投入產出表等式為:基期投入產出表等式為:


由(2)-(3)得公式:

通過SDA模型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所能體現出的各個產業所生產的產品用于滿足居民消費的相對增長速度,如果用于居民消費的產品產出速度越快,那么該行業居民消費結構的比例就會呈現上升趨勢,反之則會下降。
居民消費變動一般認為是居民消費結構變動及居民消費總額增長的總和,他們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即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總是在居民消費總額的影響下而發生變化,居民消費與產品產出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最終目標,而生產又是消費的基礎和條件。
因此,消費的變動能夠擴大生產的能力,而反過來又會制約居民消費的增長。為了有效了解居民消費結構與資本投資之間的關系問題,就需要借助計量分析進而得出資本的投資將與居民消費變動呈正比關系,即居民對某一行業消費的增長越快,那么這一行業的投資資本增長也越快。
由此可見,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會逐漸帶動和促進居民收入的增加,也在一定條件下推動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最終也將影響和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清楚了解和分析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動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進而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居民消費的需求,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