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石曉凱
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是住房分配貨幣化、社會化和法制化的主要形式。單位和職工個人有依法履行繳存住房公積金的義務。

1.會計核算標準尚待明確。現行的《住房公積金財務管理辦法》和《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均于1999年發布,且未明確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還是權責發生制。隨著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住房公積金的管理運營模式也相應發揮了巨大的改變,尤其應該明確收入和支出科目的核算原則及計提標準。目前,很多公積金管理中心采用收付實現制核算,這種核算原則對于一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勢必影響存款期每個會計年度利息收入的均衡計算,無法真實反映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權責發生制是其取得的收入或發生的支出不論是否已收支,均在發生期確認并記賬,有利于真實反映各會計年度的經營成果。但權責發生制之下收支類科目的應收應付計提標準尚未制訂,如果任由各中心自己確定操作標準,會出現人為調整收支等混亂現象,必然會造成核算標準不統一。
2.投融資渠道受限。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雖然管理和運作的資金接近商業銀行的規模,但在投融渠道和方式上都與銀行有著較大的區別。住房公積金的資金除保證正常提取和發放貸款所需備付資金外,個貸率較低的中心如有結余資金只能存放商業銀行。目前,人民銀行尚無對住房公積金存款執行特殊存款利率的規定,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也無存款利率議價能力。相反,個貸率較高的中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貸款輪候時間長,同業拆借或資金統籌使用尚無制度可行。外部融資同樣存在障礙,相對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5年以下2.75%、5年以上3.25%來說,公積金中心不管是向商業銀行申請借款融資,還是發行公積金抵押資產證券,都無力承擔高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的利息費用。
1.完善內控系統。在制定針對住房公積金的內部會計程序時,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全面性、效益性和制衡性,保證與本地區的住房公積金內部會計控制情況相適應,在這里,可以借鑒發達地區或某些大型企業的住房公積金的管理經驗,在以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的基礎上,對控制程序進行完善,保證授權審批控制制度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證業務授權的明確性,將各自的職責范圍落實到位,管理機構需要落實集中授權制度和法人授權制度,以此保證項目的公平和公正性,盡量減少領導層的個人因素影響。另外要對內部會計控制工作的相應職責進行深入分析,選擇合適的員安排在合適的崗位。如果需要提高審批資金額度,要進行全面調查,以集體審批的方式審批,嚴格把控資金流的動向,避免出現風險因素。
2.構建信息交流系統。現在的時代是大數據時代,對于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很大,大部分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信息數據的支持。因此,對于住房公積金的內部會計控制工作,也要建立信息交流系統,實現會計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將會計信息系統與業務系統連接到一起,提高內部控制的信息化水平,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失誤或者技術落后導致的失誤。相關單位需要提高對此的資金、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應用新的數據傳輸技術、信息檢索技術等,并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專題培訓,提升他們的內控信息管理知識和經驗,使他們掌握相應的技能,可以對系統軟件進行更新、維護、升級,保證系統運行性能的優越性。另外,相關單位要引進先進的財務數據分析系統,提高財務數據分析效率和質量,在此基礎上保證住房公積金的資金穩定安全運行;同時實施動態監控,避免出現流動性風險。
3.提升會計人員的素質水平。對住房公積金進行良好的內部會計控制工作,還需要重視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一方面,要保證住房公積金單位會計人員的素質,另一方面保證會計人員對住房公積金相關業務的熟練程度。因此相關單位要注意組織培訓,進行住房公積金內部會計控制的專題培訓,并定期進行考核,以此保證會計人員提升業務能力,保證各項操作的準確性和規范性。
住房公積金是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為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目的是減輕職工的購房壓力。20多年以來,住房公積金已形成比較完善的制度,并成為我國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隨著時代的變遷,住房公積金涉及的資金規模越來越大,因此產生出一些管理問題。本次就對住房公積金內部會計控制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