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驛馭 蔣煬
薄薄的白霧籠罩著阿蓬江,兩側是刀劈斧砍般的巖壁;在這之上,一條公路在河谷與山麓間穿行,高低起伏,平添一分驚險。
行走其間,時而被迎面飄來的薄霧籠罩,茫茫不知去處;時而云霧散去,天朗氣清,大好河山盡收眼底。
這就是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浪坪鄉給人的印象。
過去,這里耕地稀少,土地貧瘠,本地人只能自嘲“好山好水好貧窮”;如今,這里建起了堅實的磚瓦房,撂荒的山地上搭起了生態環保的養殖場,曾經只能靠天吃飯、一貧如洗的村民們,腳踏在硬化過的水泥路上,洋溢笑容,奔向小康。
四角山頂新圖景
“嘎!嘎!嘎!嘎!”
在四角山山頂一處禽舍里,數百只鵝正伸著腦袋,扯著嗓子,急切地催促著主人給它們喂食。
這些鵝的主人便是浪坪鄉官楠村村民何云玉。
近年來,搞養殖產業,可謂是興旺紅火;可也正是因為經營養殖業,何云玉曾經陷入困境。
“2015年,我在網上看到山東有養殖場賣牛。那時候一頭牛的批發價至少都是三四千元,這家才賣1200元,真是便宜。”于是,何云玉懷揣著東拼西湊借來的錢前往山東買牛。
誰知到了對方的養殖場,何云玉只是看了看那些待售的黃牛,就被告知,既然已經看了,就必須得買。價格也不是1200元一頭,變成了3800元一頭。何云玉這才發現,自己被不良商家騙了。
“那個時候我膽子小,也沒見過世面,被對方那么一說,就只好答應了?!睉阎蠡谂c委屈,何云玉被迫花掉20萬元,買下了50頭黃牛。
經過兩天三夜的長途跋涉,50頭黃牛乘著大貨車,從華北遼闊的平原來到西南陡峭的山地。
在接下來的兩年里,這些黃牛因病死了一些,因山地陡峭摔死了一些,最后存活下來的成年牛因品質不好,賣不起價。“只好以進價把牛全賣了,算下來,買?;ǖ?0萬元虧得干干凈凈?!焙卧朴駸o奈道。
除此之外,何云玉還患有冠心病,花在看病吃藥上的費用更是讓本就負債累累的家庭雪上加霜。2017年,何云玉一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的病讓我干不了重活,可日子還得過,鄉黨委、政府開始幫我想辦法?!痹诖謇锏闹С窒?,他又開始養起鵝來。
“鵝的生長周期短,六七十天就能出欄上市?!焙卧朴窠榻B說,浪坪鄉政府與榮昌白鵝養殖促進會合作,大力支持村民養白鵝,并對購買鵝苗的農戶予以補助。如今,他養殖的白鵝已經有300余只,一個出欄周期,就能凈賺6000多元。
除了養鵝,在家務農的何云玉還和妻子種起了高山糯玉米。農閑時,夫妻倆還會到深山中采草藥。
歷經一年的辛苦奮斗,2018年,何云玉家收入超過貧困線標準,順利摘掉了貧困帽。
如今,兩個兒子已長大成人:大兒子在沿海務工,小兒子在讀大學。趁著暑假,浪坪鄉黨委、政府還給何云玉的小兒子安排了在鄉政府實習的崗位。
何云玉一家也從過去只有25平方米的潮濕陰暗舊木屋,搬進了政府幫助修建的磚瓦新房。
四角山山頂風光旖旎,站在何云玉家新房前的院壩上眺望,只見遠處風起云涌,群山壯美,尚未開發的山巒披著翠綠,此起彼伏,綿延不斷。
而眼光回到近處,卻見到一番別樣的景象:一片片碧綠的糯玉米植株隨風搖曳,兩只狗正露著肚皮曬著太陽,何云玉提著飼料桶,走在禽舍之間,精心照料著他養的這些雪白的鵝。
花椒田間話小康
7月,青花椒已經到了成熟的時節。這些翠綠色的小果子藏在枝葉之間,只需要采摘下來,經過一番炒制加工,就能運往城里,送上百姓的餐桌。
青花椒深受西南地區人民喜愛,在成就了一道道美味川菜的同時,也成就了浪坪鄉浪水壩村村民胡仕章的脫貧致富夢。
2012年,在外打工的胡仕章通過熟人介紹,了解到花椒種植這條門路。不久后,因在外打工不順利,胡仕章選擇回到家鄉務農??粗约胰找婊膹U、雜草叢生的農田,胡仕章萌生了通過種植花椒提高收入的念頭。
可花椒作為一種種植周期較長的經濟作物,在種植的前幾年里是沒有任何收益的。2014年,胡仕章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了幫助老胡家發展花椒產業,鄉干部想出了法子:用無息貸款和產業補貼的方式,為他解決產業啟動的資金問題;通過和企業簽約,邀請專家指導,為他解決種植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就這樣,胡仕章家的花椒得到了資金的“土壤”和技術的“陽光”,開始茁壯生長。
“2017年脫貧,2018年致富,2019年成為致富帶頭人?!焙苏伦院赖亟榻B說,自己脫了貧,還要讓鄉親們也跟著過上好日子。
在胡仕章的帶動下,村里15戶貧困戶也跟著種起了花椒,均實現脫貧。
除了種植80畝花椒,胡仕章家還流轉了數百畝土地種植辣椒、蘿卜等作物。“這幾百畝田地,去年就用工5000多人次?!焙苏抡f,這樣一來也解決了村里的就業問題。
富饒良田,綠水青山,胡仕章家新建的小樓矗立在浪水壩村安寧的山野里。
二樓客廳里,胡仕章正和妻子商量著怎么更高效地驅趕野豬,保護莊稼;屋前壩子里,胡仕章的孫兒正坐在一張小板凳上玩耍。在他面前,鄉村風景靜謐安詳。
胡仕章給了自己一個“獎勵”:每一年賺了錢就蓋一層樓。如今,他家的樓房已經蓋到第三層了?!安贿^今年不建啦,拿錢把新房子好好裝修一下?!笨粗约旱男录?,老胡說,“現在日子好過喲!”
發展方案細到戶
為助力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浪坪鄉制訂了“1+4”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到戶產業發展方案,按照每戶2500元標準配套落實發展資金,幫助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家庭養殖業等到戶產業,實現產業發展貧困戶全覆蓋。
如今,浪坪鄉已建成油茶基地500畝、茶葉基地1250畝、冰糖李基地520畝,發展優質稻谷1200畝、辣椒4000畝、青花椒1200畝、鮮食玉米1000畝、花生500畝、蜜本南瓜800畝、毛白菜400畝;養殖黑山羊1200余只、稻鴨4200余只、中蜂1000余桶、白鵝7000余只。全鄉貧困戶通過相關利益聯結機制實現了收入增長。
扶貧離不開扶智和扶志。去年以來,浪坪鄉精準對接培訓需求,開展種養殖實用技術、實用技能、創業就業、扶貧政策培訓430余人次,培育致富帶頭人10人。其中每名致富帶頭人帶動貧困戶人數達5人,實現了貧困戶收入穩定,脫貧成果得到鞏固。
截至目前,浪坪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6戶2497人中,已脫貧523戶2389人,未脫貧23戶108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21.55%降至2020年6月的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