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家的土地已流轉給村集體,不僅每年每畝有300元流轉費,土地帶來的純收益還可以和村集體“二八”分成。這要是放到以前,簡直想都不敢想。我家還承包了3畝黃精地的管護任務,光是這項,我家每年就有3000元收入。平時在村集體務工,每人每天也有150元的收入,這比以前種植洋芋、包谷,不曉得要強好多倍。除了村集體務工收入外,我家養殖的44桶中蜂,2019年產出將近100公斤蜂蜜,一公斤賣到了300元,早被搶購一空。當下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朝著好日子繼續努力往前跑。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村民? 譚文祥
2018年12月之前,我們一家五口人擠在山上破舊的老土坯房里。老房上漏下濕不避風雨,吃水靠挑,電常停,要到平安鄉場鎮只能走路。這些困難讓我們一家三代人吃盡了苦頭,我們就想著,啥時候才能搬出這里。如今,我們住上了新房,吃水用電有保障,兒子外出務工、孫子上學都方便。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們還種起了煙葉、脆李,收入有了保障,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奉節縣平安鄉和平村村民? 熊尚權
我從小離開家鄉,在外學了一身廚藝。走南闖北這些年,我只想著“哪里不受窮,就往哪里飛”,從沒想過回家。去年,我發現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風景變美了、道路變寬了、產業變多了。而且,因修通了公路,茶山村成為離紅池壩景區最近的村子。我當即決定回老家經營民宿。去年下半年,我的民宿開業了,高峰時日均營業額能達到3000元。我相信,后面還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村民? 彭興章
3年前,駐村第一書記孫培棟第一次來我家時,我向他說出了我多年的愿望:“我這輩子做夢都想住上磚墻房!”在黨的政策和扶貧干部的幫扶下,我的老房子被確定為D級危房,獲得了政府給予的3萬余元危房改造補助。用這些錢,我建起了一個80多平方米的新家。搬家那天,駐村工作隊還特意送來對聯,向我表示祝賀。現在,村里發展起檸檬產業,我也種上了檸檬。如今,我就盼著檸檬基地能早日進入豐產期,這樣就能再多筆收入了。
——豐都縣三建鄉紅旗寨村村民? 余紹洪
感謝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讓我有了新房,有了為孩子治病的錢,減輕了生活的負擔,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不僅如此,扶貧干部們還想方設法地幫我們增收。我是趕上了好時代,更要靠自己的雙手把日子越過越好。
——云陽縣泥溪鎮桐林社區村民? 王麗
以前,由于妻子殘疾、母親長期患慢性病,我沒法外出務工,只能在家里種幾畝地,勉強維持生活,后來還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去年,我靠養蜂脫了貧,還給村集體組織分紅5000元。今年下半年,我爭取養60桶中蜂,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城口縣雞鳴鄉雙坪村村民? 張山民
以前安靜村很窮,大家都往外面跑。2016年,我看到雙龍鎮黨委、政府大力支持發展脆李產業,于是選擇回家,這樣還能照顧家中年邁的父母。種植脆李我是門外漢,但政府開展了種植技術培訓,還從資金上給我扶持。現在,我的脆李基地收入也不錯,日子自然好了。我還和哥哥一起開了個農家樂,想把農旅產業結合在一起,帶動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村民說我回來了,把安靜村帶好了。其實,哪是我回來了安靜村才變好,是現在的政策好了。
——巫山縣雙龍鎮安靜村村民? 趙本庭
以前我們這兒離縣城遠,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沒幾個人。現在天池苗寨開寨,把村里旅游也帶動了起來,年輕人都紛紛回來創業,村里也熱鬧起來了。我用自家的房屋入股村里的旅游合作社,每年分紅有1萬多元,還開了餐館,生活真是越來越紅火。
——武隆區后坪苗族土家族鄉文鳳村村民? 江永明
我因患矽肺病干不了重活,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幸運的是,我趕上了村里發展花菇產業。種花菇不需要很強的勞動力,經濟價值可觀。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我建起4個棚,當年純收入就達2萬元,成功脫了貧。現在政策這么好,靠著自己的雙手,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城口縣沿河鄉聯坪村村民? 鄧信發
2018年,聽說村里要大力發展產業,我便回到了村里。既然鄉里村里有政策,我們思路也得跟著轉。在各方面支持下,我盤活村里的閑置土地,發展起魔芋產業,現在規模有200畝左右。同時,我還接收周邊貧困農民到魔芋基地務工。去年底我算了算開銷,僅貧困戶工資就發了17萬元呢!
——巫溪縣天元鄉香源村村民? 石寶林
這些年,我們家享受到一系列的扶貧政策,不僅有貧困戶生活補貼,還有鎮政府給我協調的保潔員公益崗位。我非常感謝國家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候拉了我們一把!現在,我們家養了51只雞,還種了玉米和紅薯。等雞出欄了,我可能還會再買一些雞苗。現在政策這么好,我也會更努力,一定不辜負黨和政府一直以來的扶持與鼓勵。
——開州區大進鎮云鳳村村民? 任厚建
我們現在的好日子離不開一群群人的幫助,特別是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他們對我們就像自己家人一樣,盡職盡責幫了我們很多。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一家才通過養雞看到了希望,并在2019年脫了貧,走上了養殖致富路。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村第一書記白新亮,家門前那條水泥路就是白書記在走訪中了解到我們出行不方便,幫忙聯系協調施工隊硬化的。現在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我們對未來也更憧憬了。
——萬州區龍駒鎮梧桐村村民? 邵群
回想起過去艱苦的日子,我就會感嘆現在的日子真是越來越好了。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我用了3年時間。如今,我們村里還有一些鄉親沒有脫貧,我這個帶頭人感覺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要拼盡全力,幫助和帶領更多的鄉親過上好日子。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浪坪鄉浪水壩村村民? 胡仕章
以前生活很苦,出門沒有硬化路,屋前屋后也沒有壩子曬稻谷、玉米。每到豐收季,我就要把糧食背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去晾曬,忙完農活又要去收,經常忙到天黑。現在,整治人居環境以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我家也有了干凈整潔的衛生間,還安裝了熱水器,每天干活回來沖沖涼,對我來說,就是勞累一天后最幸福的時刻。接下來,我打算繼續種水稻、玉米,繼續養豬、養牛,以維持全家的生活,也期待著家里的娃娃們能考上大學。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大埡鄉大埡村村民? 李永發
這幾年的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如果一個人只想等著、靠著、要著,那一定脫不了貧。脫貧還應該靠自身的努力,需要勤勞肯干,用自己的雙手才能創造財富。另外,我還要感謝黨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感謝各級扶貧干部,是他們的默默付出,貼心幫助,才讓我盡快脫貧致富。今后,我想盡自己所能,為鄉親們多做些實事,好回饋黨和國家對我們一家的恩情。
——黔江區金溪鎮清水村村民? 田建
因打工時的一次意外事故,我的雙臂被截斷。回老家后,我消極過一段日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我不想當貧困戶,更不想靠拿低保過日子。2016年,我開始規模種植烤煙和發展肉牛養殖,并逐年擴大種植養殖規模。2019年,我的收入達到20多萬元。今年,我種植了50畝烤煙,養了50頭肉牛。沒有雙手的我,之所以能依靠雙臂脫了貧,全都得益于脫貧攻堅的這些好政策。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三義鄉龍合村村民? 宿祖兵
當年我們夫妻倆為了讓兒女多讀書奔出農村,努力給孩子創造學習機會和環境。如今孩子成材了,我們也在國家的扶貧政策下順利脫貧。現在政策好,要想過好日子,不能坐在那里等著國家來幫扶,還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創造。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車田鄉小寨村村民? 龔英
2018年,我開始種植山銀花,第二年就有收入了,然后我主動申請脫了貧。今年上半年,我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又翻了1倍,有3萬多元。憑借自己的雙手,我有信心,我家的日子一定會“芝麻開花——節節高”。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隘口鎮壩芒村村民? 付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