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媛
(青海省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青海 西寧)
伴隨著國內醫療技術的大幅度提升,現今臨床面對出現不同節段病灶進行治療時,可顯著改善由不同病灶神經所造成的一系列癥狀,提升整體治療效果[1-2]。在外科手術治療中最常用的方式是脊柱手術,治療后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并且整個手術時間較長,迫使患者預后差,影響患者出現術后醫院感染事件發生,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同時延長了患者的康復時間[3]。本次研究特抽取醫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到院進行治療的40例需實行脊柱手術患者,研究脊柱手術患者術后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與影響因素及預防,內容如下。
本次研究特抽取醫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到院進行治療的40例需實行脊柱手術患者,按照回顧分析法對以上40例患者實行手術后出現感染事件以及手術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上患者均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4]中相關的診斷標準,同時患者在完全知情狀況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收集40例患者病歷資料,利用統計學方法對患者相關病歷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隨后針對術后出現感染患者的手術切口手術切口分泌物、尿液、血液和痰等標本實行病原菌培養,材料選擇由法國梅里埃公司提供的型號為VITEK-32全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整個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相關數據均由統計學軟件SPSS 22.0進行分析統計,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采用(±s)和(%)表示,分別用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收治的40例患者中出現肺部感染22例(55.00%),切口感染10例(25.00%),脊椎系感染8例(20.00%)。
如表1所示,40株病原菌革蘭陰性菌最多(77.50%),其次是革蘭陽性菌(20.00%),最少為真菌(2.50%)。

表1 術后感染病原菌(n, %)
如表2所示,患者脊柱術后醫院感染影響因素分別包括:住院時間、高血壓、置入材料、糖尿病、失血量、年齡≥65歲、泌尿道插管、肥胖以及預防性抗菌藥物,P<0.05。
如表3所示,實行脊柱手術治療患者術后出現醫院感染獨立影響因素分別為出血量≥1000 mL、手術時間、置入材料以及合并糖尿病,P<0.05。
患者出現醫院感染后不僅病死率升高,同時還會增加患者發病率,加深患者的痛苦,每日醫院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不斷增多,導致工作效率較低,促使患者自身乃至社會均受到一定影響[5]。本研究結果顯示,收治的40例患者中出現肺部感染22例(55.00%),切口感染10例(25.00%),脊椎系感染8例(20.00%)。由此可見,導致患者病死率較高的主要因素分別為肺部感染。術后患者需要保持長期臥床休息,因此導致患者的自身抵抗力變差,增加醫院感染率。當患者長期臥床,會引起墜積性肺炎,并且該疾病主要以革蘭染色陰性菌為主,患者還會出現受到呼吸機、高齡以及麻醉等影響,促使患者的肺部呈現水腫、淤血以及充血等癥狀,加重患者肺部感染。

表2 單因素分析與感染率(n, %)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針對年齡較大的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的免疫力低,因此很容易發生感染。本實驗結果指出,實行脊柱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后出現醫院感染獨立影響因素分別為出血量≥1000 mL、手術時間、置入材料以及合并糖尿病,P<0.05。因此,需要嚴格規范操作者操作流程,同時讓醫院處于無菌狀態,加強對相關人員的技能培訓以及知識培訓,以此來降低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概率。對于患者自身,需要對患者實行疾病相關以及醫院感染的健康宣教,增強醫患之間的協作力,若患者屬于感染者,則給予患者盡早診斷以及針對性治療,從而將感染危害降至最低。通過增強護理干預,還可將手術時間縮短,因此術后給予護理干預也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引起患者實行脊柱手術治療后引起醫院感染的主要感染位置為肺部,且病原菌菌株分布極為廣泛,引起患者感染因素多種多樣,想要控制患者術后醫院感染率,必須要加強護理人員以及操作人員的技能培訓,提前制定好預防危險事件發生的措施方案,加強護理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