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闊
(吉林省長春市中心醫院,吉林 長春)
在醫院中收治最多的多發性惡性腫瘤疾病是結直腸癌,該疾病的復發率在全球僅次于肺癌[1-2]。結直腸癌疾病患者早期臨床主要表現特征為:大便潛血、腹部不適以及腹脹等,未存在較為典型的癥狀體征[3]。因此,大部分患者到院接受治療的時候已經處于中期或者是后期。臨床針對該疾病患者主要采用的方式為開腹手術治療,該手術對于患者造成的創傷性較大,并且效果一般。如今,國內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開始推行腹腔鏡手術用于治療直腸癌疾病患者,其臨床療效得到一致好評[4]。本次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診的98例結直腸癌患者,針對到院就診的結直腸癌患者,探究經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近期臨床效果,內容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診的98例結直腸癌患者,通過給予兩種不同的手術治療方式后分別把以上所有結直腸癌患者分成以下兩組,參照組與研究組。其中將開腹手術治療方式應用在49例參照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齡最小50歲,最大70歲,平均(57.4±2.6)歲,其中直腸患者25例,結腸患者24例,按照TNM分期:Ⅰ型、Ⅱ型、Ⅲ型分別為6例、15例、28例;將腹腔鏡手術治療應用于49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齡最小51歲,最大69歲,平均(59.8±3.3)歲,其中直腸患者18例,結腸患者31例,按照TNM分期:Ⅰ型、Ⅱ型、Ⅲ型分別為7例、16例、26例。對兩組患者相關基線資料加以比對,結果顯示組間數據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
以上兩組患者經過MRI與CT等一系列影像學方式檢查、術后病理以及結腸鏡檢查后確診為直腸癌疾病患者。術前分別給予常規腸道準備工作,隨后實行全麻與硬膜外麻處理。參照組:按照患者出現腫瘤的位置行15~18 cm的直線切口,游離腫瘤近端腸管與遠端腸管10 cm與5 cm;在距離每一腸系膜或者是結腸脈下動脈的根部位置處1 cm左右將其周圍淋巴脂肪組織進行徹底清除;隨后實行腫瘤R2切除,近端與遠端腸管端側保持吻合狀態。
研究組:根據患者出現腫瘤部位不同實行體位以及差異性腹腔鏡戳卡。將其氣腹壓力調整為12~14 mmHg,按照與之對應的直腸系膜或者是結腸的完整切除標準,實行D2腫瘤切除。將相應的血管進行游離,隨后采用鈦夾夾閉同時將其切斷,對于出現腫瘤區域實行淋巴結清掃術。游離完成后在就近腫瘤皮膚位置處實行小切口,同時將腫瘤提出,體外行植入吻合器底釘座實行腹腔內吻合或者是腸切除腸吻合。
將以上兩組患者近期治療后住院時間、出血量、手術時間、排氣時間、淋巴結清掃總數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包括: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肺部感染、腸梗阻)進行比對。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4.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詳情如表1所示,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參照組患者臨床情況對比,研究組術后住院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均偏少,手術時間偏長(P<0.05);淋巴結清掃總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比兩組結直腸癌患者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臨床情況(±s)

表1 對比兩組結直腸癌患者經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臨床情況(±s)
淋巴結清掃總數(個)參照組(n=49) 17.26±5.09 165.76±78.28 158.34±31.44 3.65±0.43 12.10±3.21研究組(n=49) 12.90±2.62 55.36±20.06 212.34±41.55 2.04±0.37 13.07±3.29 t 5.331 9.563 7.255 19.867 1.4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0.143組別 住院時間(d)出血量(mL)手術時間(min)排氣時間(d)
詳情如表2所示,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參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研究組顯著偏低(P<0.05)。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n(%)]
臨床中常采用切除手術治療結直腸癌患者,而常規的開腹手術對于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術中出血量較大,因此受到一定使用限制,而腹腔鏡手術屬于一種微創手術,對于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并且術后患者恢復時間快,患者受到的痛苦偏小[5-6]。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參照組患者臨床情況對比,研究組患者術后住院時間、出血量、排氣時間均偏少,手術時間偏長(P<0.05);淋巴結清掃總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兩種不同手術方式治療后與參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研究組顯著偏低,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該手術由于切口小,因此對患者機體免疫力造成的干擾更小,促使患者術后盡快康復。同時,本實驗還證明經過腹腔鏡手術治療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開腹手術治療,因此,與常規開腹手術進行對比,腹腔鏡手術療效更加顯著,但是該手術治療時間偏長,而造成這樣現象發生可能是手術形式較為特殊以及與實施者自身對手術熟練度等有關[7-8]。
對患者實行腹腔鏡手術前需提前做好充分準備,針對病情較為嚴重、手術能力低、腫瘤直徑大以及不耐受氣腹者均不實行腹腔鏡術。腹腔鏡能夠更加直觀地觀察出解剖組織結構,并且不會與腫瘤進行直接接觸,可防止發生腫瘤細胞脫落以及腫瘤擠壓事件的發生[9-10]。
總而言之,針對臨床收治的結直腸癌疾病患者,與常規開腹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相對比,實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整體效果更為顯著,不僅能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以及康復時間,同時還能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