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蘭
(吉林省延吉市醫院,吉林 延吉)
近些年來,在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國居民口腔疾病的發生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使患者生活質量受到影響[1]。作為醫院口腔科常見的疾病類型,當牙列缺損和過小牙同時存在時,通常是由于先天性缺損、牙體過小、頜骨發育過大等多種原因所導致,因此對兩種疾病合并存在的患者進行治療時,不僅需對缺損牙列進行修復,還需要通過修補的方式對過小牙進行正畸治療,確保患者牙齒咬合功能的同時,也確保了牙齒美觀度,使其能夠更好應用于日常生活[2-3]。本次研究旨在探討我院牙列缺損和過小牙患者接受不同治療方法實際應用效果的差異性,具體內容如下。
采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牙列缺損和過小牙患者140例,通過隨機法分為70例對照組與70例研究組。其中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齡為19~29歲,平均為(23.61±3.52)歲;研究組男性37例,女性33例,年齡為19~30歲,平均為(24.06±3.71)歲。其中,安氏Ⅰ類64例,安氏Ⅱ類40例,安氏Ⅲ類36例;其中缺牙區低咬合35例,牙列不齊57例,牙齒松動39例,對牙齒美觀高要求9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小且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經相關檢查后,均符合牙列缺損和過小牙情況;②自愿參與且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于治療前接受相關檢查,以明確口腔內具體情況,對牙列缺損患者的牙周、軟組織及牙槽進行詳細了解并記錄;對過小牙患者牙齒伸長或者縮短情況進行檢查,并明確牙齒咬合關系。于治療前對患者義齒模型進行制作,確保各項準備工作均能夠完成。
對照組:本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操作方法為:治療前以X線片完成檢查,對咬合關節及牙齒相關情況進行詳細了解,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修復治療方案。
研究組:本組患者接受正畸修復聯合治療,操作方法為:通過直絲弓矯治對患牙進行治療,適當調整牙間隙后,對不利咬合關系進行有效糾正,為后續義齒植入創造良好條件。以樹脂對患牙進行修復,再植入種植體,根據需求佩戴相應牙套。
按照相關標準評價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①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植體未存在松動情況,牙周部位無透射區域,且無持續性癥狀;②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植體未存在松動情況,牙周部位無透射區域,存在輕微持續性癥狀;③無效:經過治療后,患者植體及透射區無能得到改善,且治療后存在不適癥狀。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數據納入SPSS 23.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情況[n(%)]
牙列缺損和過小牙均屬于臨床常見疾病,近些年來,隨著各項研究的不斷深入,醫學界對于這兩種疾病的發病機制與相關治療方法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正畸修復聯合治療開始得到廣泛應用,且臨床治療效果得到許多醫學從業者的認可[4]。牙列缺損通常是由于外傷、齲齒、腫瘤及牙周傷所導致;而過小牙則多為遺傳因素所導致,在遺傳因素的影響下會導致患者外胚葉發育受阻,以錐形較為常見,且由于體積較小,使牙齒之間存在縫隙,進而影響牙齒美觀度[5-6]。為確保患者日常生活質量,應當及時采取相應方法對牙列缺損和過小牙進行治療。
作為人體內重要的發音器官,牙齒還承載著咀嚼的功能,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臉部美觀度造成影響,還具有明確的實用價值,因此對于牙齒方面的疾病應當予以重視[7]。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僅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治療,而研究組對牙列缺損患者以植入義齒的方式進行治療,對過小牙患者以直絲弓進行矯治,可使其牙齒畸形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在對患者植入暫時性種植體前應當對患者佩戴種植體的時間進行合理規劃,以防止由于植入時間過長而導致患者身體健康受到影響,因此在植入種植體時應當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影響因素[8]。
在對患者牙齒修復過程中,可通過正畸治療的方法確保患者植體的咬合功能,可使種植牙適應性進一步提高,有助于保障種植成功率。同時正畸修復治療還具有分散或者集中情況,因此能夠進行針對性治療,在保障牙齒種植空間的同時,進一步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可在很大程度上確保種植牙齒美觀度。而在修復治療前實施正畸治療,能夠使種植體維持良好咬合功能,使其不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通過擴大種植適應范圍的作用,能夠進一步提高種植活動的有效性。
通過研究可發現,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95.7%,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81.4%,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牙列缺損和過小牙治療過程中,可通過正畸修復聯合治療達到預期臨床效果,較常規治療方法而言臨床效果更好,具備較高臨床應用價值與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