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西藏山南市人民醫院,西藏 山南)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飛速發展,有更多療效顯著的西藥不斷投入臨床使用中,由于西藥的藥效顯著,起效快,有著較高的臨床地位[1]。但在用藥過程中,難免有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發生,有小部分患者不良反應較嚴重,導致影響治療效果,加上部分臨床醫師和藥劑師對藥物使用禁忌、西藥用藥指征等要點的掌握有所欠缺,導致西藥臨床用藥不合理現象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細菌的耐藥性,嚴重時可能導致醫療糾紛,引發嚴重的不良事件,因此,對不合理用藥原因進行分析,加強西藥用藥的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保障西藥臨床用藥的安全性[2-3]。本次研究對醫院藥房實施臨床合理用藥方案前后的實際效果進行對比,以探究臨床合理用藥方案在醫院藥房管理中的實際應用價值,現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做如下詳細報道。
選擇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醫院藥房執行的1000張處方及108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實施藥房規范管理前),選擇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醫院藥房執行的1000張處方及108例患者納入觀察組(實施藥房規范管理后)。對照組中,處方來源:胸外科208張、兒科232張、消化內科163張、婦產科147張、普外科150張、泌尿外科100張。患者資料:男性58例,女性50例,年齡范圍3~85歲,平均(43.15±12.69)歲。觀察組中,處方來源:胸外科206張、兒科234張、消化內科160張、婦產科150張、普外科142張、泌尿外科108張。患者資料:男性55例,女性53例,年齡范圍2~88歲,平均(44.57±13.20)歲。兩組患者資料與處方來源經對比未見顯著差異(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的用藥管理方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根據《西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4]與《處方管理辦法》[5]為依據,將本次研究選取的1000張西藥處方中藥物種類、給藥途徑、藥物用法與用量,單獨用藥或聯合用藥的情況及發生的不良反應進行科學、詳細的記錄,并對導致臨床不合理用藥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以此為依據制定臨床合理用藥方案。
1.2.1 臨床用藥不合理原因分析
①聯合使用不當,在臨床上,針對某種疾病單獨使用某種藥物收效可能有限,因此臨床經常給予聯合用藥的方式給藥,但不當的藥物聯合應用可能影響治療效果,不僅無法達到治療目的還可能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威脅患者健康。②藥師對藥物特殊性質的把握不全面,在給藥過程中,部分臨床藥師未能準確、全面地把握藥物的特殊性質以及配方藥物使用比例,導致在幾種藥物聯合使用時發生負性相互作用[6]。③重復用藥,隨著西藥研發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種類的西藥被應用于臨床治療中,部分藥物名稱相同或相近,但其用藥指征與療效截然不同,部分臨床醫師可能存在疏忽大意的情況,導致用藥重復,當下,非常熱門的話題就是“濫用抗生素”,這也屬于重復用藥的范疇,抗生素濫用可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引發多重耐藥菌感染等嚴重后果。
1.2.2 臨床合理用藥方案
針對上述不合理用藥的原因,制定出臨床合理用藥方案,主要包括:①制定西藥用藥管理制度與方案,在制定西藥用藥管理制度時可從這幾方面入手:在用藥過程中,要求臨床醫師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素質,將藥物用法用量、給藥頻率和給藥時間進行合理制定,另外,在病歷資料中,應當根據患者個體差異和病情將藥物相關性質和聯合用藥的適應證、禁忌證進行備注,藥房應加強監督管理的力度,制定不定期抽查制度[7]。②對藥房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醫院藥房中的所有藥師進行嚴格管理,對藥品的采購、出入庫進行嚴格把控,要求藥師對藥品知識及相關管理制度熟練掌握,另外,對每個科室藥物種類和數量、不合理應用情況進行記錄,每月匯總1次。③加強院內藥物使用管理制度,要求臨床醫師在用藥時,嚴格按照院內藥品使用管理制度進行,藥房加大對于處方把關和審查的力度,如有不合理用藥情況,應及時反映給責任醫師,要求其重擬藥方,保證藥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
對兩組藥房出現不合理用藥的情況進行統計,對比兩組不當用藥發生率;對兩組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此外,統計兩組發生醫療糾紛事件的發生率。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8.0對患者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合理用藥方案后,觀察組發生用法用量不當、重復用藥、聯合用藥不當、診斷與用藥不符、濫用抗生素等各項不當用藥情況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 1。

表1 不合理用藥情況[n(%)]
觀察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醫療糾紛發生率較對照組顯著更低(P<0.05),見表 2。

表2 滿意度及醫療糾紛[n(%)]
醫院藥房在醫院中占據較為重要的地位,臨床用藥的合理性及藥房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醫院的整體醫療服務水平,而臨床用藥是否合理也是對醫院藥房管理水平的客觀反映,據研究統計,不合理用藥的情況普遍存在于國內各級醫院中,故確保臨床用藥合理性和恰當性,提升藥房管理質量成為各級醫院管理的重點內容。
本次研究通過對醫院藥房處方中不合理用藥的情況進行統計和歸納,分析出不合理用藥情況出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臨床用藥管理還不夠規范,受患者病情嚴重性的影響,部分疾病單純使用一種藥物難以達到治療目的,而臨床醫師出于對療效的追求,經常將西藥進行聯合應用,但一種藥物可能含有多種成分,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其成分可能出現沖突,在削弱治療效果的同時甚至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反而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負擔,若醫生對藥物的成分和特性把握不夠充分,就很可能出現聯合用藥不當或重復給藥的情況。因此加強藥房對處方的監督管理,在發現不合理用藥情況時及時向責任醫生反映,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不安全事件的發生率。本次研究通過實施臨床合理用藥方案,加強西藥藥房的管理,最終結果顯示,觀察組發生不合理用藥的情況確有所減少,另外,觀察組患者對用藥的滿意度也大幅提升,醫療糾紛事件也顯著減少(P<0.05),表明實施臨床合理用藥方案能大幅提升用藥安全性,有顯著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