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蓉,李博一,牛 玲,劉 方,尹利民
(1)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檢驗科,云南昆明 650011)
自1996 年開始實施全民碘化法規以來,全國居民的碘缺乏狀態得到較大改善,但隨著人體碘攝入量的逐漸增加,出現了碘過量和碘超量的問題,甲狀腺疾病譜也發生了改變。云南地處內陸高原,歷史上屬于碘缺乏嚴重的省份之一,經過20 多年以食鹽加碘為主的綜合干預措施,2000 年基本實現消除碘缺乏病[1],但葉楓等[2]發現云南省為碘攝入超足量地區或碘過量地區。2012 年我省下調了食用鹽碘含量后尚無昆明地區成人碘營養狀態的評價,本研究采用隨意一次尿碘水平作為評估碘營養狀態的指標[3],分析目前昆明地區碘營養狀態與甲狀腺疾病的關系,希望為甲狀腺疾病的研究提供依據。
2018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2 月30 日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甘美醫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或體檢,年齡大于等于18 周歲的本地居民(居住時間>10 a),告知符合條件的人群本研究的內容,選取所有同意參加研究的患者,所有人群資料完整,經病史、體檢、肝腎功能、血脂、甲功、甲狀腺超聲、血常規及尿常規等檢查,除外:糖尿病、妊娠、近期(6 個月內)使用含碘藥物或造影劑、肝腎功能異常、嚴重器質性疾病及正在使用甲狀腺藥物者。符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266 例。研究人群年齡最大為83 歲,最小為18 歲,其中男性56 例,占21.05%,女性210 例,占78.95%。
根據甲狀腺功能及甲狀腺超聲結果將研究對象分為:無甲狀腺疾病組組(正常組)59 例,甲狀腺結節組118 例(占比44.36%),其中結節合并亞臨床甲減17 例,結節合并亞臨床甲亢7 例,結節合并甲亢2 例;橋本組45 例(占比16.92%),其中橋本合并亞臨床甲減4 例,橋本合并甲減2例,橋本合并亞臨床甲亢5 例,橋本合并甲亢2例;橋本合并結節組44 例(占比16.54%),其中合并亞臨床甲減17 例,甲減2 例。患者的診斷均按照《中國甲狀腺疾病診療指南》[4]規定的診斷標準執行。
1.3.1 橋本氏甲狀腺炎 甲狀腺超聲提示橋本氏甲狀腺炎表現,甲功提示TPOAb 升高(>60 unit/L)。
1.3.2 甲功異常標準 甲亢的診斷標準:TSH<0.0380 munit/L 且FT4>24.38 pmol/L,TT4>161.25 nmol/L;亞臨床甲亢的診斷標準:TSH<0.0380 munit/L,FT4、TT4 正常;甲減的診斷標準:TSH>4.340 munit/L 且FT4<10.45 pmol/L,TT4<55.47 nmol/L;亞臨床甲減的診斷標準:SH>4.340 munit/L,FT4、TT4 正常。
1.3.3 碘營養狀態的標準 根據2001 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和國際控制碘缺乏病委員會(ICCIDD)共同修訂的評價碘營養狀態的標準[5]:尿碘中位數(MUI)<100 μg/L 為碘缺乏,100 μg/L≤MUI<300 μg/L 為碘適量,MUI≥300 μg/L 為碘過量。
1.4.1 一般指標 檢測當天由專人用固定體重身高測量計測定:體重,身高,體重(kg)/ 身高(m2)計算體重指數,記錄性別、年齡。
1.4.2 指標測定 受試者隔夜禁食8~12 h,清晨取靜脈血測肝腎功能、血脂、甲功、血常規及尿常規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FT3、FT4、TT3、TT4、TGAb、TMAb,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測定TSH。
1.4.3 尿碘測定 留取清晨尿10 mL,采用砷鈰催化分光光度法(國家標準化尿碘檢測方法)檢測尿碘(所有指標由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檢驗科統一檢測)。
1.4.4 超聲檢查 采用日本生產的飛利浦超聲檢測儀(探頭頻率7.5 MHz)同一名有經驗的醫師對全體人群進行甲狀腺超聲檢查。
本研究的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 軟件包進行統計處理。所有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組比較用t 檢驗;非正態分布資料用秩和檢驗進行分析,以中位數及M(P25,P75)表示。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總比較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三組間分別兩兩比較,重新調整檢驗水準,P<0.017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體重、身高、體重指數、性別比較,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尿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兩兩比較顯示:結節組、橋本氏甲狀腺炎組、橋本合并甲狀腺結節組分別與無甲狀腺疾病組比較,年齡、尿碘均勻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節組與橋本合并結節組年齡有統計學差異(P<0.05),橋本合并結節組與橋本氏甲狀腺炎組年齡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一般資料比較[()/n(%)/M(P25,P75)]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comparison[()/n(%)/M(P25,P75)]
表1 一般資料比較[()/n(%)/M(P25,P75)]Tab.1 General information comparison[()/n(%)/M(P25,P75)]
與正常組比較,△P<0.05;兩組比較,▲P<0.05;兩組比較,○P<0.05。
按WHO 等對尿碘進行分層比較,碘缺乏占23.68%,碘適量占66.54%,碘過量占9.78%。不同尿碘水平中各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有差異(χ2=15.125,P=0.019),碘缺乏組中,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較高(52.4%),碘過量組中,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較高(38.5%),其次為橋本氏甲狀腺炎(30.8%)。進一步進行兩兩比較,碘缺乏組與碘適量組、碘過量組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7);碘適量組,碘過量組之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17),見表2。
表2 不同尿碘水平與甲狀腺疾病檢出率比較[n(%)]Tab.2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urine iodine level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yroid diseases [n(%)]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年齡劃分標準的規定:44 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 歲為中年人,>59 歲為老年人。對資料進行分層比較,不同年齡段各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有差異(χ2=26.650,P=0.000),進一步進行兩組間比較,年齡<45 歲與年齡>59 歲的人群中,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有統計學差異(P=0.000),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與甲狀腺疾病檢出率比較[n(%)]Tab.3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ate of different ages and thyroid diseases [n(%)]
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氏是臨床中較常見的甲狀腺疾病,而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重要原料之一,它對身體的生長發育有至關重要作用。人體的碘主要來自食物和水,主要通過腎臟和糞便排泄,其排泄量和攝入量大致相等,身體90%的碘通過腎臟排泄,因此中位尿碘濃度是評估人群碘營養狀況的客觀指標[6],同時一定樣本的人群尿碘值可以反映該地區人群的碘營養水平[7]。研究發現碘是甲狀腺疾病較為密切的危險因素,碘攝入量的多少與甲狀腺疾病呈“U”字型關系,即長期攝入碘過多或過少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的增加[8-11],但一般尿碘水平的研究多關注于孕婦及兒童,成人的研究相對較少。昆明是多民族聚集地,由于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異常因素及加碘鹽政策等方面的差異,可影響甲狀腺疾病發生率的不同[12]。本研究通過對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橋本合并結節及無甲狀腺疾病尿碘水平比較,探討甲狀腺疾病與尿碘的關系。
研究發現,昆明地區266 名居民尿碘中位數154.65 μg/L,為碘適宜,其中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橋本合并結節的尿碘中位數分別為152.55 μg/L、174.40 μg/L、125.70 μg/L,均低于無甲狀腺疾病組尿碘中位數178.30 μg/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尿碘水平與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橋本合并結節的發生有關。但因為甲狀腺疾病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限(數月甚至數年),此次的尿碘含量僅僅是代表24 h 內的碘攝入量,并不反應在甲狀腺疾病形成期間持續的碘營養水平,因此,定期監測尿碘更有利于碘營養狀態的長期評價。
研究還發現,碘缺乏占23.68% (63 例),碘適量占66.54% (177 例),碘過量占9.78% (26例)。雖然各組尿碘中位數均在碘適量范圍,但碘缺乏的比例大于碘過量。Knudsen 等[13]發現即使輕微的碘缺乏可導致甲狀腺疾病發病率的不同。故根據尿碘水平分層對正常人群、甲狀腺結節、橋本氏病、橋本合并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進行比較,發現在碘缺乏組中各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高于正常人群,碘過量組中甲狀腺結節組及橋本氏病的檢出率高于正常人群。因此碘缺乏、碘過量時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高于正常人群,符合尿碘水平與甲狀腺疾病的U 型關系,與國內外研究一致[8-11]。
研究還發現,與無甲狀腺疾病組比較,結節、橋本氏甲狀腺炎、橋本合并結節年齡有統計學差異,不同年齡段各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有差異(χ2=26.650,P=0.000),伊朗伊斯法罕地區2006年2 523 例的橫向研究[14]提示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增加。本研究中年齡<45 歲與年齡>59 歲的人群中,甲狀腺疾病的檢出率有統計學差異(P=0.000),其中甲狀腺結節、橋本合并結節的檢出率隨著年齡增加檢出率逐漸增加,橋本氏甲狀腺未看到遞增,因此筆者認為年齡與甲狀腺結節發生有關,與橋本氏甲狀腺炎無明顯關系,隨著年齡的增加,甲狀腺結節的檢出率逐漸增加,與國內外報道結果一致[15-17]。
綜上所述,人群中碘營養水平與甲狀腺疾病密切相關,輕微的碘過量或不足都可導致甲狀腺疾病的發生,因此提倡科學補碘。但每個地域因其環境因素、個體的差異以及尿碘檢測等評價碘營養水平的不同,碘攝人量的范圍也應因地制宜。不同地區的碘安全營養范圍可能很窄,需要大量的統計分析因地制宜科學化、區域化、個體化地補碘,以保障全民獲得適宜的碘營養,同時定期監測尿碘更有利于碘營養狀態的長期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