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于金翠 徐可越
“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澳大利亞的間諜機構澳安全情報局(ASIO)是該國妄想‘中國在澳大利亞影響力不斷加劇的幕后黑手。及時泄露的大量機密信息、新聞報道引用的匿名ASIO信源,以及間諜機構、媒體和政府之間的公然協(xié)調(diào),這些都清楚地展現(xiàn)出,反華虛假信息運動如何恐怖地摧毀澳中兩國關系,以及由美英主導的‘五眼聯(lián)盟如何通過ASIO進行真正的外國干涉,把澳大利亞拖入英美的新保守主義戰(zhàn)略以對抗中國。”
上述文字出自澳大利亞公民黨近期在其下屬周刊《澳人警示服務》(Aus?tralianAlertService)發(fā)表的系列報告《中國敘事》,其中羅列大量事實,揭露了ASIO近年來在澳國內(nèi)通過各種手段制造反華輿論、破壞中澳關系的所作所為。過去幾年,ASIO在媒體報道中頻繁出現(xiàn),該機構在澳對外交往特別是惡化中澳關系方面,扮演著突出角色。
澳大利亞公民黨的報告提到,ASIO通過一小撮學者、記者、智庫和政治人物來制造公眾輿論,其中包括作家克萊夫·漢密爾頓、國會議員安德魯·海斯蒂、記者尼克·麥肯齊、前澳大利亞總理顧問約翰·加諾特等人。他們互相引用未經(jīng)證實的內(nèi)容作為攻擊中國的證據(jù)。這令澳大利亞人遭到虛假信息的“轟炸”,公眾行為也由此被操縱。這些人歇斯底里夸大中國在澳大利亞造成的威脅,卻掩蓋澳大利亞外交政策和對華政策其實已經(jīng)由ASIO及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五國情報組織組成的“五眼聯(lián)盟”操控的事實。
報告提到,ASIO及其周圍的反華分子炮制了一系列攻擊抹黑中國的事件。2018年,被英國《衛(wèi)報》稱作“臭名昭著的對華鷹派”的澳自由黨議員、澳議會情報與安全聯(lián)合委員會主席海斯蒂曾指控某華裔澳大利亞商人涉嫌串謀賄賂,引發(fā)外交風波,但此事的相關報道此后被澳法院判定為誹謗。
2019年,海斯蒂又與澳9號電視臺記者麥肯齊聯(lián)手搞出“假間諜”王立強的騙局。當時,海斯蒂要求澳政府批準對王立強的政治庇護,而“經(jīng)常報道煽動性反華故事”的麥肯齊則負責編造“王立強的背后故事”。《澳人警示服務》稱,在麥肯齊采訪王立強的節(jié)目播出后不久,ASIO宣布王立強不是他自稱的高級間諜,而根據(jù)海斯蒂的說法,ASIO早在采訪前6周就開始接觸王立強,這完全足夠評估后者的信譽,但ASIO卻推遲公布結果,“造成外交損失”。
《澳人警示服務》還披露,圍繞著ASIO的一群反華分子,近年來正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反華思想。作家克萊夫·漢密爾頓先后出版《無聲入侵》《隱藏的手》等書籍渲染“中國威脅論”,煽動恐華情緒,澳前總理特恩布爾的顧問、前費爾法克斯新聞集團駐華記者約翰·加諾特曾與ASIO聯(lián)合撰寫報告,影響了特恩布爾對中國的外交態(tài)度,并推動了澳大利亞國會2018年通過“反外國干涉法”。
廣東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周邊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太平洋島國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周方銀29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SIO以及聚集在該機構周圍的反華人士在中澳關系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起到了破壞性作用。他們習慣于“無中生有”,利用所謂的匿名信源胡編亂造,有時則配合美國演戲。“這些反華分子具有很強的對華偏見,他們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觀念傳播給別人,同時通過炮制對華抹黑和污蔑言論獲得一些反華組織的贊助和經(jīng)濟支持。”周方銀補充說。
報告引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去年底的報道稱,ASIO的插手范圍正在擴大,其發(fā)布的《2018-2019年度報告》表明,任何可能與中國及其他國家進行互利合作與和平貿(mào)易的領域,都將受到ASIO的懷疑和影響。“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ASIO試圖隱蔽地擴展其對澳大利亞外交政策、貿(mào)易、經(jīng)濟和學術界的控制。”報告稱。
《澳人警示服務》在系列報告中總結稱,澳中關系近年來的惡化責任主要在澳大利亞,罪魁禍首是澳國內(nèi)間諜機構ASIO以及“五眼聯(lián)盟”。
華東師范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陳弘29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ASIO近年來在澳大利亞出現(xiàn)的反華活動中格外強硬,它影響了澳一系列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除公開主張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的立場之外,ASIO還在幕后操縱和動員一些智庫和媒體,抹黑中國和在澳大利亞的華人社區(qū),形成一個“流水線式”的分工。作為“五眼聯(lián)盟”最活躍的成員之一,澳大利亞情報機構一直在美國遏制、打壓中國的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中充當棋子,“ASIO的短視和利己破壞了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長期合作關系。”▲
環(huán)球時報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