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學者》9月29日文章,原題:新冠肺炎疫情會對“一帶一路”倡議產生嚴重影響嗎?據中方今年6月介紹,推進的“一帶一路”項目中,大約40%幾乎沒有受到影響,30%至40%受到一定影響,20%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統計,與2019年相比,2020年中國的投資和建設資金下降幅度明顯。資金的減少或許可歸因于中國銀行發放貸款時采取更謹慎的方式。許多國家為應對疫情實施邊境管制,限制勞動力和貨物的流動,這對實體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造成損失。
新冠肺炎疫情并非必定對該倡議形成較大沖擊。這可能是北京重新思考“一帶一路”建設重點的機會,或許能更好地滿足后疫情世界的需求。
早在疫情暴發前,中國就已開始將“一帶一路”建設的范圍擴大至基建以外。2015年,中國啟動“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在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國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共同發表“一帶一路”衛生合作暨“健康絲綢之路”北京公報。此后,中國與周邊國家啟動多個區域衛生合作項目,包括中國-東盟衛生絲綢之路人力資源培訓項目,目標是到2022年為東盟培訓1000多名衛生專業人才。
疫情暴露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醫療和通信基礎設施的不足,中國或能通過“健康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填補這些空白。疫情對“一帶一路”倡議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對這些領域投資或許能為中國提供機會,以擴大軟實力,塑造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作者LeeYing?hui,劉德譯)
環球時報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