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亞飛
禽傳染性腦脊髓炎是一種急性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對雛雞、產蛋雞的影響相對較大,發病后會給養殖戶帶來較為嚴重的經濟損失。雞發病后表現共濟失調、頭部肌肉震顫、兩肢輕微及不完全麻痹,同時母雞還會出現產蛋量急速下滑的現象。該病的傳染性強,因此需重點防控。
診斷分析 ?一般來說,當雞(特別是2周齡雛雞)表現出運動失調、癱瘓和頭頸顫抖以及剖檢肉眼變化不明顯、藥物治療無效等即可初步診斷。想要確定是否患此病,還需要進行以下方法:
病原學檢查 ?采集病雞、死雞腦組織,研磨成10%~25%懸浮液;離心沉淀10 min,取上清液,并加入青、鏈霉素備用;提取該腦懸液0.2~0.5 mL,將其接種于24枚6日齡雞胚的卵黃囊內,在接種后12 d檢查其中半數雞胚的病變;若沒有病變,則讓其余半數雞胚孵出,并在孵出后的10 d內觀察雛雞狀態;一旦出現腦脊髓炎癥狀,則可做出診斷。
加強管理措施 ?加強檢測與消毒:在飼養過程中,降低引種的頻率,重點采用全進全出、自繁自養的飼養模式,并嚴禁購買疫區內的雛雞與種雞。如果不得不進行引種操作,則必須要展開檢測工作。當車輛、人員進入飼養場區前,必須進行全面消毒操作,并盡可能控制飼養場區內人流、物流保持單向流動。嚴禁外來無關人員進入現場,若不得不進入,則需要提前進行消毒。在養殖過程中,及時清除雞舍中的糞便,并以每周一次的頻率落實雞舍消毒,使用的消毒劑為0.2%的過氧乙酸或是0.2%的次氯酸鈉。定期對雞舍中的蚊蟲、鼠展開滅殺工作。嚴禁向雞群投喂霉變飼料,并在其中適當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B等,并在飲用水中添加維生素C,強化雞群的免疫力。當冬季來臨前,加大保暖力度,并落實合理通風。
免疫預防 ?①活毒疫苗:主要為使用功能1143毒株制成的活苗,可以配合飲水完成接種。當雞接種該疫苗后,1~2周后能夠在其糞便中檢測出脊髓炎病毒。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活毒疫苗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齡期低于8周、處于產蛋期的母雞不能接種該疫苗。一般,可對齡期為10周以上且不遲于開產前4周的雞展開該疫苗的接種。一旦雞接種該疫苗,則其在4周以內所產的蛋不得應用于孵化。當前,活毒疫苗普遍會與雞痘弱毒疫苗制成二聯苗,對齡期為10周以上且不遲于開產前4周的雞進行接種;②滅活疫苗:相比于活毒疫苗來說,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更高。該疫苗主要使用野毒或雞胚適應毒接種SPF雞胚,取其病料滅活制成油乳劑疫苗。當雞接種該疫苗后,由于不需要進行排毒操作,疫苗本身不帶毒,因此在無腦脊髓炎病史的雞群中也可以展開注射。一般需要在雞開產前18~20周時進行滅活疫苗的接種。
發病后處理措施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尚未形成治療禽傳染腦脊髓炎的有效治療措施,除了使用疫苗提升雞對該疾病的免疫力外,通常,還要對病雞進行撲殺與無害化處理。同時,要對雞舍展開全面消毒,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等營養,促使雞群的免疫力增強,也可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避免繼發性感染的出現。若是產蛋雞發病后,嚴禁對其在發病一個月內所產的蛋展開孵化。在需要的情況下,可以將病雞進行隔離,為其提供舒適的環境與充足的養分,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維生素B1,避免健康走動的雞踐踏病雞,促使發病率與死亡率降低。
通過隔離養殖場區、雞舍消毒、接種活毒疫苗或滅活疫苗,能夠實現禽傳染性腦脊髓炎預防目的,降低雞群的患病概率。一旦發現病雞,需立即進行隔離或無害化處理,防止該病大范圍擴散。